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的能力”该国际展览主要是通过身体感官的创造性转换,来观看、感知身体的感觉。展品将有21件,以互动电子作品为主,如用手对风的触摸来感知“看见”绘画、用面部表情演奏的数码乐器、对人们的声音作出反应的机器人、一张可以把手的触摸转换成光线的桌子、可以将盲文变成声音的装置、根据观众心跳来演奏的悦耳铃铛等。
展览通过创造性的新媒体形式,让人们体验到他们自身的独特能力,如听觉、视觉和触觉。以此来重新人们的感官能力,打破人们对身体缺陷的误解或偏见,重而肯定人们的感官差异能力。
在新的时代,艺术家们探索新的主题和新的表达方式,借以表达当代生活的多样性。科技越来越进步,电子艺术受到世界广泛的关注,以往的类似展览,如“科技与艺术的和谐关系”、“互动交流”、“游戏娱乐”等都过于侧重审美层面,或侧重这一类的新奇感。也就是缺少对具体的社会问题的深入思考。
本展览就是力求超越单纯的审美表现,而更多地激发我们的想象力,扩大我们的思考范围,改变社会中对“身体缺陷”的误解,充分体验到社会的丰富性和相互理解。

Coming Ball and Going Ball
艺术家 | Kiwon Song (Korea) & Changbum Park (Korea)
用身体语言和文字与我互动,倾听我对你的述说
从生物学角度来说听觉是人与人,人与环境交流的重要器官。
如果要是没有声音,我们会怎么传达的我们的想法呢?
作者用视觉和身体运动取代了声音。
处在虚拟空间里的人,声音受到限制,需用动作来传达他的信息,
外面的观者同样把听觉转换成视觉与他交流

Mirror & Moire
艺术家 | Sung Dae Hong (Korea)
现场观众的参与来表达出凹凸状的波纹影像。
持续的观众进场使电脑的 ASCII(American Standard Code for information interchange) 在屏幕上旋转,表达原始的电脑语言的生成与消灭,电线的波浪产生视觉的波纹。

Shin’m Embryo 身.音_胚
艺术家 | Eunsu Kang (USA/Korea)
Shin’m embryo是 参观者用自己的身体和作品空间链接后 可以对话的分界面。
作品空间挂着两个袖子里把手放好以后跟跳舞一样移动时光的粒子跟着走。
但是,不是参观人自己把这粒子们跳动。活着动的声音和光的粒子跟参观人的行为反应着确认互相连接。Shin’m embryo是交互式投影机,3维声音空间还有舞蹈演出结合的 shin’m项目进行过程当中新生的开端中的一个作品

Q2008
艺术家 | Feng Mengbo (China)
Q2008是冯梦波利用电子游戏引擎打造的全新程序,目的是通过一个自动化的系统来创作“行动绘画”。作者认为对于绘画而言,时间因素甚至比空间因素更重要,绘画可以是时间的累计和精确纪录。借助3D电子游戏引擎,一个经典的第一人称射击游戏(FPS)可以转化为绘画引擎。作者通过把程序中的一行语句r_drawworld 1改写为0,

心音
艺术家 | 张小涛 Zhang xiaotao (China) 我想围绕关于数字艺术与身体的关系展开的工作,虚拟的数字化”心脏”和真实的心脏跳动的声音之间的悖论关系,我们其实很难分辨谁是真的?谁是假的?这里的声音是来自于观众的身体,图像却是来自计算机的三维合成,观众在这里不只是游戏的参与者,我更希望在这个游戏的背后能触动观众的神经末梢,或者是关于对身体的“内部风景”的观看和联想,通过“显微镜”的视点来看人的身体的,通过功率放大器来倾听自我的心动,从细胞和病理学的角度来重新看待微观世界和身体的神奇关系。

Vestiges of being
艺术家 | Jin Wan Park (Korea) & Jae Joong Lee (Korea)
请您在有投影的墙壁上待一小会儿,坐在沙发上也好,站着也好,念念墙壁
的字也好,你的停留时间影响痕迹的浓淡。
在悠久的历史当中,这个“人类”只是一个微小的不能再微小的一个点,这个
微小的点里,人类是惹出不必要的优劣关系,生存中不断寻找自己和利用照
片记录着自己,与普通的照片不一样只记录摄像头前
面占了很长时间的被摄物体。全身酸麻 重症残疾人,帕金森病人们 在照相
机前 能留比谁也最清楚的自己的痕迹。

