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将最近几年当代艺术界的批评词汇做一次整理并统计出使用频率的话,“70后”一词肯定会有很高的排名。但是如果将它的使用率绘制成走势曲线,毫无疑问,这个概念的使用已经逐渐慢慢呈收缩趋势,经过拐点开始进入下行通道了。由此来看,“70后”的热度有了一定的下降,也许现在是我们对这个概念的生成和含义做仔细分析的时候了。
诱人的金苹果
一般来说,不知道“70后”的,基本就不能算是艺术界人士了。而翻开有限的几部当代艺术史著作,“70后艺术家”这个名词根本还没来得及被书写到成熟的历史中去。这个差异,大概也能说明这一新兴群体热度的蹿红速度了。
较先注意到70年代艺术家群体的是作为策展人的武劲,他于1999年策划了展览“新锐的目光――1970年前后出生的一代”。通过这次展览,毛焰率领着季大纯、何森、钟飚、尹朝阳、夏俊娜、章剑、陈余等人出现在人们的面前。依靠当时逐渐成熟的商业展览模式,1970年代的画家开始走向台前。
2002年,朱其策划的“青春残酷”展览,也主要涉及了尹朝阳、谢南星、何森等20世纪70年前后出生的一代。并由此提出了这一代艺术家特殊地价值和他们在艺术取向上的共同之处,将“70后”的概念做了推进和理论挖掘。朱其认为,对于“70后”一代的自我内在性开始准确刻画的是以尹朝阳和谢南星为代表的“青春残酷绘画”,“青春残酷绘画”也标志着“70后”一代艺术家的目光从对社会表象繁荣的新奇和这层社会表象底下的残酷现实,开始转向自我内心表象的呈现;同时,也标志着“70后”艺术的自我特征在整体上真正成形,并在艺术观念、图像方式、美学风格和视觉趣味上与上一代真正拉开差距。
尽管朱其在他的批评文章中声称,“‘70后’艺术的自我特征在整体上已经真正成形”,但事实的发展并不只如此,“70后”的概念本身并没有放缓发展的脚步,相反,这仅仅是形成了它含义的第一个层面。
2004年,武劲又策划了“少年心气――中国新锐绘画奖作品展”,其对象是针对中国30岁以下的年轻艺术家。武劲自己评论说“出生于上世纪70年代后期的新一代艺术家正在形成自己的风格,他们的作品表现出一些迥异于以往艺术的特质”。事实上,参展的作品也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这个展览成为最早介绍在绘画中运用卡通语言的艺术家群体的重要展览之一。
2005年,星空间的“下一站,卡通吗?――七零后的艺术”展览推出了出高瑀、杨帆、徐毛毛、韦嘉、黄宇兴、熊宇、李继开、杨静、欧阳春、陈可、温凌、烟囱等12位“70后”艺术家,同时也正式确立了“卡通与涂鸦方式”这一类型的创作在当代的地位。
随即,展览中大部分重要的画家又进入了同年朱其策划的“70后――市场改变中国之后的一代”展览。这是首个明确以“70后”为集体名义的展览,正式将“70后艺术”作为一个艺术群体来看待。以漫画视觉为表现形式的“卡通绘画”被纳入到“70后”的体制中,成为与“青春残酷”并列的元素。随后不久,星空间举办了“坏孩子的天空:七零后出生的问题青年”,朱其策划了“自我造局:2005中国当代绘画展”。这是近两年关于“70后艺术”的最重要地群展。
通过频繁而色彩鲜明的大规模展览,“70后”的地位和命运终于被确定下来。今年的“注重体现798艺术区的‘多元’和‘民间’的基本特征”的798艺术节中,“70后”一代的艺术占据了最重要的主题展部分,再一次成为了798最耀眼的焦点之一。而2007年新锐绘画奖“聚沙塔”的主要参展画家,仍有不少是“70后”的艺术家。
通过一番打拼,“70后”们从无到有生生闯出一片天下。时至今日,“70后”几乎成为年轻艺术家借机出头的一个天然理由,而不管其画面内容和已有的对“70后”的理论阐释有无关联。我曾于《人民日报》上读到一条消息,标题为《罗定筹办“生于70后”艺术作品展 20名艺术家参展》,内容为“记者日前从罗定市文化部门获悉,由野逸斋书画艺术工作室主办、罗定市博物馆协办的‘生于70后’艺术作品展,将于3月下旬在罗定市博物馆办……”展览究竟如何,我没有看过,但毫无疑问,“70后”的概念,已经覆盖到广东省(省级)云浮市(地级)罗定市(县级)的工作室和博物馆了,其影响之大,让人口服心服。
