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梅指数:★★★★★★★★★★
《改造计划——把“油库”变成“书库”》.纸、线、书架.149×316×39cm.2009年。
该作于2009年6月6日于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展出
作品描述:在油库接近出口的一个空间,曾梵志搬来一排中国式书架,书架上摆放著许多线装书,曾梵志的意思是将油库变成书库,也隐含在当下国际之间,已由资源性竞争转变成知识性的竞争,因此那些线装书选自社会、经济、文化等领域。他又加入自绘插图、批语、标注,令书中增添了一些幽默讽刺的意味。(来源于《香港大公报》)
鲍栋:作为一件由中国最著名的市场明星,一位优秀的画家,以及参加威尼斯双年中国国家馆展览的艺术家创作的作品,它背后的思维实在是太初级了,像对对子,“中”对“西”,“书架”对“油罐”,“知识”对“资源”,仿佛来自美院综合艺术系平庸学生的方案本。糟糕的不仅是艺术家的作品阐释,还在于,即使是这些再简单不过的阐释看起来都没有通过作品呈现出来,这就不仅是思考能力,更是经验与态度的问题了。看来,市场地位与思考能力、绘画与装置、威尼斯国家馆与好作品,还真的不是一回事。
杜曦云:尝试对当代文化政治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和有力表达,却只是将一个人所共知的表面现象用更表面的视觉方式重述了一次,成为简单的应景之作。从观念到语言都没有贡献,却作为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的作品公诸于世。
段君:曾梵志对国际竞争已由资源性竞争转为知识话语权力竞争的判断是没有问题的,问题出在作品的制作和转换过于简单。
李笑男:这是一件需要解释的作品,但是几乎几句就可以被解释明白,简单直白的几步符号图解就完成了。“油库”变成“书库”就代表了资源的争夺变成知识的争夺,把不同文化的印刷品装订、摆放到一起就代表了文化碰撞。那么作品本身存在的意义何在?当作品沦落为翻译的角色,人们还需要艺术么?
康学儒:认识到了文化碰撞和文化交流、文化尊严等问题。但是这个问题,早在明末开始一直到五四运动,先贤们就不断的在思考。不同的是,洋务运动,新文化运动中那些人对这个问题作出的反应,岂非是书架上的几本线装书所能达到的。所以,计划只能是计划,而不是作品;书架就是书架,而不是思想,这就像小葱就是小葱,豆腐就是豆腐,一清二白。但集体的力量总是大的,将小葱和豆腐搅拌一下,也能成为一碟小菜,如果再加个春卷,好这口(拿装置当前卫)的,都可以尝尝。
王栋栋:从该作品的文字介绍看得出来艺术家很讲究从观念入手,事实上也体现了创作过程间的逻辑关系,但艺术家想要表现的问题是一个复杂的历史问题,所以仅仅用这些材料和手法还是显得说服力不够,或者说过分强调观念的手法反而忽略了具体问题的复杂性,或许也正因为如此,尽管作者采用了自绘插图、批语等方式力求形成鲜明的自我色彩,却依旧难以散发对观众的感染力。同时由于对空间把握的不足,即使观念有新意,也不能针对油库这个特定空间造成观念和视觉的穿透力。
柳淳风:作品从观念上和语言上都显得有些简单,似乎像一件比较华丽的学生作业。我想,可能艺术家对于装置艺术语言的控制力相对有限。
朱小钧:中西文化的差异的内核在于文化精神。改造,要考量书架和油库的体量,更要考量作品所反映出的中西差别的可能和限度。
杨扬:无论从作品意图还是展览形式上说,这件参展于威尼斯的作品都乏善可陈。第一感觉就是,假大空,且煞有介事。对中西文化碰撞这样一个大话题的探讨,不是几本线装书就能搞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