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第一期
目录
展览评述
世俗英雄:曹斐文化融合的想象 文/迈涯 译/庄稼 “二踢脚” 文/清文 商业+艺术=时尚?—记上海当代艺术馆“恒动:当代艺术对话”展 文/王维薇 “活力”—国际行为艺术节 文/Sarah Champion 译/易蕾 美丽与哀愁—谈徐晓燕近作 文/易英 后事实的语言—姚璐和王川的摄影世界 文/黄笃 绘画的可能性—克里斯多夫·库克 文/李小倩 滤后的静物—封岩的摄影作品 文/何彦晖(美) 译/任云莛 奇怪吸引子—澳大利亚的当代艺术与科学展 整理/陈鑫
深度评述
当代艺术评论家和艺术家中的书法本质主义 文/王南溟 “水墨万能”的梦呓—谈“都市水墨” 文/吴味 感性对抗理性的有效性何在?—论廖雯的女性艺术批评 文/邱敏
专题:纪念冯国东先生
纪念冯国东先生 文/ 栗宪庭 唉,大东…… 文/ 广军 冯国东先生悼词 文/ 栗宪庭 一个扫地工的梦—《自在者》 文/ 冯国东 一个扫地工的梦—冯国东作品展序 文/ 栗宪庭 朋友谈冯国东 文/ 栗宪庭、钟鸣 老冯永远是活生生的 文/廖雯
专题:双年展体制与策展人 从威尼斯中国馆看中国当代艺术走向 文/ 周智菲 上海双年展与外围展中的策展人 文/ 许以霖 上海双年展发展述评 文/ 张抒 为什么要策展人:反驳何怀硕先生 文/ 唐洁
专题:美术馆管理和经营
关于博物馆、美术馆公众开发规划的21个问题 译/ 季运 全球化背景下的旅游业与文化机构 —文化机构在面临全球化挑战时的现代化建设 文/ 克萝德· 福尔 译/ 李军 文化机构(美术馆、博物馆)与观众的全球化 文/ 克萝德· 福尔多 译/ 季运 卢浮宫的公众政策 文/ 克萝德· 弗尔多 译/ 季运 实践的典范:博物馆教育的原则和标准 文/ 美国博物馆协会教育学术常务委员会 译/ 季运
专题:宜家的精神分析
幻城还是商城 文/ 刘丽君 从积木到床笫—上海IEKA 家居商场的精神分析 文/ 刘传雷 瑞典木马和文化殖民 文/ 张嫣 墙上的沙发 文/ 杨壹棋 模特、车间、后花园:宜家的神话叙事学 文/ 薛征 西西弗梦游积木天堂 文/ 赵靓
别处
“艺术鹿特丹” 文/ Suzie walshe 编译/度先 巴黎博览会的商业成功 文/ Nina Zivancevic 编译/晓卫 海湾艺术博览会 文/Eliza Gluckman 编译/赵振勇 典范利物浦:从地方经验到“城市点穴” 文/Manray Hsu 编译/纪双一 2007 年波兰艺术博物馆双年展 文/Susan Danly 编译/路达 2007 得克萨斯双年展 文/John Mulvany 编译/梅俪 我的油画和拼贴—Kristen Schiele 在柏林“没有边界”的展览 文/Kristen Schiele 编译/刘川 ARCO’07: 一个艺术市场的转型 文/Irene Porras 编译/刘靓 ICP 的生态理想乡 文/ Laurel Angrist 编译/陈宗博 Gunilla J?hnichen 文/ Gunilla J?hnichen 编译/牛菲 艺术的未来—在竞争前购得先机 文/ Ally Long 编译/庞晶 公开的台湾 文/ Susan Kendzulak 编译/梁康 惠特尼双年展与柏林双年展 文/ Andrea Bellini 编译/宋嘉姝
先锋建筑 对话:雷姆· 库哈斯与汉斯· 乌尔布里希· 奥布里斯特 译/ 杨碧琼 数字北京 文/朱锫设计师事务所
论坛
女性艺术一直被误读—“主体:不动声色”展览研讨会 整理/陈鑫 主体:不动声色—后娜拉时代的女性态度与现场 文/ 王宝菊 策展人与艺术家访谈 文/ 王宝菊
非艺术访谈 艾未未:不涉及艺术 麻三斤
展览信息
合作空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