这种蔓延,除了源自艺术价值所得到的承认,无疑也和“70后”板块在商业上的成功分不开。房方的语录在网上随处可见:利润是显而易见的,以投资高瑀为例,2003年他大学刚毕业,当初没有任何名气,也不被大部分行家看好,那时候5000元就能买到他最好的作品,小尺幅的作品不过几百元。在2006年的香港苏富比春拍当中,他的中等尺幅作品拍到了8万港币;在刚刚结束的北京荣宝拍卖当中,他的大尺幅的作品拍到了15万人民币,就连两张30×30厘米见方的小画也以5万元落锤,三年之间,作品单价飞升十倍以上。作为“70后”的成熟画家,夏俊娜和尹朝阳的作品在市场上的表现更是强劲,曾有较专业的统计,十年中,尹朝阳的作品价格涨幅是50倍,夏俊娜的作品价格涨幅达到了100倍。而今天的尹朝阳又推出了新的系列作品,价格的上升空间已远远超过50倍。
随着当代艺术品市场中的一线艺术家作品价格的走高,市场对于年轻一代的艺术家的热望也越来越高。上一届“艺术北京”在展馆前面鲜明地推出了“年轻艺术区”,整个市场对于新生的艺术资源的期盼程度可见一斑。不仅如此,匡时在同期适时推出了“未来的主人翁――70后中国新艺术专场”,这是第一个明确70板块的拍卖专场。目前中国“70后”的主要投资机会集中在30岁上下的艺术家,当前他们作品的市场价格一般在一两万美元,虽然已经不是很便宜,但一般认为他们还处于上涨的初期。甚至媒体也参与进来,用“买得起的艺术品”为标题,进一步拉动着市场对“70后”的消费。
“70后”,俨然已经是当下最先锋、最新潮、最主流、最市场、最……的形象代言人,但在综观各种面貌的“70后”之后,有没有人看到在光华掩盖之下的一丝裂隙呢?
身背裂隙的形象代言人
美术界1970年代现象的提出,无疑和那一辈共有的时代背景所造就出来的独特精神气质有关,这种思考方式已经被应用在几乎所有的研究或批评文章中。确实,那是新中国独一无二的时代。1970年代生人被称为夹缝中的一代,他们尴尬地处境,主要体现在价值观上。这很好地被网络语言形容为:生于七十年代的我们:是最后一批对这样一句话耳熟能详的人,“为革命,保护视力,眼保健操开始”;是最后一批男女生明明互有好感,却故作嫌恶状,在课桌上刻三八线的人;是最后一批在小时候写作文时,言必称“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或“改革的春风”之类的人;是最后一批在接受计算机启蒙教育时,还见识过BASIC语言的人;是最后一批有过小时候要到别人家看电视,死活赖着不肯回家经验的人;是最后一批过六一节还必须找齐了白衬衫、蓝长裤的人;是最后一批背着军用水壶,揣着茶叶蛋春游的人;是最后一批对五讲四美三热爱倒背如流,但始终也没搞清楚什么时候才能练成四有新人的人……
无独有偶,基于这一共有的心理经历,文学界也已兴起了“70后”现象,主要体现在小说和诗歌两个方面。
1999年,北京书商推出了“粉领作家”洛艺嘉等四个女作家的作品,她们成为了最早一批“美女作家”。继而就是棉棉的小说《糖》和卫慧的《上海宝贝》突然名声大噪,将社会的注意力吸引一空。
几乎与美女作家同时涌现的“70后”作家这一概念,最早由《芙蓉》杂志“重塑70后”栏目发起。本意是为了纠正社会印象中“70后”小说写作的时尚化、美女作家化。这批作家与前代作家相比,出现了鲜明的特点,比如严重的私人化倾向,和城市化题材的大量引入。于是70后也成为读者和书商都颇感兴趣的概念股。70后的写作基本上是肉体和精神的反叛与理想主义并存的写作,有一种愤怒中的酷,这是70年代精神中最鲜明的印记。
在诗歌中,“下半身”诗歌流派是比较重要的一支,意在强调对生活的切身感受,反对凌空蹈虚的知识分子腔调,在文学上有一定的先锋性。但其文学意图并未被大众所理解,“下半身写作”一词倒流行起来,不过其意思已经被妖魔化、娱乐化了。70后诗人承认“技术”和“个人经验”在创作中同等重要。从总体来看,70后诗歌在语言的运用上,“词语的原生性和暴力化”是一个共有的特点,简言之,70后诗歌是在以口语颠覆意识形态的写作。
有意思的是,在过去历次的文艺思潮中,文学与美术往往同步发生。而现在,同为70,文学倾向于直白暴力的语言,而绘画有平涂矫饰的趋势,并且在精神指向上不尽相同,这说明了什么?是不同专业的文艺创作者的内在情感不尽相同?是同一代人在不同的专业技能层面开展了不同方向的探索?还是文学或是美术界的理论并未能最深层次共有的实质?
