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读书人习惯于在自己的藏书上钤上一枚印章,以示珍藏。而西方人却喜欢在书的扉页上贴上一枚藏书票。藏书票作为书籍收藏者的藏书标志,具有很强的实用性、艺术性和装饰性,受到了各国文化人的宠爱。
藏书票起源于欧洲,十五世纪时最早在德国流行。1450年,一位德国人制作了世界上首枚藏书票,这枚藏书票是一张五英寸宽、七英寸长的木刻画,画面是一只嘴衔野花、脚踏落叶的小刺猬,并标有“小心刺猬吻你”字样。
我国藏书票的创作与使用,与鲁迅先生于本世纪三十年代提倡的新版画运动有关,他本人就喜欢藏书票,上海鲁迅纪念馆至今还存有他生前使用和收藏的藏书票。著名版画家李桦先生所领导的现代版画会,1935年出版的会刊《现代版画》第九辑中收有十一枚藏书票,便是我国最早的藏书票作品。当时,许多文化名人倾心于藏书票的传播、使用和收藏,著名作家郑振铎、郁达夫、叶灵凤等都有自己的藏书票。
到了八十年代初,随着我国文化的复兴和对外文化交流的增多,藏书票的研究与创作空前繁荣起来。1984年3月,中国藏书票研究会在北京成立,并加入了国际藏书票联盟,成为二十七个会员国之一。李桦、李平凡、杨可扬、古元等一批知名版画家,兴致勃勃地投入藏书票的创作,成为我国藏书票设计的绝对主力。1991年香港出版的《国际藏书票精选》,收入世界名家名作二百九十幅,我国的藏书票以其含蓄、典雅和东方水印木刻的显著特色,在国际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藏书票的题材包罗万象,并巧妙地将读书、藏书等内容设计在画面中。画面上一般标有“××藏书”字样,作为藏书人的标记。其品种繁多,有黑白木刻、套色木刻、石版、铜版、丝网版、橡塑版等。或古朴典雅,或五彩缤纷,多含义隽永,无不赏心悦目、引人入胜,颇堪把玩欣赏。如著名版画家杨可扬为作家巴金制作的藏书票,以一丛挺拔的成都方竹作为票面的主体,同时在票面的下端点缀一个背着背篓的巴蜀老乡,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颇具个性特色,是一枚不可多得的藏书票珍品。再如版画家陈丹雅为著名儿童文学家严文井设计的藏书票,其主体是一个八角井口,与作家名字中的“井”字相吻合,井中一汪清水,象征这口甘甜的“文学之井”永不枯竭,构图简洁,寓意深刻,可谓匠心独具。
藏书票是使用与审美结合、美术与文字并重的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素有“纸上宝石”、“袖珍版画”的美誉,方寸之间,千姿百态,美不胜收。因此,自藏书票问世以来,便渐由藏书家的藏书标记变为艺术品收藏家的猎物,其艺术身价猛增,藏书票的收藏已蔚然成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