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谈时间:2010.8.5
访谈地点:唐诗工作室
访谈人物:唐诗
唐诗在22院街艺术区工作室
唐诗,1984年出生于湖南长沙,200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油画专业,第一届大学生提名展油画组金奖获得者,今日国际画廊签约画家。
毕业创作《汉堡包》获得2006大学生提名展油画金奖
唐诗 台风 No.2 布面油画 190x143 2006
王麟:从2006年签约到现在,你的创作的情况怎样?
唐诗:签约的第一年,也就是2006年,画的是《台风》,关于台风的事儿,主要关注人与环境的一种关系。《台风》那个系列大概有9张,1.8mX1.45m的。之后又画了有关于打狗的,这个东西跟委拉斯凯兹有三张一组的画有点关系。2008年的创作是《魔方》,它是一个装置,一个面有九张画,一共54张画,60cm×60cm的,画固定在装置上,它能自己转。
王麟:《魔方》这个装置上面的画,是什么题材?
唐诗:画的都是人体,转动完成以后它每一个面都能一个完整的画,也是说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我一般在画里面还是关注人比较多一点,人与人之间的错综复杂的关系,用魔方这个形式来表现。之后2009年到现在,创作的是《动词》系列,每一张画都是一个动词。
王麟:画的名字也用这个动词命名?
唐诗:对,名字就是这个动词,画面表现的也是这个动词,比如看见吹气球的叫《吹》。但是这些词跟词之间不是随便出现的,在我精心的思考和挑选之后,这些词跟词串在一块儿,它能形成一个人的发展,或者社会的、国家的发展演变的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动词穿插其中,它周而复始的循环,因为人只要是生存在这个上面,他就每天反复经历着无数的动作,我只是把这些普遍的动作抽离出来很多东西,去表现这种东西。当然在每张画中间也会充斥一些小的隐喻或者是比较含蓄的表达的东西在里面。
王麟:这个系列已经完成了,对吗?
唐诗:对,已经做完了,四十张画有四十个词。画跟画之间,你单独拿出来一张也成立,放在一起也能表达意思。
王麟:你的作品给我感觉大部分都是新闻图片?
唐诗:很多一些都是图片,但是不一定都是新闻的。社会各个方面的图片都有,我画的不是新闻性的或者是当下的东西,它有可能是以前的东西。我想让整个画面感觉很安静、很冷静。我在整个的过程当中都是想表明人跟社会什么的一种错综复杂的关系或者是中西方文化交错的一个概念。我试图让画感觉很冷静,不要太浮躁,静一点。虽然是动词,但是这些动作画出来可以是很静的,不想让它很张扬。我也没想对社会或者谁进行批判,我只是表现,只是把现在有的东西呈现出来。
王麟:呈现出来,提出问题。
唐诗:对。没有能力批判谁,也不想回答什么问题。只是呈现,作为一种表述,在这种表述中你看见了什么,可能正好看见了我想说的事儿,看见了就看见了。
王麟:通过刚才你所说的,我认为你的整个创作脉络还是比较明显的,刚开始是人与自然的关系,然后是人与人的关系,现在是整个把人放到社会里面,讨论社会的问题。
唐诗:对,我一直在想这个问题。
王麟:你签约的时间是2006年,刚好是市场很火热的时候,之后受到金融危机影响,近几年好像市场又逐渐开始冷静下来。在这个过程中,你的创作有没有被影响到?
唐诗:对我个人而言,没有太大变化。因为刚开始签约,市场比较好,但我也是刚毕业,画也不多,所以可能前期的积累也比较多一点,也没有感觉到怎么火热的环境。可能我本身也比较少跟外界的人接触,很少出去跑,我一般就是自己画自己的,然后可能给朋友或者老师看看。我倒感觉经济危机以后,冷静一点也好,冷静下来多想一想事情,不要再把绘画放到市场上搞得这么轰轰烈烈,我还是比较主张绘画要负担一定的社会责任,不喜欢跟风或者投机的一些东西,看得太多了,视觉疲劳了,看了就不舒服。
王麟:在这期间你跟画廊之间的合作有没有受到影响做什么调整?
唐诗:那倒是没有,还是稳步上升吧。画廊也是比较宽容的一个心理,对我的创作,他们会提建议,一些意见,但是不会左右我的想法,不会说你要画成这样或者那样。只是想我有一个这样的想法,你能不能把这个想法在画面上体现得更加的完善,在这个方面对我提一些意见。我觉得这个比较好。
王麟:我听说你的工作时间跟上班族一样?周一到周五?
唐诗:对。原来我是没有工作室,自己租房,在客厅画,那样不用来回跑,但是没有现在这么规律。原来可能很晚睡,然后12点起,起来就画,画到很晚又睡,这样的。现在可能八点多就起来了,九点多到工作室,一直画到晚上五、六点,再回去,比较规律一点。是一个正常人的生活。
王麟:你现在的经济状况怎么样?
唐诗:生活状况,因为有创作费,在经济上还是比较宽裕的,不困难,就是想干嘛能干嘛。
王麟:现在的作品出售情况你了解吗?
