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世纪的概念
“中”即是半途。从字面看来“中世纪”是一段过度的时代,但它的特征如此显著突出,从来不能被忽略。相比从哪里又到哪里去的答案,过程或许才是问题的关键。
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15世纪,文艺复兴运动在意大利兴起。这中间开始的一段时期,史称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人为了反对宗教神权统治,推崇古希腊罗马的文化传统,并且认为从罗马帝国覆灭之后,到文艺复兴之间的历史时期是野蛮黑暗的时代,是处于文明与复兴之间的时代,故称“中世纪”。
中世纪艺术就像但丁的诗一样,充满象征主义色彩,神秘、艰深,同时又带着质朴的信仰,不惜以用残酷手段来实践纯洁天真。中世纪是个神同时统治天上与地下的时代,或许宗教是一切艺术形式的开始与终结。但人类的艺术创造力依旧闪烁光华。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以及兼容并蓄的胸怀,使得中世纪艺术绝不仅仅是所谓的宗教艺术而已,也是近代欧洲艺术文化的坚实基础。
中世纪人对动物的态度
随着宗教版图的扩张,越来越多异国的消息流传过来,各种不曾见过的珍禽异兽伴随着他乡的食物、香料,出现在地中海沿岸的欧洲地区。但尽管有越来越多令人惊讶的动物不断出现,但人们依旧无法满足于自然界的丰富给予。大量的动物被中世纪的艺术家们不断描绘,在重复中逐渐表现出人们的不满足,于是艺术家们对那些不寻常动物表现出强烈的兴趣,也发展出各自独特的创作方式:从不同的文化中汲取养分,来塑造独特的“神兽”。这些动物并不真实存在于现实,却代表着力量与坚定出现在诸多雕塑作品与宗教建筑中。
艺术家喷涌的创造力有着鲜活的灵感源泉:“盎格鲁-爱尔兰”地区留存下来的创作手稿在这里流传,拜占庭风格与东方元素刮起旋风,尤其是那些从西班牙地区进口的穆斯林风纺织品与艺术品——当然他们还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作为欧洲传统文化的希腊与罗马神话成为艺术家们尽情发挥时候可以安心依靠,并随时回归瞻仰的宝库。
这个元素的融合产生了时代特色浓郁的潮流:“蛮族风格”(Barbarian Style)。
对于中世纪的人们来说,动物的起源早已经被写在《创世纪》中,和所有其他的存在一样,是上帝的作品。根据《创世纪》的记载,所有的生物都去找亚当,从他那里获得它们的名字——暗示着人类统治动物世界。在理想的伊甸园内,所有的动物之间以及动物与人类都和睦相处。但这样的和谐在亚当与夏娃违反上帝戒律偷食禁果时被破坏殆尽。根据未记录在圣经的资料,被逐出伊甸园代表着人类的陷落,于是动物对亚当与夏娃发起叛乱。尽管动物原本可以使用同一种语言,但从此以后它们再也无法交谈。
动物还要因为人类犯下的错误而承受更多痛苦。《创世纪》中记载,上帝对人类的作孽深感不悦,只有先知诺亚和他的家人可以幸免于难。上帝让诺亚从世界上所有动物中选出一对,带上方舟。然后下了整整四十天的大雨,洪水泛滥。
这些关于动物的故事的基础——上帝创造动物,由亚当命名,并被诺亚拯救——经过中世纪的艺术家们不断装饰润色,动物的种类随之不断增加,最终远远超过了亚当或诺亚的想象,甚至超越了自然能力本身。
