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士和老师发言
2011年1月8日下午3时,“趣在法外——戴士和油画展”在北京马奈草地国际俱乐部艺术空间盛大开幕。本次展出的85件作品,均为精心之选,其中《金山岭》、《金融街》两幅大画高2米,宽7米,更堪称戴士和先生的扛鼎之作。
共祝
自从油画进入中国以来,如何将它成功地本土化,一直是一道富有“中国特色”的难题。学会像欧洲古典油画家一样作画,乃至形成新的或者中国式的油画语言,是本土化进程的前两个阶段。然而,“得法”易,“得趣”难。直到21世纪,随着中国人的文化意识的觉醒,对趣味和格调的追求才在一些艺术家那里变得自觉起来,开始进一步探索如何在西洋油画中体现出中国式的审美趣味和格调。
在此次画展的作品中,戴士和先生针对这个命题,给出了耐人寻味的答案:“趣在法外”。在他的作品中,绘画的痕迹既是物象的印迹,亦为画家的心迹;每幅作品,不仅是自然的面纱的揭露,也是画家的心扉的敞开。通过戴士和先生的作品,我们一方面走进了生动的自然,另一方面遭遇到洒脱的心灵。画到得意忘形时,就如同禅至六祖慧能,“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挣脱规矩、法则之囿,唯存明心见性,自由表达。 批评家彭锋说:我特别喜欢戴士和作品中所体现的生趣。这不仅因为他将写生当作创作,而且因为他特别强调绘画手法,强调一笔一画在画面上留下的痕迹。换句话说,戴士和作品的生趣,不仅体现在对象的鲜活上,而且体现在笔画的生动上。郑板桥曾经讲到过他的一次画竹的经历,其中的竹子呈现出不同的形态:有烟光日影露气浮动于疏枝密叶之间的“眼中之竹”,有胸中勃勃遂有画意的“胸中之竹”,还有落笔倏作变相的“手中之竹”。郑板桥总结说:“意在笔先,定则也;趣在法外,化机也。”我特别欣赏这里所说的“落笔倏作变相”和“趣在法外”,因为他们触及艺术的根本。
马奈草地国际俱乐部金董事长和学术主持人彭峰
作为主办方,马奈草地国际俱乐部艺术空间要呈现给观众的,同样是这份在脱离严肃后、真正触摸到艺术内核的“法外之趣”。“马奈草地”的命名,正源于1863年法国印象派大师爱德华•马奈的经典之作“草地上的午餐”。画中那片草地,成为所有向往浪漫、艺术与优雅的人们的精神乐园。在马奈草地,艺术不再是隔着一道栏杆,不再只是美术馆中仰望的星斗,而能真正走下神坛、走入生活,如同流动的音符,充斥俱乐部休闲空间的每一个角落。作为北京唯一以艺术与思想为主题的高端私人俱乐部,马奈草地不仅具备了国内规模最大、功能最齐全的硬件设施,更能在精神层面上,使有思想、有文化追求的精英人群在休闲社交的同时,静享艺术。
本此展览将持续到2011年3月9日。
画家简介: 戴士和,1948年9月生于北京,现为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油画艺术委员会委员、中国油画学会理事、中国壁画学会主席。代表作品:《矿工组画之一》《室内•灯下》《写意油画教学》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