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位置 > 首页 > 展览 >  


 
“水墨在途”2007上海新水墨艺术大展



 
 

·展览城市:  上海-上海
·策 展 人: 陈九
·展览时间:  2007-05-15~2007-06-14
·开幕酒会: 2007-05-15 10:00
·展览地点:  朱屺瞻艺术馆 
·主办单位: 朱屺瞻艺术馆、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陆俨少艺术院

展览前言: 

行进中的水墨景观
——陈九

本次《水墨在途——2007上海新水墨大展》由朱屺瞻艺术馆和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陆俨少艺术院联合主办,以推动中国水墨艺术的创作与研究为宗旨,关注当今水墨生态,探讨水墨发展的新趋势,加强艺术研究,从而促进水墨创作的交流与批评。2005年举办的首届上海新水墨艺术大展系刘国松、陈家泠、仇德树三位的《天地人和》群展,2006年举办了以《水墨再生》为主题的上海新水墨艺术第二届大展,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新水墨生态景观。今年我们举办以《水墨在途》为题的第三届水墨大展,意为行进中的水墨景观,着重凸现它的动态发展过程,作为分析研究的视觉范例,推进新水墨相关话题的学术思考和发展,无论是文化生态或是图式媒介,都是某一发展“阶段”的生存状态的反映。当今最具代表性的49位现代水墨艺术家二百余幅新作,将以上海新水墨主题性群展、个案剖析的个展与双人展、江浙沪地区新水墨名家邀请展等多元形式展现在上海市民面前。

朱屺瞻艺术馆展区举办的“水墨精典——传统与现代的生态转换”,阐释的展览主题为水墨艺术从传统形态向现代形态转换。通过资深水墨艺术评论家舒士俊的点评,从陈家泠、刘国松、卢辅圣、施大畏、杨正新、张桂铭、张培础、赵无极、曾宓、赵春翔、朱德群、庄声涛等22个现代水墨艺术家作品,揭示水墨从传统走向现代的生态变异,展示传统底蕴与现代精神结合的水墨精典,从水墨的多元状态探究其未来趋向。

而在多伦现代美术馆二楼,策展人吴晨荣以“都市水墨——自在抽象”为主题策划的抽象水墨展,用陈心懋、戴明德、蒋奇谷、李磊、王劼音、王天德等九位艺术家的抽象水墨作品,强调中国新水墨的当代意识以及对于中国传统绘画中的自然生发精神更为纯粹的继承,全新的国际视角取代了传统积累,反映出当代抽象水墨艺术在中国的现状。

多伦底楼陈列的是艺术批评家王南溟先生策展的《仇德树——草草社之后的十年》回顾展,展出了仇德树1980年代的现代水墨画创作,仇德树在“裂变”观念的基础上,更加入了“人本主义”的关怀,通过这一个案研究,也引发出对如何研究“文革后”的艺术史的方法论做的思考。

活跃上海水墨艺术界的策展人肖小兰则选择了毛冬华和李戈晔两位年轻的女性艺术家在多伦六楼展出,采用对比的手法,突现出新生代艺术家在笔墨语汇中的转向,在画面中营造了当代绘画的视觉氛围。她们分别以一张一弛的个人风格,把水墨绘画在今天的变异状态作了很好的说明。

多伦三楼举办的是著名策展人陈孝信先生组织的《江浙沪水墨人物邀请展》,以平台的方式,把视野放到了江、浙、沪的实力派现代水墨艺术家何赛邦、高茜、靳卫红、李桐、叶文夫等8位人物画艺术家身上,关注现状、拓展视野、总结经验、交流体会、思考问题,促进创作与批评的互动,从而推动多元格局向纵深方向发展。

嘉定的陆俨少艺术院则由院长王漪先生策划了《水墨有约——山水》名家邀请展,邀请了江、浙、沪三地的车鹏飞、顾宏、凌大纶、卓鹤君等7位山水画艺术家参展,折射出不同地域受海派山水影响而产生的不同风格和元素语言,从而演绎传统回归、超越时代的发展轨迹。

通过2007年举办的6个子展览,构筑而成第三届上海新水墨艺术大展的整体框架,通过对应邀艺术家作品的展示以及相关的学术研讨,在观念的交锋中,试图对中国水墨的现代演进达成合理的理论阐释,并厘清与重新认识此前已走过的历程,不同文化背景的艺术家对当代水墨进行着不同方位的探索以及不同方式的阐释,孜孜以求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再生。有人尽可能地守护并保留着中国画的笔墨传统,并要求这个笔墨传统合乎当前变化了的绘画欣赏功能,试图让刷新的新水墨艺术的审美体系与传统的价值评判标准实现对接。也有人则向着现代抽象的方向发展,但不论如何,他们都将殊途同归地集合在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下,肩负传统与革新的使命,以国际化的视野,寻找中国本土文化在世界文化格局中被认同的表达方式,在全球化的大趋势中,努力构建中国特色的文化形象和价值体系。


 【今日论坛】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相关评论
 



关于我们 法律声明 联系我们
联系电话:010-58760011 转 335/350/351 投稿信箱:info@vrdam.org
版权所有 © 2006-2020 今日艺术传媒  备案:京ICP备11039214号-8
今日艺术网微信公共平台
官方微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