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雅、高贵而从容,在维也纳生活和创作经历,使刘秀鸣充满了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文化气质
旅奥画家刘秀鸣
刘秀鸣,女,1957年生。1977年至1982年,河北师范大学艺术系学习,获得学士学位;1989年至1993年,维也纳美术学院阿力克布劳尔教授工作室学习油画,毕业获硕士学位;2003年在维也纳作为主要创建人,成立了“中国——奥地利艺术交流促进会”;2003年11月在北京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进行学术讲座,并举办个人画展;2004年受北京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之邀为访问学者。现为职业画家生活在维也纳,并为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海外理事,河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客座教授。
Q:刘老师您好!欢迎来到今日美术馆,很高兴今天能和您进行交流和沟通,您开始画中国画,后来转向了油画,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转变呢?
刘老师:您好!我想每个艺术家的创作方式都有所不同,其中作品风格的形成,也常常取决了选择什么样的材料和工具来进行创作. 我一直对色彩有着极大的兴趣和特殊的感觉,我想一个画家对色彩的敏感和爱好有着很多天生的因素,传统的中国画虽说强调墨分五色,但对我来说,想表达的东西还是很受局限.相比之下,油画在色彩的表现力上更加充分和强烈,更适合我在绘画创作中表现情感的需求.
Q:那从材料的运用上是否有阻碍呢?
刘老师:我刚到奥地利,最初在维也纳实用美术学院,玛丽亚.拉斯尼克( lassnig )油画工作室学习油画,出国前,在河北师范大学只是接触过一点油画知识, 因此油画颜色的调配和用笔的方法还没真正掌握,手还是习惯于笔墨在宣纸上的操作,经过了一段时间后才慢慢进入状况.而两年后,到了维也纳美术学院布劳尔(BRAUER)大师班后,在材料的认识和运用上已具备了相当的能力.同时我发现,这位大师所教授的古典技法有些甚至接近中国的工笔绘画,不仅特别细腻,而且也是一层一层进行罩染 ,不同的是用油色画在麻布上, 色彩既透明又厚重,学习时使我感到很亲切又神奇, 并没有很大阻碍.
Q:在出版社工作5年后,为什么选择出国呢?
刘老师:82年在国内大学毕业后,当时的艺术界还很保守,作为一个美术编辑,更没有什么太多发挥自己的想象和创造性的可能, 还有每天八小时的坐班,…..让人有些受不了.当时心里就常有种渴望,想当个画家每天就是画画.
Q:在维也纳您师从于两位大师,从他们身上学到最宝贵是什么呢?
刘老师:受益的东西很多,有些甚至是终身的.拉撕尼克教授是一个非常出色的画家,同时也是一个教育家, 她将整个生命与艺术揉为一体,追求艺术的执着精神,和勤奋创作的耐力.在教学上她的启发和肯定式的方法是非常值得借鉴的.特别是在刚入学的年轻人心理上,需要精神方面的指导,肯定的同时就是为他们指出了一条宽广的路.相反,一味的强调学生的缺点就会让学生感觉到自卑,自卑会给学习带来很多创造性的障碍,特别是艺术.所以我现在很理解学生的心情,有时候一句鼓励,可以发掘出极大的创作和表现力.正是这种最初的肯定和鼓励,使我很快的进入了当时的学习状态,以至后来在艺术道路上的不断深入.
在欧洲,所接触的教授们都具有多方面的才能.布劳尔首先是一位音乐家和诗人,他唱的歌还灌了金唱片,他的绘画和音乐是并进的.作为艺术家他们的领域是广泛和互补的.
Q:那您喜欢听音乐和跳舞吗?画画的时候喜欢听什么样的音乐?
刘老师:我很喜欢听音乐.遗憾的是我不会歌唱和跳舞,这使我更加羡慕那些具有这种特殊才华的人们.也许正因如此而产生了反作用,既是越不能,就越渴望,只能浓缩于用绘画创作来释放自己的激情.
我画画的时候喜欢听和谐的古典音乐或较为抒情的现代歌曲.有的时候同一首曲子需要连续听几个星期,好像这样才能把没完成的工作继续下去似的.而平时莫扎特的音乐是我所偏爱的,那里面充满了灵性和对整个世界的神奇的感知,贝多芬的音乐能给我带来一种对生活的渴望和思考,他庄严和富于生命力的旋律,使我每次聆听都很激动很振奋.但听这些大师的音乐,是不能作为画画时背景乐来听的,你必须有专门的时间听,同时来感受这里面的强大能量.
Q:1993年您作为职业画家,在维也纳开始自己的创业生涯,那遇到最大的困难是什么呢?
