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
什么是美?美术的功能是什么?我不反对百花齐放,但如果一个美术家穷其一生之力,其画作毫无美可言的话,那其存在的价值何在?
我看到了太多的平庸之辈被国家授予了种种头衔,带上了种种桂冠,如果说艺术创作仅仅是个人行为的话,那么国家行动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们国家目前的文化艺术水平的平庸与落后!
而这种落后庸俗的审美观正在严重影响着我们的城市建设及精神文明。
一个画家能不能俱备一双寻找美的眼睛至关重要,如果没有这双眼睛那无异于一个瞎子!
绘画的本质是什么?是戏剧吗?是内容吗?是写实吗?(我们看到了以国家主流画家所代表的这些派别)可惜,以上所有这些功能都被现代的高科技所取代了,机器设备比人更快、更准确、更完美地完成了以上所有功能。(按:什么是音乐?有词无曲那叫诗,叫文学。有曲无词才是音乐的本质。反过来说什么是绘画的本质,按塞尚的说法就是解决——色彩、(线条、笔墨)结构、节奏、空间的处理关系。而所谓内容的像与不像都是旁枝末节,因为任何一种表现手段如:电影、戏剧、摄影等都会比绘画表现得更具体、更形象、更真切。)
留给美术的空间已经不多了,我们人类必须反思。
美是不是有规律可循的?马蒂斯说他的绘画要像一把舒适的安乐椅,使人的身心得到抚慰。一位台湾来的音乐家感到何建国画面的节奏;一位诗人感到了它的韵律。
应该说音乐、舞蹈、诗歌都是一种表现美的艺术形式,其表达语言不同,其目的却是与美术相一致的。
中国画有上千年的历史,其体系完整可以说样样俱备。但其表达美的能力却远没有达到。(不光是中国画、油画、版画、雕塑等所有画种,真正找到美的画家是极少数!)它留给后人可施展的空间是什么?正是基于这一点,何建国对美的探索就更显得弥足珍贵,不可多得!
何建国说他的扇面是一把拉开的手风琴,而画面叠出的格子就是音乐的“五线谱”,他是按着格子来写来画的。他从音乐的一唱三叹,领悟到中国画用笔的一波三折。他从点、线、面、黑、白、灰的西方基本绘画规律中发现了中国传统绘画用笔、用墨、皴法、描法的相似之处,同时他把这种相似在他的画面中发挥得淋漓尽致,尽善尽美,亲密无间,融恰无比,所谓融会贯通,融中西于一炉,实是何建国对中国画的一大贡献!他把现代西方的“结构主义”运用到中国画的高度概括法则中——滴水不漏,多一笔不可,少一笔不成。疏可跑马,密不透风。不可挪,不可动,尤如一件从山顶滚落到山脚不被损坏的雕塑,他坚持完美,提倡整体把握而非局部刻画。他坚持先美后术,始终把美放到第一位。一位画友赞叹何建国的画画得真准。而这准,正是基于何建国对中西绘画的深刻领悟、对美的规律的准确把握才能够做到百发百中!他是当代中国画家为数不多的找到美、自觉地运用美的规律的人。
他说:美是一种修养,不是每一个长眼睛的人都能俱备的,正如不是每一个长耳朵的人都会欣赏音乐一样,自古知音难得!
“锤炼”
中国画的表达语言是什么?是笔墨。就如同油画需要色彩一样,没有书法的基础就谈不上笔墨。什么是基础,就像是大楼需要地基一样,基础不牢就要一塌到底!多美的形式如果没有足够的表达能力,同样是等于零!何建国提出这样一个口号,在传统上要比颜真卿还颜真卿,比八大还八大!吴冠中先生反对这一点,但吴先生如果能从其水墨生涯三十年里拿出三分之一的时间来练书法,锤炼笔墨,其作品将会和现在大不一样,其对传统的理解程度也会不一样,不偏不会出好画家,但偏到偏食的时候同样出不了好画家。
在现在鱼龙混杂的年代里,我们看到了太多的假冒伪劣产品,大家心急,恨不得一口吃个胖子。我们看到了各种各样的表现形式,其手段却是一样的——快,骗,变花样,做鬼脸,靠媒体、靠包装、靠国际大奖,造声势。“其进也速,其退也快。”经不起时间的考验。这是世界的堕落,也是人类的悲哀。在写此文时我看到了“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的展品,不过是把新华书店、百货商店、超市、卫生间原封不动地摆到展厅里——“皇帝的新衣”,名曰“观念”[美术不是哲学(此处主要指那些纸上谈兵的空头哲学家),而是美学,不是观念所能替代的!],实则骗人!骗与被骗,欺与被欺犹如一场闹剧。从“红海洋”到拾洋人“余唾”,一窝蜂的中国人到了该清醒的时候了!而此其时,何建国对传统笔墨的锤炼与痴迷是幸也不幸,是生逢其时,还是生不逢时,只能留待后人去评说了!(不可想象有一天中国人不会说中国话、写中国字了,那将是什么样一个国家呢?其实这是一个最好、最现实的行为、装置、多媒体的创作题材,我们的那些先锋们为什么不尝试一下呢?)(按:行动、装置、多媒体等,其表达语言是什么?按其自说是“观念”。但观念一词不属于造型艺术范畴,因为任何人脑中都有观念,不可摸、不可测。这种语言上的游戏无限延伸的结果——杀人、放火都可以是一种观念和行动。那些观念的鼓吹者、制造者们,你们要注意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早晚有一天这些观念和行动会拿你们的项上人头来祭旗!)
“探索”
一个画家能不能毕生保持其对艺术的敏感性、探索性、求知欲,是衡量其艺术水平分量大小,成就高低的分水岭、试金石。
艺术活力的终止其实就是艺术家生命的结束,行尸走肉,无病呻吟。而用儿童的眼睛看世界,一切都是那么新鲜,天真无邪,天真烂漫,充满了勃勃生机。
我看到了太多画家在其成名之后,在其名利双收之时,在其步入老年时的陈陈相因,千篇一律,毫无生气。至于那些青年、中年即昙花一现,中途夭折之辈更是令人警醒——这条路“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这个世界还留给何建国的是什么?没有名、没有利、没有钱、没有势,但留给他一颗永不泯灭的童心,一双洞察世界万物锐利的眼睛。以极高的学问画儿童画,既不步前人后尘,也不步自己后尘,他每一次的超越都是战胜他自己,他永不满足,永不停止探索的步伐,始终保持艺术触觉的敏感性,他的艺术触角超越了他的前人,超越了他的同伴,超越了他的时代,他是一个独行侠。他的作品关注的是现代,启示的是未来。
不与人争一日之短长,放眼未来,放眼世界。“艺术上最高标准,生活上最低标准。”“论持久战”,“生命不息,战斗不止”。这不仅仅是一句口号,而是何建国几十年来身体力行的做人准则。
艺术家的生命有终止的时刻,但美的追求永无止境,因为那是人类文明的最高境界!
2003年8月2日
注:当今天画坛太需要实事求是,实话实说的批评了,特此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