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态与意识——中国当代艺术实验 第一回展】展览海报
“形态与意识——中国当代艺术实验 第一回展 主 办:北京今日美术馆 中国美术家协会实验艺术委员会 《中国当代艺术年鉴》编辑部 策 展 人:朱青生 张达星 联合策展:彦 风 夏 彤 滕宇宁 艺 术 家:王怀庆 隋建国 钟 飙 陈文令 影像总监:夏 彤 展览时间:2013.1.5 - 2013.2.26 开 幕 式:2013.1.5 16:00 展览地点:今日美术馆2号馆2层、3号馆1、2层 地 址:北京市朝阳区百子湾路32号苹果社区
展览总体介绍 文/滕宇宁
“形态与意识”是一次“问题展”,即追问当代艺术的问题意识,以推进对社会的整体认知和反思。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作品展”,借助展览所呈现意义的,并非“完成”状态下的作品本身,而是艺术形成过程本身揭示的思想在社会前行浪潮中磨砺的痕迹;亦不同于时下流行的“文献展”,虽然配合以大量文字、图片、实物等文献文本,但不完全是“过去式”的梳理,而反映研究“进行中”的动态。此外,展览希望当代艺术的问题,不再是“精英化”的自语,而进入公共美育的领域,形成社会共同关注且可以广泛讨论的话题。我们并不期许这样的尝试在一次展览中就可以实现到“完满”,也不敢觊觎一次展览就可以承载诸多问题的发问,于是展览的发散性和未来的延续性,在设计之初即一并考虑,会在第一回展的基础上,慢慢生发开来。
“形态”与“意识”,看似宏大的内涵,其二者关系的纠葛似乎也不失为中国历史与当下遭遇的笼统解释。既可以作为激发一系列问题的引子,也是中国当代艺术之所以需要“实验”的一个理由,自然成为系列展览之“第一回”的主题。四位参展艺术家的选择,分别代表问题剖析的一个方面:
王怀庆的创作,一直在尝试着在中国气韵的浸润中找寻当代精神的寄托。作品背后深沉的意识,呈示出艺术家与他的时代之间难以割断的牵连。接受集体主义教育成长的一代人长期被规范和限制,精神禁锢为只有一个统一的归宿和范式。社会变革近20多年来,经过当代社会精神失范状况下的遭遇,他们首当其冲,不断重新建造独立思考的精神家园。王怀庆具体物象里中国特质的抽取,构筑出艺术家精神家园的形状,其不断推进的抽象表达,终于在此次展览中完全割断了或多或少的与平面传统意象的关联,重新开始,含蓄地颠覆了旧有范式对个体意志的桎梏。这种艺术家与时代的关联在为展览专门进行的访谈中呈现为很多清晰的线索。特别是王怀庆与年近90岁的恩师赵昔的相聚、叙旧,谈及鲁迅式的独立批判,如何在当年日益恐怖、不允许有任何个人意志、只能服从一种教条的思想禁锢和改造中,成为唯一的寄托和向往。言谈中,似乎过去时光中日渐远去的意识,正在显现为形态。