刘老师:刚来求学的时候两手空空,能够把书读下来经历了相当的考验,那不仅仅是物质上的,精神上的还有语言方面的困难.,维也纳是一个世界瞩目的非常美丽的艺术之都,但那个时候,这些繁华绚丽似乎和你是毫无有关系的,因为你面对的东西是最最现实的,比如说下个月的房租该如何交,油画色怎么买,等等.
在维也纳毕业前后的相当长的时间里,我几乎没有时间想过自己将来的出路是什么.因为当地的学生毕业后要从事艺术,也没什么好日子过,要经过相当的努力才能获得认可.我每天都忙着创作和画展,好象是习惯了那种自由却没保障的生活. 毕业后的情况虽有改变. 但对于一个职业画家所面临的挑战仍是多方面的.我想当时最大的困难,首先是能否继续坚持画和如何画,这也直接关系到如何挣钱和选择怎样的生存方式的问题.因为,在这个社会里,并不是没有生存的可能 ,甚至于每天都有不同的诱惑,让你改变自己.挣了钱却丢了学习的留学生屡见不鲜.而作为一个美术学院毕业的学生,如一味的为了生存而画画,就容易失去独立的个性创作,最终丧失了成为一个真正艺术家的宝贵品质.所以.我认为对很多画家来说至今仍存在着这种选择.
Q:当您遇到困难的时候,有人来帮助你吗?
刘老师:我很庆幸当时得到了一些人非常宝贵的帮助. 并至今深深的留在我的记忆里,一生不会忘却.读书的时候,我曾两次荣获奥地利文化部设立的奖学金,托姆. 塔克西斯王子,奥托和爱迪特.布罗什夫妇等,他们一直都很关注我的学习和生活,并给予很多极其重要帮助.除此之外.还有很多私人收藏家直今对我的艺术充满了热情.如果没有这些人对我的支持,只靠自己独自走到现在是完全不可能的.是他们的帮助,使我从一个留学生成长为一个艺术家.
Q:刚才您谈到自己只能专心做好一件事情,那您认为自己是完美主义者吗?
刘老师:在某些方面爱追求完美,但我不能算是一个完美主义者.在生活和工作中好象有更多的理想主义色彩.
在绘画的过程中如何把感性和理性灵性很好的结合呢? 您绘画的时候一定很感性吧?
是的.搞艺术性的创作感性是非常宝贵的,但还要理性的把握也十分重要.这也是激情的沉淀过程.从一幅作品的孕育到成功的诞生,我们知道不仅仅是只靠激情就够了,同时还需要耐力和毅力.有的时候也会厌倦甚至烦恼和痛苦,因为,不是每一笔都是新的直接的创造,它整个的工作过程并不都会令人激动不已.当一个突如其来的灵感在脑子里产生了的时候,它带给你激动的同时,也会带给你不安甚至于折磨. 如何将一种想象的画面呈现为可视的现实,既要通过手的表现与眼睛的审视,将完成的整体结果与最初的灵感信号相吻合,三点达到平衡,一幅创作就产生了. 这需要一个反反复复的调整和修改,这个反复的过程就是磨练提升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灵感还会自然而然的再次迸发.当然,我在画的时候并不需考虑这么多,而已是一种自然的配合.一个真正的画家常会在这种创作的激动中听禅,同时也是在这种磨练中成长和生存.正是这样,我感觉自己的艺术道路越来越宽,有时甚至象是刚刚开始.
Q:您创作了这么多的绘画作品,为什么感觉自己的艺术道路才刚刚开始呢?
刘老师:在过去不同的阶段里,我所创作的作品,都是我绘画整体发展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正是有了这些过程才有了我今天属于自己的积累和经验,.尤其是近年来和国内的艺术届有了较多的联系和交流.也使我的艺术有机会到一个新空间里进行发展,这种开始对我来说也是在一个新境界里的的继续.
Q:前几年在中国美术馆您参加过女性艺术作品的邀请展,您如何看待女性艺术呢?
刘老师:就我本身而言不想把艺术家的创作分成男性或女性,艺术就是艺术.由于以前女性的社会地位低,不能与男性平等,在艺术上也不会得到真正重视,所以要特别强调和提倡.而对于我来说,在心理上并不需要这种特别的强调.作为一个艺术家既是一个创作的个体,描绘内心真实,不断探索新的形式,是我更为关注的.
Q:有评论家这样评价说.您艺术中最有价值也最具个性的部分,您是怎么看待这句话的?
刘老师:我很高兴一些评论家对我近年来的新作品给予了及时的关注和肯定.特别是贾方舟先生十几年来,对我创作的不同时期不同题材有着连续性的观察和比较,同时也不断的进行过评论.到后来这段时间,我自己感觉在艺术创作上也进入到一个新的境界,这是我个人风格在这个阶段的成熟的展现.我想还会有不同的尝试和开拓。
Q:对于题材和风格的转换您是怎样考虑的?
