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振华(以下简称孙):几个世纪以来,城市不仅是全球秩序变化中最主要的直观表现,也是各种社会问题的聚焦点。美国著名的城市学家伊里尔•沙里曾经说过:“让我看看你的城市,我就能说出这个城市的居民在文化上追求的是什么”。我们所策划的“都市镜像”展览,就是希望从艺术的角度,对当代城市进行视觉的呈现,从而发现、解读、批判当代城市生活。
应该说,城市的问题不仅是全球的问题,同时也是中国的问题。“都市镜像”展览,从本质上看,是抓住了当代中国最具前沿性的学术问题,而这个问题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将决定着中国的未来。我们这个展览本来是命名为“阅读深圳”,在我们看来,由于深圳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特区与焦点,不仅是一个代表高效率、高速度的都市象征,也具有特别深刻的文化含义。后来把展览的名字改了过来,这一方面与应征作品所涉及的基本内容有关,另一方面是为了更加强调对于中国都市化进程的关注与反思,以免引起歧义。
“镜像”的概念来自著名精神分析学大师雅克•拉康。当代法国著名社会学家鲍德里亚曾经在《生产之镜》一书中借用过这个概念。它隐喻一个事物通过另一个事物建构自身的图像或形象,进而达到认识自身和确立自身的目的。“都市镜像”如同都市的符号,是我们确证都市经验的一种方式。
鲁虹(以下简称鲁):正如大家所知道那样,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是大大加快了,但比起发达国家来要晚了许久。由于传统的农业大国在这样的历史进程中,出现了一场全方位的社会革命。因此,2001年的诺贝尔经济学者斯蒂格莉茨曾经敏锐地指出:“中国的城市化与美国的高科技发展将是深刻影响人类21世纪发展的两大主题。”如今,中国的城市化问题已在世界的范围内成为显学,受到越来越多学者与艺术家的关注。由此入手,中国当代艺术创作将获得一个新的创作维度.当然,我们的策展方式与我们在“第二届深圳美术论坛”上所提出的论题,即“中国当代艺术的社会学转向”密切相关。如果我们所提出的艺术问题能引起更大范围的关注,我们将会感到非常高兴。
孙:城市并不是现代才出现的,但在工业文明出现以前,城市文明还没有那么突显,它是被农业文明所包围的。有学者指出,工业文明和市民社会是现代城市的两大支柱。实际上,现代城市的建设过程,也就是工业文明的发展过程以及市民社会的建构过程。
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解读当代城市有它的方法论的问题。当代都市的转型过程中的特征,决定了它的复杂性,许多不同文明阶段的事务都可能交织在一起,所以,对城市的解读存在这理论和视角上的限制。这远非是传统意义上的“阅读”所能切入的。
所谓“镜像”就是提醒人们,在当代都市,既是一个视觉化的,图像化的社会,同时它也是被遮蔽的,真假难辨的社会,甚至我们都会反省自身,我们有没有能力来看到这个社会的真相。那些是真实的经验,那些是想象的,虚拟的?当代都市给我们富于眩晕感的暗示,常常可能让我们失去对它的判断,所以,我们毋宁认为这些作品是符号性的,是一种“镜像”,是每个人基于个人经验的一种图像表达。
鲁:本杰明曾经把新的都市看成是现代人生死于其中的“自然世界”。在这个世界中,经过工业包装的现实早已变得像幻影一样扑朔迷离。因此,与其沾沾自喜地表现现实,还不如去面对和分析现实的幻象性。我相信,只要艺术家保持他的社会旁观者身分。他完全可以用自己的作品去反思现实。参展作品也足以证明这一点。
在这里必须指出的是,我们当初将展览命名为“阅读深圳”时,所谓“深圳”,一方面带有一定的地域特征,另一方面也有着超地域的内涵。在一定程度上,它是代表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象征符号。去年8月,我们曾经约请一些参展艺术家对深圳做过一次调研,其目的是想请他们对深圳这样一个具有社会学、文化学意义的特殊经典“文本”,进行认真“阅读”,然后再进行艺术性的把握,以深刻反思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一些学者也应邀出席。从现有的作品来看,艺术家们对我们所提出的想法给予了创造性的发挥,其中,有的人是从深圳入手,有的人则以深圳为参照背景去涉及中国都市化进程中的重要问题,这也促使我们将展览定名为“都市镜像”。
孙:在当代,艺术展览往往是一种综合性的文化活动,我认为,只要我们紧扣时代脉搏,并把发展中的城市问题通过艺术的方式进行展示,就会有利于梳理我们城市发展的脉络以及面对城市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而这显然是为了我们城市的未来与发展。
