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
增长不是我们的唯一 文/丁绍麟 6
高潮来了,拍卖业何以争锋 文/顾维洁 9
艺术资讯
14 海外
14 毕加索的肖像画《聊天中的多拉玛拉》印证狂热市场
14 三大拍卖行总结上半年当代艺术拍卖成交结果
14 马来西亚力争成为东南亚拍卖核心
14 Bonhams成立亚洲当代艺术专拍
15 巴黎、纽约各大拍卖行开拍设计作品
15 当代艺术:价格新纪录
16 佳士得拍场扫荡亚洲现金
17 画廊
17 红门画廊十五周年庆
17 上海顶层画廊展事不断
18 程昕东国际当代艺术空间:开辟新空间,展事频频
18 香格纳画廊推出艺术家群展
19 常青画廊勾勒意大利艺术全景
19 东京艺术工程关注中国城市建设
20 拍卖
22 展览
人物追踪
28 阿基利·博尼托·奥利瓦:中国的艺术家不应该只关注如何把自己的作品卖出去
28 岳敏君:用画笔阐释恐怖主义
28 葛亚平:南视觉美术馆开馆
29 洪磊:“选秀”准备新作品
29 李小山:四方当代美术馆开馆,新书出版正在筹备中
30 黄专:将当代艺术引入生活
30 许江:展览文集、画册先后出炉
31 黄笃:打造上海都市文化景观
31 王音:用绘画研究绘画
32 寇勤:诚信是市场的不变法则
32 卢杰:“长征”路上马不停蹄
33 李亚俐:“四川画派”仍有上涨空间
33 中村守孝:我买不起中国当代艺术品
34 张晓刚:“2006马爹利非凡艺术人物”
34 司徒河伟:苏富比展开强烈攻势制定中国策略
35 闫平个展,名导助阵
35 “梅墨指数”:中国艺术品指数立足海外市场
36 张晓明:苏富比九月将再拍亚洲当代艺术
36 赵音:上海应该在拍卖“老油画”上有所作为
36 叶振元:佳士得将保持市场领先地位
艺术时尚
38 艺术的时尚与消费 文/凉雨
42 艺术里的时尚起落 文/吴介祥
43 从艺术史里寻找华贵 文/吴介祥
市场
44 人物
44 收藏是一项长期的、家族的事业 文/王静
48 黄燎原:我这个人有点拧 文/王雪芹
52 观察
52 谁能成为亚洲艺术中心? 文/书麟
54 纽约,仍然是艺术投资的中心 文/丁绍麟
56 竞走争胜:北京、上海在艺术市场领域中的未来地位
文/丁绍麟
57 艺术品价格将继续攀升还是下降?
综合整理/黄亚纪
58 全球当代艺术的“红五月” 文/赵力
60 文化创意产业:创造更广阔的投资空间 文/书麟
61 画廊
61 英国收藏家萨奇和他的画廊 文/丁绍麟
64 什么是最有价值的中国当代艺术品
—北京艺门画廊负责人64马芝安谈画廊经营
整理/王雪芹
66 拍卖
66 2006年春拍风云纪实 文/马学东 董岳
76 2006年春拍亮点之中国古代书画
82 2006年春拍密码之油画和当代艺术
84 中国当代艺术之收藏
—兼及2006春中国油画拍卖回顾 文/李峰
88 9500万美元!俄罗斯藏家买走毕加索名作
编译/陶大珉
90 印度艺术拍卖近况及最新印度艺术基金消息
文/黄亚纪
91 纽约拍卖摄影作品的行情 编译/陶大珉
92 市场前沿:纽约的俄罗斯艺术拍卖 编译/翁笑宇
94 纽约苏富比拍卖以色列艺术一路走高 编译/陶大珉
96 艺博会
96 近期国际艺博会盘点 文/马学东
100 六月巴赛尔 文/葛颐
101 跨一步,海阔天空
—2006台北国际艺术博览会回顾 文/葛颐
102 KIAF韩国国际艺术博览会
—极端的艺术市场和亚洲热的发酵关系
文/黄亚纪
104 艺术博览会进入战国时代 文/书麟
105 艺术北京2006备受关注 文/小米
106 打造北京的旗帜性艺术盛会
—专访“艺术北京2006”创办人董梦阳
108 芝加哥大型商贸公司开始经营美国顶尖艺术博览会
编译/陶大珉
111 指南
111 关注影像市场的入市时机 文/董岳
113 回观国内影像市场 文/孙国胜 刘璋
114 摄影成为国际卖场新引擎 文/姜长城
115 佳士得的艺术品储藏服务
116 影像作品收藏贴士 文/董岳 书麟
116 摄影作品的保存
117 浅谈艺术作品的“卖相” 文/龚继遂
收藏手册
119 喜欢就是开始:进入艺术收藏没有门
文/林文珊
111 收藏三十六计:隔岸观火
—当代艺术品拍卖机制与艺术收藏实践
文/鲁迪
收藏传奇
122 六莹堂典藏名画记 文/唐勇刚
128 中国艺术市场的一面镜子
—瑞士收藏家乌力·希克(Uli·Sigg)访谈录
编译/尔湾
三人谈
131 宋庄美术馆是中国第一个村级美术馆 文/元宝
视界
136 春雨无声润物格致 质朴典雅趣味隽永
—读何士扬的水墨画小品 文/任道斌
144 画坛又一大手笔—众家评说汤立
152 作画贵有古意 文/刘万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