刘老师:我一直比较注重和需要自然的东西.后来的时间里,慢慢地却感到正是我曾需要和寻求的东西开始束缚我或使我感到局限.就像一开始我欣赏和接受了某种绘画风格,犹如找到了释放情感的知音. 比如,最初德国表现主义画派对我的震撼和启发,到后来对维也纳幻想现实主义的迷恋,都曾给我的绘画带来了阶段性的影响.可以说我曾花费了相当的时间去学习甚至去模仿过他们.但当我掌握了那些表现手法后,又相隔了很长时间,便开始努力的去摆脱那些令人熟悉的影子和表现习惯.我觉得比我当时要接近和掌握它时更难,这个时候很痛苦。但一位真正的艺术家,是一定不会就此罢手的,他一定要继续探询,直止有了属于自己的风格,路也就宽泛起来.而现在从思维的角度和表现的手法上摆脱开一贯现实所提供的材料,当然也不容易.首先 我不想将我的绘画推向完全抽象的境地,要让自己的创作在自然和幻想之间,现实和梦境之间显现.
我认为,幻想,永远是艺术创作中的一笔宝贵的财富,它是一种飘动的,无界的最丰富和价值无限的财富,艺术家应该珍惜和发掘它并用之于创作.
我常常被一种新的灵感所吸引,并会充满激情的去描绘它,使那个本来只存在于想象中的真实再现于生活的真实,让人们通过我的描绘和我所创造的一种美的形式和视觉角度,去了解一个画家心灵深处的另一个世界.
Q:那您对中国的当代的绘画有什么看法?
刘老师:我觉得目前作品模仿的痕迹还太多,注重个人创造的因素相比之下不鲜明.当然有一些优秀的画家还在挣扎,没被所谓的社会认可.我们需要眼光放得更远一些,着力在自己的创作和探索上.有的画家是现在流行什么,就模仿什么,满足于一味的物质收获,比如,一个到处跑场忙于笔会的画家,很难说能有勇气耐住寂寞去探究艺术本质的东西.
我并不同意我们画家就该老是受苦才能画出深刻的东西来.有价值的创作,也不是被饿的死去活来时才出现的.但一个艺术家的心,要有对金钱的承受力,就是有了钱更从容的去创作,而不是了钱毁坏了自己艺术的前途和品质.这是值得共同深思的问题.
Q:油画人才的培养现在大部分都在院校,那您是如何教导新人的呢?
刘老师:在大学里拥有完整的教学体系和很好的学习环境,比如人体解剖学,透视学,色彩化学等专业的学科,直接关系到学生对艺术和科学的认识和掌握,为将来的发挥和创作奠定基础,我一直认为,出国前的基础教育,对自己后来在维也纳从事的艺术创作是非常有益的.当然也不是所有的艺术家都是经过专业大学读出来的。
我是一位职业画家.我想画家和教育家还不同,教育家的重责主要是教育指导和提高他人,具体来说包括对被教育者从绘画的基本技法的掌握到观察力的培养,以及创作思维的启发和提高.而画家的主要责任是不断的建设提高自身的表现力,是将更可能多的精力用之于独立创作和个体的完善中,换句话说,既是有责任通过自己的绘画创作来提高人们的欣赏力和观察水平.但这并不矛盾.比如,我面对学生时,很喜欢先去发觉他们天才的东西,并加以鼓励.同时将我绘画的经验直接传授给他们,
另外,我不能理解的是,据说有些国内的考生在什么大学都考不上后,才去考艺术学院.艺术学院是为对艺术有特殊才华者提供的天堂。因为干艺术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天赋,它和别的不一样,如果你没有对色和形的感觉力或天生就不敏感,你不具备比一般人更丰富的想象力,那就不具备当个画家的最基本的素质,更无从谈起艺术创作了.
Q:您这次为什么选择在今日美术馆举办展览呢?
刘老师:去年,我很幸运通过范迪安先生与张子康馆长相识,同时,我也了解到今日美术馆的建设规模在短期内所取得的引人注目的成就,从另一面来说,张先生来自我的家乡河北,这使我感到特别亲切和骄傲.谢谢他对我艺术的理解和认可,并给于了我这样一个机会.
Q:您对此次展览有什么期望吗?
刘老师:希望观者通过对我作品的了解,从而接受我所发现和创作的审美形式及视觉角度.通过绘画来展示我对人类与大自然的相互关系的理解以及对艺术回归人性本源的愿望.
Q:很感谢您接受今日艺术网的采访,谢谢!
刘老师: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