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名称:新界面3——搜索未来
展览时间:2007年9月6日---2007年9月16日
展览地点:刘海粟美术馆 (上海虹桥路1660号)
开幕:2007年9月6日 16:00
主办单位:红桥画廊
参展艺术家:刘炜 唐志冈 毛旭辉 曾梵志 周春芽 叶永青 娄申义 张晋熙 黄宇兴 秦琦 韦嘉 兰庆伦 王光乐 林国成 史新骥 许珂 张华 何伟 尚一心 文川 破水 舒杨
新界面简介:
全球一体化和信息化时代的来临以及中西艺术交流的演进,给中国当代艺术提供了一个新的界面 。
蔡元培先生曾经说过“艺术是唯一的世界性语言”。这一观点曾经鼓舞了林风眠、吴大羽、庞熏琹等一批艺术家,抛开当时中国固有的观念即西洋艺术“笔法全无,虽工亦匠,故不入画品”1的观点,深入学习西方艺术,并直接参与到西方的现代艺术运动中去,为了解西方和走入国际迈出了关键而有效的一步。回国后,他们本着“介绍西洋艺术!整理中国艺术!调和中西艺术!创造时代艺术!”的艺术理想,进一步投身到艺术探索中,和欧洲的现代艺术运动同步进行。从他们的艺术实践中,我们一方面看到了中国人从事西方前卫艺术的才气,另一方面也看到中国传统艺术在遭遇西方艺术时焕发出的独特魅力。我们可以大胆猜测,如果当时这一探索能够顺利延续下去,也许二战后现代主义艺术运动的中心就不会转移到美国而会转移到中国。但由于政治原因,这一艺术探索之路被封闭,社会主义写实主义一度成为中国艺术的主流。在动乱的十年文化大革命之后,经历过文革的那代年轻人不仅对“真正的西方”所知甚少,就是对自己的民族传统也了解甚浅,中国文化处于断层状态;欧美艺术却已进入到了后现代主义阶段。从进化论的角度来说,此时的中国艺术远远落后于西方。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毛旭辉、刘炜、曾梵志等艺术家凭着对艺术的热爱,在当时有限的条件下对西方的现当代艺术进行了有效的学习,弥补了这一巨大的差距,找到了属于各自的艺术道路,在一定程度上完成了中国当代艺术的本土化。在这一过程中,一个潜在的因素对艺术的影响正在变得越来越大,那就是技术革新所带来的全球一体化与信息化。以互联网为标志的这一场新的革命,让东西方在感受和经验层面上越来越趋近,而一种新的艺术也在这样的情境中孕育着。娄申义、舒扬、尚一心等年轻艺术家的艺术实践便在这 “新的界面”上自然生成。中国当代艺术似乎再次站在了世界的前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