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现实主义是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文艺和文化思潮,它的哲学基础是黑格尔的辩证法和柏格森的“生命冲动”说。黑格尔认为,人的思维行为的一切结果不具有最终的性质,绝对真理仅仅体现在认识的不断深入之中。而柏格森把生命冲动看成是文学艺术的心理基础,提倡直觉和心灵感应等非理性的表现。
对超现实主义创作方法最直接的影响是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正如布列顿在《超现实主义宣言》中所说:“应当感谢弗洛伊德的发现,由于相信这些发现,一股思潮形成了。”超现实主义在创作方法上有两大体系: 即“偏执狂批判”和“心理自动化”。所谓“偏执狂批判”是指挖掘潜意识境界的一种执拗的思维方式。画家把毫不相干的事物硬凑在一起;所谓“心理自动化”是追求一种下意识或无意识的随意性,所谓浮想联翩,没有任何理性和逻辑的约束。
《超现实主义宣言》中为超现实主义下的定义是:“超现实主义,名词。纯粹的精神自动主义,企图运用这种自动主义,以口语或文字或其他的任何方式去表达真正的思想过程。它是思想的笔录,不受理性的任何控制,不依赖于任何美学或道德的偏见。”
百科全书》中的定义是:“超现实主义,建筑在对于一向被忽略的某种联想形式的超现实的信仰上,建筑在对于梦幻的无限力量的信仰上,和对于为思想而思想的作用的信仰上。它肯定要摧毁其他的精神机械主义,同时代替机械主义来解决生活的主要问题。”
超现实主义的产生和20世纪以来在自然科学领域的重大突破有关。正如爱因斯坦所言,这些使当代人认识到:“我们在物质问题上被蒙蔽了,真正的世界并不像我们认为的那样。”我们意识到在精神问题上也是处在被蒙蔽的状态中。因此,超现实主义者们就大胆地迈入前人所未涉足的精神世界,尤其是潜意识梦幻世界。
美术方面的超现实主义与野兽主义、立体主义不同,在于它们要解决的是绘画语言问题,即“怎样画”的问题;而超现实主义所要解决的是“画什么”的问题。在怎样画的问题上超现实主义画家是相当自然主义的,他们的画具有“真实的荒诞”的趣味。
超现实主义代表画家是恩斯特、米罗、达利、马格利特、唐吉等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