抛开文学不谈,通过前面提到的那些关键的展览,我们也已经可以看到建立“70后”这一概念时逐步妥协的痕迹。朱其首推“青春残酷”的主题,而房方以漫画式的语言方式为其主要的板块特征。在参展艺术家的选择上,朱其最初选择70年代前期出生的艺术家;而房方的“70后”,则多指1970年代后期,甚至包括了1980年后出生的年轻艺术家。虽然在后来的理论阐释和展览策划中(如“70后艺术:市场改变中国之后的一代”展览)卡通也被和青春残酷一起并置纳入70体系,但目前的批评和理论始终无法消弭两者之间的差异性:即在70这一共有的头衔下,共存着两种相异精神取向:痛苦的自我挣扎和无谓无奈的精神空洞;也共存着两种相异的绘画语言:写实表现的和卡通漫画式的。相较之下,哪一种才更为“70后”呢?
也许,宽容地认为“70后”是一种能容纳多种涵意的时代风气会好一些,那么划分“70后”的标准又是什么?以“生于1970年1月1日是一条线”(朱其在厦门“福建当代艺术沙龙”,就有关“70后艺术”进行的交流)为标准来判断真的能够成立吗?由此,不知道有多少人会暗自庆幸被划入这一当下势力最大的艺术流派,如果可以称为流派的话;同时,自然也有不少人会黯然神伤。
再退一步,“70后”作为一种含有共通性时代精神趋向的艺术现象被提出来,表现为在一代人反映自己这一辈对于消费社会的个人感受和自我想象。目前来看,它在架上绘画部分体现的最为淋漓尽致,雕塑虽然不那么红火,但也有所体现。而一直同时出现在展览中的其它现代艺术门类,如装置、影像、行为却并没有引起任何人的任何共鸣,包括在商业上。这是否是表明“70后”的精神只存在于架上?
今天的后起之秀 明天的昨日黄花?
正视上面这些问题,恐怕很难再轻松惬意地面对“70后”了。“70后”艺术家的能量所带来的潮流化、商业化的批评看起来只是表面的评价。而更深层次的恐惧感来源于一种新鲜能量消失的可能性。从现在看来,“下一站:卡通吗?”的展览本身已经为“下一站:卡通吗?”这个问题做出了正面的回答。那么,再下一站又是什么呢?当飞驰的列车即将驶离现在的月台,站台上的艺术家是登上列车追逐下一站,还是紧守自己同时被甩在后面?
网络时代的传播方式以其自由快速海量的特点挑战着传统媒体的话语权,“70后”模式的成功已经迅速被泛化,甚至被照搬引用入其它相似的板块中。在2007北京艺术博览会上堂皇地出现了“八零画派”的展位,虽然这个画派中绝大部分是1985年之前出生的艺术家,实际上应该被称为“80年代前期画派”;网络媒体方面也出现了“八零艺术网”,标题口号是“打造中国八零后的艺术门户网站”;以挖掘和推荐30岁以下年轻艺术家为目标的“中国新锐绘画奖作品展”在2010年之后也必将彻底告别1970年代出生的艺术家……
已经有非常多的声音在提醒当红的“70后”艺术家们要悠着点,稍安勿躁。抬起头来,你们看见那柄锋利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