陈文令人生中的真实经历,让其艺术的思考与生命的尊严相关。十五年前的一场抢劫险些致死,十五年后,基于对生命重新的认识,他希望救助被处死刑的首犯及其他犯人的父母,而其与北大策展团队共同下乡回访时,竟然直面当年的杀人者——这个过程的记录就成为此次展览展出的作品。个人的选择恰好与法学界最关注的“宽恕”条文的设立问题相合,经由中国刑法专家王世洲教授加入对话,引发法学界再次对这个敏感问题诉诸研究。宽恕是人性的一部分,如何去界定宽恕的“法律界限”是今天不断被提出的问题,直接挑动着社会舆论和心态。中国社会分化所带来的社会矛盾和挑战,对和谐社会造成了根本的深层对立。个人遭遇映照的却是当下每个人的隐患,艺术家的反思和其艺术形态,体现当代艺术重要的价值实验——不是给人以清楚答案,而是给人以觉悟的机会。正如这次寻访“杀人者的母亲”的艺术形态中所呈现,介入和提示的现代意识,由法学中的宽容和哲学中的“恕道”的讨论中逐步延伸,对如何为一个社会寻求互相宽容的根本动机,成为展览的“作品”。
钟飙的作品总是带给观者以末世狂欢的景象。出离荒诞,出离悲凉。意识的过快变动所带来的精神缺位,向每个人提出了如何建造未来的希望和生存的可能的追问。而其创作在2009年产生了强烈的形态转变诉求,父亲的去世,似乎把最后的能量传递到他的身上。在其新的信念中,整个世界从宏观到微观永不停息地运动。意识过快变动所带来的精神缺位,向每个人提出了如何建造未来的希望和生存的可能。展览尝试当钟飙以艺术家的立场提出的问题,当这个问题用艺术显现,就与社会科学理性的思考形成不断进行相互质疑,社会学家谢宇院士与艺术家的对话推进了问题意义的延伸。谢宇所提出的异质性的存在,不断提醒个体作为个体的独特意义,这种意义恰好是一种可能性,在人类前途面临巨大安全挑战之时,以个体精神力量正视现象之隐患,在人类前途面临巨大安全挑战之时,正视隐患,通过当代艺术超越流行思潮的发散,越过当下的局限,呼吁建立新的精神形态的可能性。
隋建国的作品旨在思考的逻辑之外拓展:摆脱对现实问题现实的投射,如何建造社会,却不压制个体的发展,是当代人类整体渐渐显露的精神诉求。在隋建国看来,艺术所带来的探索“好像是一种执着或者是一种自我承担”,当代艺术最大目标是引领人们越过现有的禁锢,寻找个人的解放道路。艺术家将其迷茫与孤独凝固在不确定的形状中,继续不间断的探索,而这个探索又不是给观众一种答案和意识。正因如此,展场里似乎看不到“完成了的”作品,而是一个不断在建造的过程、展品是不在场的“现场”,以及由这些问题引发的陈述和讨论,甚至是思想层面的发问。也许,真正的摆脱意识形态,才是人类的共同期待的未来的更高程度的自由。
展览前言
中国当代艺术实验 第一回展 形态与意识 文/朱青生
此次展览是中国美术家协会实验艺术委员会第一次年度展,以当代艺术实验为主要方向,开拓一种展览的新方式。
“中国当代艺术实验”是一个当代的展览,展览本身就是一次实验。展览并不展出现成的作品,而是展示挖掘当代艺术中的问题意识,引起的思考,展现对现实和社会的关怀与追索。这次展览不是单独的一次展览,而是长期的、稳健的一系列问题,发觉当代、理解当代、超越当代,从而以艺术探讨深化改革开放,民族复兴与引领世界的可能与方向。展览不再是一个短暂的事件,而是思维和实验的不断延展。
此次展览曾呈现于2010年10月在成都文轩美术馆五千平方米的全新展厅,邀请王怀庆、隋建国、钟飙、陈文令四位艺术家进行他们的“实验”,结合了文轩集团的延安新华书店渊源及其对中国当代文化、意识形态的影响历史,此次移展北京,继续探讨与作品同等重要的创作思想轨迹、观念的成型过程,以及个体与社会的相互关系。精选的作品、大量文献,不断揭示前沿问题,实验一种展览的新方式,以研究的精神对当代艺术所反映的问题意识仔细解析,祛除表面现象的蒙蔽,清晰呈示“真正的问题”,并使其进入公众讨论和公共美育。
