【寺上美术馆实验室计划(第一回):今日绘画中的媒介与方法】展览海报
在过去的两年中,寺上美术馆连续推出了“雕塑30年”和“影像30年”的大型展览,对新时期以来中国现代文化变革中所派生出的艺术新形态进行了以历史线索为视角的学术梳理。对当代的艺术创作和学术研究所形成的有效推动,以及对于“前沿美术”的文化担当与社会传播,使得这所美术馆在中国民营美术馆发展的浪潮中,建构了自己鲜明的学术品牌和文化特色。延续着这种诉求,在文化部的支持下,他们于2012年在德国举办的“中国文化年”期间成功承办了“无形之形”的当代艺术展,在两国的文化交流中书写了具有时代精神和崭新意涵的“国家叙事”。在寺上美术馆迎来开馆三周年的时刻,它的学术关注延伸到了“绘画”,尤其是那些更加富有活力和创新精神的更年轻的艺术群体。“寺上美术馆实验室计划(第一回):今日绘画中的媒介与方法”就是在此背景下产生的。
不难发现,“绘画”在今天文化生态中的处境已有所好转,甚至正在迈向新的繁荣。经历了学术界对“绘画死亡论”的激辩,这一具有古老历史传统的艺术形态不但没有终结,反而在新型艺术媒介和观念的刺激下得以扩展思路、重获新生。然而,在这一进程中,特别是在当下视觉文化与“跨界思维”活跃的现实下,如何在探索中保留一种清醒的反思精神与批判意识,以使绘画的前行在“当代艺术”与“媒介特质”的适度张力中唤起文化上的“自为”,越来越成为我们不能越过的重要课题。如果说艺术家个体价值的身份确立,是通过“作品”这一特定话语实现的,而无论建构自身作品背后的观念和目标是什么,似乎总有一条线是可供我们“把脉”的,那就是在作品执行的具体情境中,艺术家对“媒介”的把握以及对“方法”的使用。“方法”对“媒介”的作用离不开“观念”的激发;“媒介”为“方法”所提供的“可能”充满了过程中数不尽的变数与偶然中的刺激感,所有这一切都凝聚在艺术家工作方式的“个体语境”中。也正是由于“个体语境”的“独立性”以及它与绘画历史和当代文化的“对应性”,让“今日的绘画”飞翔在更加广阔的天空中,也使得艺术家在社会公众的视线中保持着一种充满魅力的“光韵”。
基于缕析艺术家的创作思维,呈现他们的工作状态,分享其中的成果,我们推出了这个项目,力求从 “画室”、“画廊”和“美术馆”的三角形固有关系中解放出来,在“流动”的状态中打造一个具有“实验室”功能的共享空间,让“创作”、 “批评”、“策展”和“交流”实现新型对话。感谢陈鸿志、陈曦、董媛、蒋华君、李博、李锐、李松、刘芯涛、马佳伟、他们(They)、陶娜、王家增、吴笛笛、于幸泽、张姗姗和赵一浅16位(组)艺术家的精彩作品和积极参与,感谢寺上美术馆以及全体团队高效而充满和谐的辛勤劳动,使这个展览得以顺利开幕!
期待着大家在展期的“对话”中获得丰硕的成果!祝展览圆满成功!
王萌 2013年秋于中国美术馆
更多评论: 捕影记 功能恢复-2013 (Rehabilitation-2013) 钻木取水——宋永红的木刻和水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