但这些不可思议的神圣动物与可怖的滴水兽并不是那些生活在中世纪的人们唯一关注的存在,牛、狗、猪这些日常生活寻常可见的家畜也在中世纪艺术家与作家的手中获得了新的神秘力量。鼬鼠被认为是从嘴巴受孕,并通过耳朵生育幼崽。这样严重偏离事实的认知,并不能被简单地认为是荒诞无知的表现,而是体现出中世纪人们的世界观,面对古老的过去,面对正在发端的科学以及夸张的艺术表现手法,中世纪人产生了他们对所在时代的独特看法。这些看法都被记录在了壁画、雕塑、彩绘玻璃、织毯与宗教建筑中。通过这些留存到现在的中世纪艺术,我们看见那时的人们是怎样投入大量精力刻画着他们在自然界中的亲密伙伴,而它们也为他们带来魔幻的欢愉。
中世纪人看来似乎永无止境的“神兽制造”其实可以被简单分为三类:普通动物,外来动物与虚构动物。普通的家畜或许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但是它们实在在普通,普通到无法在激发灵感的火花,所以那个时代的人来说,外来的动物是更为引人关注的。从异国他乡引进的或者不寻常的动物,如狮子、骆驼和大象。这些都不是在欧洲土生土长的动物,所以对艺术家们具有非同寻常的吸引力。或许当时的帝王们会有机会拥有这些动物,但一般人主要是在从东方进口的艺术品上见识到它们。
同样具有吸引力的还有虚构的动物们,它们有些是凭空想象出来的,也有是在神话传说中的流传已久的动物,比如说人首马身怪兽、海妖、鹰身女妖、美人鱼、龙,以及独角兽等。除了龙与独角兽之外,其余都具有人类的部分躯干但被认为是动物。
绝大多数神奇的“怪兽”都是中世纪头脑的独特创造。这些神奇的兽类都可以被称作“合成动物”,中世纪的人们将已知动物的部分重新组合,创造出自然界中不存在的“新生物”。尽管中世纪人普遍对真实存在的动物抱有强烈兴趣,那些珍稀的,甚至是不可能存在的动物总是受到更多的偏爱。
与宗教的单一不同,艺术上的中世纪兼容并蓄。美丽的动物如狮身鹫首怪兽、两头蛇、凤凰以及其他更多只能在遥远国度的意识流中存在的动物也被接受。东方文化、古希腊文化传统和蛮族文化融合成了中世纪特色的基督教美术风格。
P112 《启示录》中“不纯净的灵魂”,诺曼底地区,大约1300-1325年。现存于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
中世纪动物的象征意义
人们希望获得永生,进入天堂。那些不会阅读《圣经》的人们将教堂当作凡间到天堂的门户,因此,利用各种方式向民众阐释《圣经》的道义是教廷的工作。于是圣经故事与教义都被用简单直接的艺术方式加以表现,壁画、挂毯、彩绘玻璃与雕塑就是最好的中介。
在传达神圣旨意的时候,中世纪风格垂青于晦涩繁复的表现方式,这也为这些作品中的动物形象所发挥的作用带来争论:有人认为每一种动物甚至动物的每一个部分都带有象征意义,而另外的一些人则认为这些动物只具备装饰意义,它们出现在作品中只是因为形象上的美观而已。
这样的争论由来已久,造成这一争论的另一个原因是诸多“无名氏”作品的存在。因为在那个时代里,作品想要表达的教义以及所要传承的传统比个人更为重要,所以那个时代的许多杰出作品都没有签名,而且主题与形象的“引用”并不会被认为是抄袭行为。所以模仿者往往在抄袭原作者的作品时,并不一定理解作者真正的意图。于是关于作品中的动物们是否具有象征,以及具有什么象征意义,分歧纷起。
还有一个原因也已经被提到过,就是不同文化的交融。如果某样动物是从东方的传说、异教徒的故事或其余非基督教文化中“引用”而来,那它们是否在中世纪的宗教作品中依旧具备象征意义?如果具备的话,是原有的意义还是担负起新的使命?