具体而言,展览选取的四个艺术家个案,围绕同一的研究主线,分四部分展开。每部分由艺术家的主题展示与专家团队研究成果进行结合,作品之外呈现文献、资料、视频,以拓展艺术实验所提示的问题,探究他们的作品形态以及他们所代表的那一类人的心目中“家园”观念,对国家的状态和发展,及对现实中人的境遇,各自独特的思考,解释实体的作品“形态”与不可见的精神“意识”之间微妙的关联。
四位艺术家分论
出入故园
中国在当代的发展,在物质形态上与西方趋同,需要从根本上发掘精神意识上与西方的差异,以建立自身的“精神家园”。这种现代的精神家园相比传统文人的“兰亭”,和处于“救亡图存”中鲁迅笔下的家园已经发生巨大转向,经由集体主义对个人价值和自在心灵的长期否定,当代中国难以寻找到自身家园的形态。探讨当今文化的“精神”,是中国发现自身意识,面对现代的重要依据。
王怀庆
王怀庆的创作,一直在尝试着在中国气韵的浸润中找寻当代精神的寄托。其作品对具体物象里中国特质的抽取,构筑出艺术家精神家园的形状。从80年代开始稳定宁静的梁柱结构、明代家具,及至现在喷薄而发的爆破的碎木,艺术家尝试“走出架上的力量。一个画布挂在墙上,实际上把你的想法框在里边,当你直接钉在墙上,跟空间直接发生关系的时候,效果绝对不一样,而且这种木质劈出来的感觉,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比书法要有力度。因为他有肌理感,有速度,有裂开的声音的感觉。我要做一些东西,跟我以前的作品有联系,但我已经完全甩开那个具体的空间,甩开具体的物象,让它割断,把这一条思路割断,重新找一个起跑点”。正是如此,王怀庆不断推进的抽象表达,终于在此次展览中完全割断了或多或少的与平面传统意象的关联,重新开始。含蓄地颠覆了旧有范式对个体意志的桎梏。
2010年苏州王怀庆“走进故园”的展览,再一次从一个亲切而具体的“家园”形态,透出王怀庆作品背后深沉的意识,也同时呈示出艺术家与他的时代之间难以割断的牵连。王怀庆的“家园”,代表那一代接受集体主义教育成长的人长期被规范和限制,以致于精神禁锢到只有一个统一的归宿和范式。社会变革近20多年来,经过当代社会精神失范状况下的遭遇,他们首当其冲,不断重新建造独立思考的精神家园。王怀庆早期的代表作《故园》所反映的并非自己个人的家园,而是集体想象和集体回忆中塑造起来的。鲁迅的国家兴盛的梦想,成为集体的意识形态,形成了那一代人思想意识中共同的家乡,但是其中包含的最大损失是,每个人都没有家族、家庭和自己的故园。不断地“走出”和“回归”故园,王怀庆达到独立的批判与反省,每一次“走出”和“走进”都是一个意识的反省和批判的呈现形态。
这种关联在与王怀庆访谈时,呈现出很多清晰的线索。“我收藏好几本鲁迅先生实际上是四十年代第一版,五十年代第二版书,那个书的封皮有的是鲁迅自己设计的,有的是陶元庆设计的,非常有意思。包括七十年代初,我刚刚分回北京,我画的非常写实的鲁迅的故事的连环画,非常写实,把那十几年,二十几年学的写实功夫都用上了。”