Face
艺术家 | 孙峰 Sun Feng (Korea/China),金海燕 Li Chun Song (Korea/China),,李春松 Jin Hai Yan (Korea/China),曹永娥 Youngah Cho (Korea) ,金奎正 Kyujung Kim (Korea) 人,如京剧里的化装一样,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脸。 根据环境与场合的不同,人的脸上会显现出微笑,也会露出忧愁。作者通过这个作品,把平常人在不同场合应该有的喜怒哀乐等面部表情不仅是我们, 也应该出现在残疾人的脸上,让他们忘掉身体上带来的缺陷, 同样享受普通人世界的丰富感情,
感受到与平常人同样的喜怒哀乐,拥有与平常人相同的内心世界。

Sweet Talk
艺术家 | Xiaowen Chen (China)
是谁再说?我们是怎样听?又是怎样领悟?《密语》是一件互动视频/声响作品。它暗示人类相互理解上的困惑,并质疑我们“听”和“观”的同步谐调能力。

Water Lights
艺术家 | Jae Min Lee(Korea)
请用手指尖的水在桌子上面画画
是用触觉光画画的参观人参与设备作品。作品表面是图书来的小针和960个LCD在一起的结构。每个LCD是按针头上面的水量可以挑亮度。用手指的手感画各种各样的花纹。

声音盲字 Ototenji (Sound Braille)
艺术家 | Mika Fukumori (Japan)
用12个小小的透明玻璃球来制造盲字,倾听盲字的声音。
这个装置是让普通人利用视觉,听觉,触觉来更容易的了解盲字
的装置。左右各6个槽里放入玻璃球会出现相应的文字声音的同时字母和韵
母表现成各种颜色。可以利用放置在桌子左边的图片来学习下英语/韩语/日
本语的盲字。(体验韩语或英语的时候可以调节左边槽来选择语言,并用右
边的6个槽来制作盲字。)

你,最高的肺活量是…… What is your forced vital capacity?
艺术家 | 卓凡 Zhuo Fan (China)
本作品是一件由肺活量机、烟雾屏幕和影像等组成的多媒介装置。通过对观看者的肺活量的测试,产生喷发的烟雾,在烟雾屏幕显现自己(他人)影像-直到影像消失这一“互动行为”,传达了现代媒介与“人”生活的多样混杂 与交互。肺活量机作为“人”这一生命体的体能强弱的标准,它的强大表明了人生命体力乃至攻击力、破坏力的强大。我们在作品的展示中可以看到:强大的肺活量带来了自己(他人)影像的在烟雾屏幕中的显现,而过于强大的肺活量带来了自己(他人)影像的在烟雾屏幕中的最终消失,这个作品展示的由“弱——强——更强”导致了“无——显示——消失”和“自己——他人”影像变换过程,除了在审美层面上给人们带来的新奇感,也暗示了人们对自我、他人、社会乃至政治问题深入思考

股文观止 (数码影像)
艺术家 | Ma Gang (China)
本作品使用数字手段创作,最后呈现为传统材料,其理念是探索数字手段与传统手段的结合,但着重于内容的观念与当下的全球危机的联系,并赋予中国特有的色彩,这件作品即是强调一种混合媒体的观念互动。

虚拟花园 VIRTUAL GARDEN
艺术家 | Jin Chun Ji (Korea/China) & Bai Fan (Korea/China), Myunjin Park (Korea), Bora Lee (Korea), Kyujung Kim (Korea) 请您站在摄像头捕捉器的正前方,看看由于您的介入,安静的密林花园给您带来何等大惊喜。同时,前进后退各一步,看看由于您的退出,虚拟花园回复了最初的宁静,用心感受,自然而然。切忌,请勿挪动摄像头捕捉器! 虚拟的梦幻花园,清新的空气,鸟语花香的密林。。。置身于该空间中,无论障碍给予身体某种程度上的限制,都无法拒绝虚拟的花园所能感受到的视觉,听觉上的心灵童话。不要排斥大自然给予我们的所有必然的存在,用心感受每一角色,迈前一步您会发现,密林深处欢迎您的不仅是鸟语花香,还有许多只有梦幻花园里才能偶遇的精灵部落。用心感受,自然而然。

Tongue Music
艺术家 | Hye Yeon Nam (USA/Korea) , Ramaldo Martin (USA)
我们的作品基于我们自身从其他国家移居到美国的经历和感受。在这两个国
家生活,我们努力在不同空间、文化里的情感与规律中切换。每种生存环境
存在不同的角色、风俗、习惯,带来了不同的心理挑战。我们用我们特殊的
乐器——舌头音乐,来探讨这些使人感到格格不入的处境。



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