尽管有如此多的疑问,依旧有很多动物的象征意义确定无疑,并在长久的年代中淡化了宗教意义,而成为常识一般的存在出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比如说诺亚方舟之上带来好消息的鸽子,也曾经出现在希腊女神得墨忒耳的手中,代表着希望与洞察力。而美洲豹象征甜美的呼吸,代表基督的话语。
P115圣餐鸽,13世纪法国制造,黄铜镶绿宝石,现存于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
但并不是所有动物的象征意义都有明确的阐述和定义,很多中世纪艺术中的动物都极为复杂,它们或许有多重的意义,有的意义甚至互相矛盾。就如同曾经被认为是由蚂蚁与大象杂交而产生的“蚁象”(ant-elephant),同时兼具渺小与庞大,微弱与强壮的特性。在现代人看来不可调和的矛盾,在那个时代却是故意被创造出来的。为了将宗教与现实生活联结起来,中世纪的艺术家们需要用这样的象征意义来解释很多不能解释的东西:很多事情并不是非此即彼,可见与不可见的东西之间存在紧密关联。
最受西方文化宠爱的动物是狮子与独角兽所代表的象征也是如此。一般来说,它们一个是真实存在的动物,而另一个是虚构的神兽。一个代表勇猛、力量与信念,一个则代表着纯真、忠诚与无可征服。大英帝国的徽章就由这两个动物组成。但在中世纪,它们的意义并非如此单纯。
P120 脚踩毒蛇的狮子,德国北部,约1200年,黄铜质地。现存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
狮子是中世纪艺术中被描绘最多的动物形象。绝大多数它所扮演的角色都是积极光彩的,狮子常常是护卫者。因为在中古时代的寓言中清楚地记载着:狮子从来不闭眼睛,即便是在它们睡觉的时候。有趣的是,狮子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职责也同样是门神。就和中国的石狮子形态万千一样,中世纪的狮子形象同样有各种变化。在北部的意大利,一对狮子守护教堂的入口。西班牙的壁画中也显示一对狮子守护在通往教堂的路旁。而在法国西南部城市Moissac的圣皮埃尔教堂,三对雄狮与雌狮蹲踞在教堂的前廊上。
P117,尾巴交缠的狮子,法国Poitiers地区Notre-Dame la Grande教堂,12世纪作品。对称的雕像用尾巴围绕出心型与花朵。
除了守护教堂之外,狮子同样也同样会守护死者的安眠。因为在古老寓言中,狮子在出生后三天,才有公狮赋予生命,因此人们相信狮子有让死者重生的力量。除了对来世的盼望,墓穴上的狮子雕像同样也有更深层的意义:它代表着死者的高贵品质。它们是最好的墓志铭。
P121Jean d’Alluye墓穴雕像,法国,约1248年制造,现存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
尽管狮子形象大多是正面的,但它们也可能代表着魔鬼。在《赞美诗》中,魔鬼常常被比喻为怒吼的狮子。
P126,圣徒杰罗姆与狮子的故事,法国,约1410-1416年。现存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
P128 参孙与狮子,黄铜。德国北部,14世纪后期制造。现存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
另一种被中世纪艺术家们热爱并具备不同象征意义的独角兽,因为它的虚构本质,诞生了更多的传说故事,也带着更多神秘色彩。与狮子在宗教世界中正与邪的对立性质不同,独角兽的矛盾在于宗教与世俗的混合共存。
P132 黄铜独角兽,德国,大约1400年。现存纽约大都会博物馆。