展览中王怀庆与他的中学老师赵昔之间的交往,是这个故园进出轨迹的具体经验。对于当年的一个初中生而言,意识的直接影响来自最亲近的老师。赵昔,王怀庆就读美院附中时的语文老师,是对王怀庆影响至深的人物。她的延安革命背景,使她充满激情。其对鲁迅独立批判精神的推崇虽然无法对抗当时日益恐怖的思想禁锢和改造,老师本人也被错划为革命的敌人,然而老师曲折经历后不屈不挠的态度,这种鲁迅式的独立批判,在不允许有任何个人意志只能服从一种教条的岁月,成为唯一的寄托和向往。从而,鲁迅的形象,甚至鲁迅的用具和故居,成为一个时代探索者的精神家园之集体形态,鼓舞着青年时期的王怀庆。在展览中,出现了王怀庆与年近90岁的恩师赵昔的相聚、叙旧,感慨中重新回忆那段青春峥嵘。从他们的言谈中,似乎过去时光中日渐远去的意识,正在显现为形态。
挂悬遭遇
中国在现代化进程中,不可避免的遭遇社会分化所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矛盾和挑战。看似偶然的个人遭遇(恶性杀人抢劫)映照的却是当下每个人的隐患,艺术家对此行动,就对社会宽容提示了问题,促进法学界对于刑法修订中依旧缺少“宽恕”条文的争论,也再次激活对国学中“恕道”的体认。
陈文令
人生的一些经历,让陈文令的艺术思考与生命的尊严相关。陈文令生在福建安溪县,13岁时为维持生计在当地画一些佛像,小有名气。14岁离家去县城学画,之后又到厦门做雕塑。对生活的体验和世事的观察,使陈文令变得既透彻,有干练,作品呈现貌似俗媚,内含讥讽的方式。无论其小红人还是猪小姐系列,陈文令的作品似乎都带有着曾经的记忆,而更大的生命反思,则因“挂悬之案”展览引起。
“挂悬之案”是作者在今日美术馆的展览,却源自一个真实的悬案。艺术家本人十五年前在公园中与女友(现为其妻)一起遭受三个歹徒的抢劫,中刀多处,女友也同时受重伤。警方投入大量警力抓捕,经过审判,最后杀人抢劫的首犯伏法,从犯一人服重刑。但是其中负责望风的从犯一人在逃,从此匿迹,至今未被抓获!
陈文令真实的遭遇,为其作品和信念结构都做出了极不寻常的解释,他把生命之间的互相残害和依存,做成一组巨大的雕塑,吊挂在空中,把自己的受害的现场与动物残杀的尸体用一根绳索,引入逃逸的黑缝。而其追求心灵宁静的过程则继续从雕塑开始,15年后的反思让他重新决定救助被处死刑的首犯的和其他犯人父母,就成为这件作品。结果在回访中竟然面对另一个杀人者,已经提前刑满释放,却在打工时因伤致残,他决定对之给予帮助。整个过程被展览收录,提交观众继续参与。
这个个人的选择恰好与法学界最关注的“宽恕”条文的有无问题相合,也是中国刑法专家王世洲教授加入对话的理由。引发法学界再次对这个敏感问题诉诸研究。因为宽恕是人性的一部分,而如何去界定宽恕的“法律界限”是今天不断被提出的问题,直接挑动着社会舆论和心态。中国社会分化所带来的社会矛盾和挑战,对和谐社会造成了根本的深层对立。个人遭遇映照的却是当下每个人的隐患,艺术家的反思和其艺术形态,体现了当代艺术重要的价值实验——不是给人以清楚答案,而是给人以觉悟的机会。
正如这次寻访“杀人者的母亲”的艺术形态中所呈现,介入和提示了现代意识,由法学中的宽容和哲学中的恕道的讨论中逐步延伸,对如何为一个社会寻求互相宽容的基本根基动机成为展览的“作品”!
