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源
年轻的面孔、休闲的穿着、平静的表情,坐在对面接受采访的年轻女士竟然就是国内比较重要的外资背景的画廊空白空间的掌门人,这个稍稍让人有些吃惊。而随着采访的进行这种惊讶却自然而然的消失了,因为她的背景、对画廊的清晰定位和经营理念的明确。
她原本是个艺术家
田源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学习版画。毕业之后她去了德国,也是专注于纯艺术方面的学习。2004年她回北京度假的时候结识了亚历山大(空白空间的创始人),由此开始进入这个刚刚开始的德国背景的运营空间的工作团队。艺术家的背景对田源来说是一个很好的资历:她可以在与艺术家沟通的时候很好的进行换位思考,可以更好的进行沟通,可以在基于理解基础上与艺术家建立很好的友谊和合作关系;再一个就是眼光、审美品位和层次判断的具备,这在艺术家和作品的挑选方面提供了很好的标准框架。
定位国际化、专业化
2005年空白空间作为一个独立的机构开始运作,而田源成为这里的负责人。“我们想做成一个国际化的、专业化的画廊”,田源如是说。国际化方面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是推广。
空白空间积极的参加画廊博览会。“一个国际化的画廊应该参加博览会,在欧洲有种说法叫博览会画廊”。画廊的日常运营一般是个地域性的存在,而具备影响力的画廊博览会则可以有效的聚集世界范围的艺术界人士和藏家群体,因而画廊参加博览会,带着自己最好的艺术家和清晰的经营风格去进行推广,在目标的覆盖面和有效性方面都是其他活动很难达到的。
另一个方面是与国际上的博物馆、美术馆机构合作。空白空间与国外尤其是欧洲的博物馆、美术馆等机构有广泛的合作关系,其重要展览都会将出版的画册大约70到80本寄给欧洲和其他地区的博物馆、策展人以及画廊的藏家,这个精心设计的画册显然是仅仅在媒体的展览广告发所无法比拟的。这是在关键群体中增加了艺术家的潜在机遇和被关注程度,而一个国际化的学术和收藏关注对艺术家的发展是具有相当的重要性的。
当然作为一个原来欧洲背景的画廊,又有柏林和北京这样两家虽独立运营但当然可以联手推广的优势,艺术家的展览场域是被放大了的。这也是空白空间相对于其他部分画廊在国际化运营方面的先天优势。
而专业化的考虑是一个画廊可以长久运营并持续提升的关键所在,田源对此的做法也满清晰。一个是艺术家的选择,画廊定位于当代艺术,对艺术家的选择非常严格,作品的品质一定要好,当然作为画廊长期的经营和推广考虑以及资金成本的投入,艺术家的人品也是蛮重要的,要是可以长久合作的。田源表示和艺术家的合作还是要建立在双方的认同和信任上,而不是仅仅靠一个商业合约的束缚来维持。
专业化的另一个表现是年轻的田源和她的画廊已经在选择藏家。“我必须为艺术家和他(她)的作品负责”,每一张在空白空间的出售的作品都有一个详细的流向记录,而空白空间的销售对象也是要针对严肃的收藏家。从目前来看空白空间的客户群中欧洲的藏家占绝大部分,“他们都是很好的收藏家,是出于对艺术真正的热爱才进入收藏的。而且他们的藏品有很多是计划将来捐给博物馆,甚至有些国外藏家他收藏中国艺术品是希望将来把它们捐献给中国”,说起这些的时候田源很动感情。严肃的收藏家和确定的流向记录这对艺术家而然也是一个很大的支撑。一个是作品的被真正的认同,再一个是当需要做回顾展的时候可以知道自己的作品在那里,这两方面对艺术家来说都是很重要的。田源表示她不愿意为着纯粹的商业利益而把作品卖给“画贩子”,“当你看到艺术家的作品被频繁转手的时候是很令人烦躁的”。
当然也很重要的是画廊的展示思路和运营风格的清晰。空白空间定位中国当代艺术,同时在引进欧洲的艺术大师和名家的作品,致力于文化交流与对话,这是体现一个画廊的专业和文化期许以及对地域艺术事业的支持和影响的动作。每一个展览田源都要精细安排和规划,在一些细节上精细入微。在空白空间的艺术家团队方面,田源表示:“我们是有一些Big Name,但我们也很关注年轻艺术家,只要和我们的理念契合,年龄不是问题。象迟鹏在他大三的时候就已经在和我们合作了。”
年轻的田源和她的空白空间如今已经是在中国当代艺术经营方面比较知名的力量,“而和艺术家和藏家的交往过程是种很好的经历,因而我对目前的身份还是蛮喜欢并且也很享受这份工作所带来的愉快,”。乐在其中的田源要打造她的国际化、专业化的画廊品牌还有好多工作要有序列的进行,而多些具有国际化、专业化运营期许的画廊主持人对于画廊业的良性发展毕竟是个很好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