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的穿行者——叶永青黄桷坪二十年
作为“实验报告:关于中国当代艺术的视觉档案”系列之一,“时间的穿行者——叶永青黄桷坪二十年”将于2011年1月4日-1月24日,在坦克库•重庆当代艺术中心举办。此次展览由王林担任策展人。
本次展览将展出叶永青自1978年进入四川美术学院学习,一直到1997年,在这二十年间的艺术轨迹。展览以时间为线索,以艺术家生活环境——位于重庆城乡结合部的黄桷坪为背景,梳理出了艺术家在那段时期艺术观念的延伸与转变,展览共分为:生活在远方、生活在周围、生活在历史、生活在别处四个主题阶段。展出作品近两百张,除不同阶段代表性的艺术作品外,还包括创作手稿、文献、书信,同时艺术家将还原在早期所创作的部分装置作品,并结合展览有一部关于他艺术历程的影像。此外,由青年文艺出版社出版的《时间的穿行者——叶永青文集》也将在展览的同期发行,文集汇集了艺术家多年的艺术写作和书信诗稿。该文集与展览的视觉呈现为观众了解艺术家提供一个立体的、多元的互动方式。
作为“实验报告:关于中国当代艺术的视觉档案”的第五回展览,“时间的穿行者——叶永青黄桷坪二十年”,将与已经举办的“罗中立:语言的轨迹”、“张大力:极端现实”、 “张晓刚:灵魂上的影子”、“方力钧:偶发的寓言”,以及即将举办的崔岫闻、、周春芽、王广义、何多苓、高小华的个案展示计划一起,构成坦克库•重庆当代艺术中心的系列学术研究项目。希望通过“实验报告”这一探索性的学术活动,在为中国最年轻的直辖市——重庆,注入鲜活的艺术和文化因素的同时,也为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提供一个具有值得参照和研究价值的系列“视觉档案”。
前言:智者无疆 王 林
叶永青喜欢画鸟,他的个展曾命名为“画个鸟”,那意思是说画的不是个什么东西。艺术之谓,有很多既有界定,人们的思考难以摆脱艺术是什么、鸟是什么的问题。但艺术至于今日,这种一以贯之的思路已走到尽头。比如绘画,一个人要想有所突破,恐怕就得转个弯,或者倒过来,想想绘画还有什么不可以,还可以不是什么。也就是说,我们可以用绘画方式对绘画本身发出质疑。用中国的一句老话说,叫做“退后一步,海阔天空”。——退后、降格、减损、消解,等等这些都是对付传统社会知识强权的方式,更何况集体主义经常化妆成宏大叙事的代表,随时在周围剥夺个体的身心自由。正如英国批评家斯托拉布拉斯在《当代艺术》一书中所说:“艺术是独立于僵化的工具性、官僚化的生活及与其互补的大众文化领域之外的”。(王瑞廷译,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10年11月版)。 叶永青把他如候鸟般的艺术生活分为五个时期,而且跨在不同的时空领域,这表明了他的创作态度:在地而又超越,移居而又怀念。从历史角度看,他是80年代初乡土绘画的围观者和见证者,又是八五新潮美术时期西南艺术群体的发动者和组织者之一,还是90年代及以后昆明创库和众多艺术活动的创始者和主持者。时过境迁,他说自己是八十年代艺术神话的变节者、九十年代艺术生活的叫卖者和二十一世纪艺术创作的个人表述者。从精神角度看,他始终是一个漂泊者、流浪者,自我放逐者、国际迁徙者、文化游牧者以及主流社会的外来者。而从艺术角度看,他又首先是携带着诗情的梦游者和呓语者,然后是艺术语言的探索者和历险者,最终则是人生际遇的感受者、解说者和评论者。印度电影《流浪者》中的“拉兹之歌”,对叶永青也许是最适合的:“到处流浪,命运唤我奔向远方”。——在今天这样一个世界上,唯利是图的意识形态占据着主导地位,艺术家只能是时代的弃儿、社会的歹徒和精神的浪子,只能在不同文化的交集、碰撞之中到处寻觅。 叶永青数十年寻觅的结果,有了这本文集和这个展览。而我所做的工作,无非是把其中的灵感、体悟、闪光的思想、深入的分析和动人的情感,从众多文本中挑出一鳞半爪,贡献给喜欢叶永青及其艺术的朋友们。唯一能够设定的目标是:如果换一个人来做这件事,也许不会比我做得更好。 叶永青在其文集中讲过一个故事:“古时候,一个武士学习射箭。他画了一只鸟做靶子,先射未中;将鸟移至近处,再射仍未中;将鸟画大来射也不中。他思索良久,忽然恍然大悟,于是先射箭再画鸟,结果百发百中。”——艺术天才都是歪打正着的。不是他的生活能力有多强,智商情商有多高,而是他有与众不同的思维方式和突如其来的创作灵感,而且敢于去做别人看来十分愚蠢却能开启自己也开启别人智慧的事情。 叶永青——中国当代艺术的智者。 2010年12月25日 重庆黄桷坪桃花山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