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内容
重要的不是“当代”——泛谈中国雕塑的发展
                            
日期: 2011/5/4 16:15:05    编辑:高斯洋     来源: 今日艺术网    

隋建国《衣钵》

  身为年轻人,对上一辈的艺术家和改革开放后的重要的展览了解的不是很深入。无幸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体验中国当代雕塑发展的过程及具体境况,无法透彻的梳理整体的脉络,只有泛泛做些侃谈。

  在几位评论家的文中我了解到中国当代雕塑启蒙阶段也要追溯到星星美展和现代艺术大展,在我看来西方现代艺术进来之后,最初影响到创作的首先是思想性层面,打开了西方百年压缩后的艺术思潮之后,才从语言,观念,材料,技术,空间,现成品等各方面呈放射性的给中国雕塑艺术家极大启发,传统已经很难再坚守以写实技术为核心以政治性宣传为题材的创作,包括社会转型时期对艺术的历史性的转变要求也是迫在眉睫。

  这一时期,艺术家个性意识逐步建立,由于抽象艺术之风的盛行,部分艺术家风格的建立还趋于模仿西方,因急于与传统意识决裂,所做作品大多能找到相对应的国外艺术家作品影子。同时,这一问题也是在中国艺术界打开国际视野进入全球化时代不可避免的一步,这一步也为后来的中国当代雕塑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有一些作品也成为重要的文献性作品。

  随着这种爆炸性的艺术资讯铺开之后,艺术家渐渐对自己模仿式的思路和作品有了冷却后的分析,慢慢在寻找适合自己,同时能为自身经验所体悟的方法,有选择性的汲取营养,在各种展览活动中交流,在极具试验性的创作中一往直前的探索中国当代雕塑的发展路径。而这种路径是多重的:艺术家们集体做各种展览活动,把作品展示给公众;评论家在积极通过学术文本的写作及讨论,引导并试图建构中国雕塑国际化的学术体系;雕塑教育方面的多角度、多媒介的拓宽等等。

  我非常同意易英先生的观点:雕塑与装置的结合是中国当代雕塑的一个重要发展。但是我认为,作为输入型的装置艺术首先是从观念上进入了艺术家的创作思维,与雕塑的结合应是不自觉的被动创作之后的客观描述;而后才有了雕塑、装置一体的创作概念。后来的雕塑创作,等于物化了艺术家的想象,把真实、具体的多元材料广泛的应用起来,从而模糊了二者之间的关系,突破了传统雕塑的固有概念。

  步入新世纪之后的中国雕塑,褪去了现代主义经验轮回后的表层,又返回至历史传统艺术的文脉中,寻找全球化背景的语境下,中国雕塑语言表达的新内容。形式不在局限于西方或是东方,创作手法也不在是各个媒材之间的转换,而是一种返璞归真后的主动性选择,这种选择不在称为什么“主义”,“后现代”或是“现当代”已经不在重要,重要的是艺术家自己的内心对创作的诚挚需要。

关键词:雕塑 当代艺术 装置艺术

相关新闻:

  中国雕塑市场渐入佳境
  易英:当代雕塑会怎样继续扩充它的边界
  活着就是为了不被世界改变—从乔布斯之死谈中国当代艺术

 

网友评论


专题评论  

  
“抽象艺术新一代”(2014)策展导论
“寺上美术馆实验室计划(第三回):抽象艺术新一代”将是一次“...
 

  
何云昌和他的行为艺术
在2014年新春之际,何云昌再一次以“春天”来展示自己以行为...
 
 
 ·评乔通写意作品
 ·观《晚参-张晋2014》随感
 ·呼波油画:假象中的真实
 ·寻找“消逝”的风景
 ·艺术资本应该把眼光放长远
 ·拍场指挥家探访嘉德的拍卖师团队
 ·上海艺术影像展总监定标准
 ·10位70后艺术家市场分析报告(下)
 ·《象 非象》申伟光超验艺术研讨会
 ·策展是否存在“元功能”?
 
 最新活动  
 
 ·东方晟宬2008年中国书画油画拍卖会
 ·太平洋国际127期艺术品拍卖会
 ·中联国拍二十周年艺术精品拍卖会
 ·中招国际第18期艺术精品拍卖会
 ·香港苏富比2008年春季拍卖会
 ·杭州翰承2008大型艺术专场拍卖会
 ·中鸿信国拍2008年春季艺术品拍卖会
 ·北京国拍2008春季大型拍卖会
 ·天津文物2008春季竞买会
 ·嘉德广州2008年夏季拍卖会
 

 
今日艺术网旧版: 艺术新闻 | 艺术批评 | 展 览 | 艺术财经 | 人物 | 美术馆 | 艺术经典 | 艺术教育 | 图片中心 | 图书资讯
大学生年度提名展( 2013 | 2012 | 2011 | 2010 | 2009 | 2008 | 2007 | 2006 )
关于我们 法律声明 联系我们
联系电话:010-58760011 转 335/350/351 投稿信箱:info@vrdam.org
版权所有 © 2006-2020 今日艺术传媒  备案:京ICP备11039214号-8
今日艺术网微信公共平台
官方微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