究竟显形
工业文明的飞速发展,引发全球化的灾害。地震、海啸再到食品安全,人类前途面临巨大的安全挑战。当宇宙和文明未来的灾难直接颠覆了人的价值观念,能否为人类提供建立新的形态的可能性?当代艺术的追索越过现实形态的局限,探讨更为深沉的内在转变机制,从内在根本结构找到显形的轨迹,重新唤醒意识。
钟飙
一直以来,钟飙总是带给观者以末世狂欢的景象。出离荒诞,出离悲凉。意识的过快变动所带来的精神缺位,向每个人提出了如何建造未来希望和生存可能的追问。钟飙的创作在2009年产生了强烈的形态转变诉求。父亲的去世,似乎把最后的能量传递到他的身上。在他新的信念中,整个世界从宏观到微观永不停息地运动。这种“如何把自己对世界的关切变成常识,把对宇宙的知识变成日常的形象”的思索,似乎提示出未来的可能。其落脚点,选择了“海市蜃楼”。在钟飙看来“海市蜃楼是曾经的情景在另一个时空的再现,它包含过去、现在和未来,穿越空间的阻隔,因此与作品有着相同的特质。尽管《海市蜃楼》的题目实际上小于这件作品的内容,但它是一个出口,经由这个出口连接着整个浩瀚的世界。”
“社会现象的最大特点就是差异性,这个差异性就使得我们所接触到的每一个事情、每一个人、每一个家庭、每一个家园、每一个国家、每一个单位、每一个艺术家、每一个艺术家的作品是截然不同的,这个异质性非常重要。一成不变的真理性法则在社会科学是不存在的,对社会现象是不适用的。所谓的社会科学的真理只是一种意识形态,而不是一种真理,谁也不能证明它是真理。其原因就在于人的变异性很大,比如说家园,对不同的人来讲,意义是不一样的”。这种异质性的存在不断提醒个体作为个体的独特意义,这种意义恰好是一种可能性,在人类前途面临巨大安全挑战之时,以个体精神力量正视现实之隐患,借由当代艺术超越流行思潮的发散,越过当下局限,呼吁建立新的精神形态的可能性。
去意随性
意识本身的纠结,与现实政治和权力构成人为的限制。艺术的形态到底应该是意识的呈现,还是在人性的自由和随意中呈现为形态,在成型的过程中意识共同形成?这看似雕塑问题,实际关系个体的存在,是当代社会限制的相互关系。当代艺术如何越过现有限制性条件,实现个人自由的可能性,就在于不把艺术的形态继续看作意识的形式。
隋建国
隋建国的作品旨在思考的逻辑之外拓展:摆脱对现实问题现实的投射,如何建造社会,却不压制个体的发展,是当代人类整体渐渐显露的精神诉求。在隋建国看来“艺术或者雕塑对我的帮助,就是我可以不断地发现这个世界,也可以不断地发现我自己,也可以通过艺术来反省,重新发现,我从中受益主要就是这个东西,但是我不敢说我的艺术就是找到了一个新的道路或者是新的方法。”艺术所带来的探索“好像是一种执著或者是一种自我承担。原来的全面政治专制是用金钱来获得一种自由,以金钱为标准获得的一种自由度,但是我觉得这种情况只是对中国具体的这个社群、社会是有效的,但是如果要是说因为你只是创造一个对中国有效的东西是不够的,它不是艺术的终极目的。”
当代艺术最大目标是引领人们越过现有的禁锢,寻找个人的解放道路。艺术家将其迷茫与孤独凝固在不确定的形状中,继续不间断的探索,而这个探索又不是给观众一种答案和意识。隋建国说:“之所以有这种迷茫感或者是孤独感,我觉得有一个特别重要的前提,就是我知道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人在做跟我一样的工作,他们也是想超越自己的地域限制或者是超越现在全球资本主义系统,但是由于语言或者信息各个方面沟通的难度,由于庞大信息激浪的互相冲击,或者是由于翻译的困难、交流的困难,你找不到,或者有时候信息过来了你也无法判断。所以我相信那些人也是孤独的,也是在秘密地工作着。”
正因如此,展场里似乎看不到“完成了的”作品,而是一个不断在建造的过程、展品是不在场的“现场”,以及由这些问题引发的陈述和讨论,甚至是思想层面的发问。也许,真正的摆脱意识形态,才是人类共同期待的,未来更高程度的自由。
更多资讯: 晨晓的色彩世界——全国巡回展第一站·中国美术馆 自然界定的真实——徐小东、林茂油画风景作品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