关于独角兽的传说由来已久,并且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又衍生出不同的版本。在中国,独角兽又被称为“麒麟”,它们是祥兽,只在肩负特殊使命时才会出现,给人们带来重要的消息。“十四年庚申,鲁西狩获麟,孔子作春秋。”便是十分有名的传说。《拾遗记》中记载,孔子一生中也见过麒麟,那个时候,他知道自己的生命将要终结,而一个时代也将衰落。可以说,东方文化中,独角兽的象征意义是纯信仰的,神奇而高尚。
在中世纪的传说中,独角兽被塑造成类似白马的神奇作用,它们的额头长着螺旋纹的银色角,行走时会避免踩踏美丽的植物与花朵。有的宗教传说认为,独角兽即是耶稣在世间化身。独角兽曾来到圣母玛利亚身边,将自己的角探入玛利亚腹中,于是玛利亚诞下耶稣。但是他最终却被他热爱的世人所杀。
关于独角兽,最著名作品是名为《少女与独角兽》的编织挂毯。在这一系列6幅挂毯组成的作品中,独角兽与狮子以及一位穿华服的少女一同出现,其中5幅代表着人类的5大感官,而最后一幅则代表着人类的欲望。
关于这些挂毯的历史并没有多少确切记载,只知道它们是为当时巴黎的Le Viste家族制造的,因为家族的徽章出现在所有挂毯上。根据挂毯中少女所穿衣服的款式,以及花团锦促的背景样式判断,这些挂毯可能是在十五世纪末制造的。
挂毯背景中的“万花斑驳”样式是当时佛兰德斯地区编织作坊中的特殊工艺,尤其是在布鲁日与布鲁塞尔,所以挂毯很可能是在那里制造,但编织艺人和设计师的名字都没有记载。这些挂毯的神奇魅力曾征服过乔治桑,她在自己的日记与小说中多次提到它们。1841年,这些挂毯在法国中部的Boussac地区被发现,法国政府购买下它们,并将它们呈列在Cluny博物馆中。19世纪以来,这些挂毯被多次修复,1975年它们被清洗以回复明亮色泽。
在这组挂毯中,独角兽大多作为陪衬出现。而其中代表“视觉”的作品中,独角兽却成为了主角,它的双蹄放在少女的膝上,愉悦地注视着镜中的形象。这是整组作品中最特殊的作品。
这个宗教故事后来又衍生不同的世俗化故事。在这些传说中,独角兽和耶稣一样受到世人的伤害。人们却因为独角兽的神奇作用而加以围猎。中世纪的人们相信独角兽的角具有治愈一切伤痛的神奇功效,并创作了很多捕猎独角兽的作品。传说,有个晚上很多动物围住一个水池,但是水中有毒,它们不能喝。这时,直至一只独角兽出现,它低头用角轻轻沾了一下水池,有毒的泉水马上变成清澈洁净。为了获得它的角,人们纷纷设法捕获它。但独角兽敏感机警,稍有异动就逃之夭夭,但是它们爱好一切纯洁美好的东西,所以喜爱少女的接近。所有一个颇为著名的传说是,人们知道独角兽爱好纯真少女的气息,所以用少女来诱惑它的出现,当独角兽靠近时,少女挥刀切下它的角。在这样的故事中,独角兽失去了它们的宗教意义,成为暴烈而难以捕捉的野生动物,同时具有极高的使用价值。
P141 独角兽在喷泉边净化泉水 布鲁塞尔,挂毯
P133,P134 “听觉”与“视觉”,约1480-1500,布鲁塞尔,挂毯。现存法国巴黎Cluny博物馆。
P136-137,“嗅觉”、“味觉”、与“触觉” 约1480-1500,布鲁塞尔,挂毯。现存法国巴黎Cluny博物馆。
P138“欲望” 约1480-1500,布鲁塞尔,挂毯。现存法国巴黎Cluny博物馆。
从独角兽、龙,到狮子、大象、猴子,中世纪的人们痴迷于动物这一存在,不管它们是真实存在于自然界,或者仅仅出现在人们的想象与艺术创作之中。这个时期的艺术与文学中都生动地记载着独角兽、狮身鹫首怪兽这样虚构的动物,有趣的是,关于狮子这样真实存在的动物,也被赋予了虚幻的神话色彩。比如说,在中世纪,人们相信狮子出生的时候是没有生命的,在出生三天之后才在父辈在帮助下重生。同时,许多截然不同的动物的合成物,也出现在中世纪这艘方舟之上,很多中世纪的人们甚至相信,有种动物是狮子与蚂蚁杂交后代。
在宗教的禁锢之下,人类的好奇心与想象力依旧有着广阔的天地。两头鸟、飞鱼、蓝色猴子、喷火的龙……不平凡的神奇兽类们频繁地出现于欧洲各国的寓言故事与修道院回廊之上——借着动物的神奇力量,人类的头脑在黑暗的时代中绽放出繁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