鲁:鉴于当今的中国社会已经融入了多种多样的高新技术和多种文化的理念,所以,我们在策划这个展时,既有意识地挑选了一些使用传统媒体进行创作的艺术家,也有意识地挑选了一些使用高科技媒体进行创作的艺术家参与。这其实在很大程度上突显了当代艺术在都市化进程中的新感觉与新方式。此外,为了深化本次展览的学术主题,在出版画册时,我们还特地聘请资深社会学家于长江阐述了他对中国城市化进程的独特见解。毫无疑问,他的文章对我们从更新的层面理解艺术家的作品是有益处的。
孙:城市问题,从某种角度讲,是一个十分专业的问题,但是它具有广泛的社会学基础。现代城市的发展过程,也是城市社会学发展的过程,一部学术史告诉我们,现代社会学的兴起源于近代的城市化运动。社会学理论实论在很大程度上是以现代城市研究为主要内容和向度的。美国社会学的第一个本土传统芝加哥学派就是美国的城市社会学,所以,许多城市学者、规划学者面对城市现象和城市过程所采取的概念和范畴,与社会学有着密切的关联。
当代艺术的发展同样呈现出社会学转向的趋势,这也正是我们在“第二届深圳美术论坛”上提出“中国当代艺术的社会学转向”论题的前提。我认为,当代艺术与现代主义艺术最大的区别是,其不再仅仅沉醉于艺术的语言和形式中,而是面向社会,面向公众的生活,艺术家们希望自己的工作能够最大限度的和现代人的生活状态和境遇发生联系。
正是在这种背景中,城市主题与当代艺术产生了相遇,这种相遇是一个重要契机,它将以更具有社会性、艺术性和公众性的方式,对社会和公众产生影响。
一个优秀的展览正好是一个社会事件,是一个敞开的,全社会参与的平台,是一个交流、研究城市问题的场所。
鲁:事实足以证明,城市不仅是科学、社会科学的研究的重要对象,同时也是当代艺术的主场。从国际当代艺术发展的趋向来看,当代艺术所涉及的问题,无不和当代城市密切相关。例如大众文化的问题、娱乐文化的问题、消费文化的问题、性别问题、种族问题、少数民族、边缘人群的问题等等,这些问题最集中的出现在当代都市,所以,当代都市为当代艺术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
当代艺术对于城市的关注,与当代艺术的使命有关。虽然当代艺术有比较强烈的批判指向,但是,它最后还是要落脚在对城市人群的关怀,对城市未来的关怀。城市的兴衰和沉浮,是城市的命运,也是当代艺术的命运。所以,说当代艺术主要是城市的艺术也是不过分的。
孙: 城市是我们的家。几乎所有生活在城市里的人都会对城市的明天抱有期待。即使是对城市今天所存在问题的研究,目的也是为了“明日的城市”。
什么是我们关于城市明天的期待呢?规划专家说,如果有一个当代人最向往的“明日的城市”,那么非“可持续发展和适合人居住的城市”莫属。一个可持续发展城市的规划,需要集中社会各方面的智慧,需要生物学家、科技工作者、人文学者、经济学家和其它学科专家的意见综合起来考虑。需要将土地使用、交通、住房、社区发展、经济发展、文化发展、环境保护结合在一起。
鲁:我在上面的讲话中已谈到与城市发展相关的问题。但其中最显著的问题则是消费文化的问题。谁也不能否认的是:伴随着中国都市化进程的历史性步伐,我们已经迎来了消费时代的到来。在这个前所未有的时代里,消费已经成了一个系统的行为和总体反应方式,而当今的整个文化体系就建立于其上。人们承认也好,不承认也好,事实上它有力地控制着我们的整个生活,不但在很大程度上改变着人们的价值观、生活观,也演变成了有力与有影响的文化意象,谁也不能从中超越。从参展作品中我们可以发现,不少参展艺术家都在作品中对消费文化给予了很好的反思,使人深受启发。看来,利用时代的新变,他们为当代艺术的发展找到了新的增长点,这是极为了不起的。
孙:在全球化时代,有城市发达,也就有城市衰退,这个问题引起了国际学术界的关注。美国乔治-梅森大学公共政策学院教授理查德-佛罗里达提出了一个著名观点;为什么有的城市欣欣向荣,蓬勃发展,而有的城市却毫无生气,没有发展,关键在于看城市有没有创造性阶级。创造性阶级最显著的特点是,其成员的工作是“创造有意义的新形式”。这个阶级的高层创造核心包括科学家、工程师,教授,文学家、艺术家、演员、设计家、建筑师、以及现代社会的思想领袖。什么样的城市可以吸引创造性阶级?他认为:是那些可以提供丰富多彩生活方式的城市;是以城市的多样性吸引人,并且对外开放的城市;是生活品质优越和城市令人愉悦城市。
应该说,参加“都市镜像”展览的艺术家,就属于典型的城市创造性阶级,他们以自己的智慧对深圳以及中国当代城市做出了富于创造性的解读,在这个展览之后,他们的工作其实还可以继续进行下去,我们对他们抱有深深的期待。
鲁:深圳美术馆一直致力于对当代艺术和当代城市文化的推动,“都市镜像”展从策划到实施已有一年多了,也是我馆的一个重头戏,这些来自国内外的优秀艺术家,通过阅读深圳与中国当代都市,很好表达了对当代中国城市的普遍问题的关注,我们相信,艺术家面对城市的发言,将会在当代艺术和当代城市的视觉研究方面,起到双赢的效果。
2007年9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