唐诗:出售情况,最开始的那些好像基本上没有了,就是《台风》、《狗》的那些,之后的因为《魔方》、《动词》都没有展览过,可能明年八月份有个展,个展以后可能会销售。
王麟:感觉你个人和画廊都非常的低调,很少看到你的展览。
唐诗:其实展览基本上每年都有,只是可能不在中国。可能去瑞士或者新加坡等。
王麟:你现在的创作主要受哪方面的影响?
唐诗:可能有的时候你看个电视或者看一本书,里面提到的一些东西就会有冲动让我想把它说出来,都挺偶然的吧。你想到这一堆东西,觉得可以用动词也好,把它们串在一块,这样力量比较强大,说的东西也很充分。
王麟:你认为你跟没有签约的青年艺术家在创作上有区别吗?
唐诗:这要分人,可能有的人他就算是不签约也在想很多问题,也是把东西、把画想站在学术或者什么的一个高度上去表达。那样的话,我觉得可能我跟他们的想法没有太大的出入。如果有些他可能实在是生活得太累了,或者什么,他没法承受物质所给他带来的压力,他有可能会比较投机,有可能会比较跟风一点,可能想极力地出来,但是也有可能往往也出不来。
王麟:应该是说签约的艺术家的好处是在……
唐诗:他在物质上不会有太大压力,在生活方面。他能让你静下心来,比较安静、稳定地,充分地想怎么把这个画画好。
王麟:现在有些舆论会说我们这一代人更加关注自我,你怎么看?或者说与上代艺术家有哪些不同的地方?
唐诗:这也分人吧,可能有的人关注自我多一点。我还是比较考虑到人跟社会的一些关系,我还是喜欢画社会当中的出现的各种现象和问题。如果说80后关注自我,我觉得也没什么不好,关注自我就关注自我呗,原来的人不关注,现在关注也挺好的。50、60、70他们关注他们所关注的事情,你非要我们现在再去关注文革或者是大型的那种社会现实主义的,我们也没有什么感觉是吧?亲身经历也不够多,你生活在什么样的状况下,你自然而然就会想去说什么事情。他们当时可能画很多历史画,才能参加全国美展或者是什么的,确实都有要求,现在越来越自由了,我没有感到不好。
王麟:你关注就是同代的艺术家的创作吗?
唐诗:我也就看看周围几个朋友的,不认识的很少看。现在今日也有提名展什么的,反正我也都看看。
王麟:平时你会去看展览吗?
唐诗:读大学那会儿看展览比较多,也出国看过,现在我很少出去看展览,看来看去都是那样。去看“威尼斯双年展”,或者是“巴塞尔现代艺术节”这些,架上的东西很少,都是影像、装置,但这些东西看多了也没意思。
王麟:那你有没有想过用新媒体、装置这些艺术形式创作?
唐诗:还是老老实实画吧。装置、影像其实也挺好的。但是装置需要大量的费用,不能随随便便就弄,我做那个《魔方》,光做架子就花了5万。装置这个东西得投钱,而且还得有技术。国外可能在机械或者什么上它有技术,像我的那个作品,去清华大学找机械系的研究生,他们都说做不了,都说不好做,很麻烦,可能因为材料在学校也不好弄。
王麟:那当时做这个装置,是为了想尝试一下?
唐诗:当时是因为想画那一批画,不是因为想做这个东西。做装置只是因为想更好地把这个画面体现出来,不是为形式去做这个形式。就像你画装一个框,装这种框,装那种框,我只是装了一个能动的东西而已。
王麟:你是一个画廊签约艺术家,市场这块基本上不用你来操心,在学术上你是只关心自己的创作?
唐诗:对。我倒希望批评家多来批评批评。一般的写出来的东西批评得不够狠。其实画画就是得多画,老想也没用,老出去跟人看展也没用,你看完了他已经画出来了,那又怎么样呢,可能觉得他很好,你也没法儿,你没必要再跟着他走了。你确定了自己想的一个东西,你觉得没问题,那就开始画,你只能在画当中才会出现问题,你不画你老想那问题也解决不了。天天跟人出去没事就跟人聊,聊半天也是空的,聊完了也没用,聊完了还得画,你不画出个东西来也没意义。
王麟:你现在的作品,一幅画大概需要多久?
唐诗:我思考的时间比较长,可能这一批东西我都得想清楚、想明白,然后才开始画。找资料或者自己也得拍一拍图片,这个时间比较久。开始画了你都想清楚了,我想怎么画?用什么方法?我想画到什么样我就结束了,想好了再画起来比较快,画的时候不想。要到画的时候再想就没法画了,本来定了这样一个感觉,你到后来画着又想往那个感觉上靠,就没法弄。
王麟:你现在做的是一批铜版画?
唐诗:就是把动词这个系列的油画做成铜版的小稿,都是用蚀刻做的。
王麟:会在你的下一个个展中展出?
唐诗:对,会有装置《魔方》,会有《动词》系列,加上铜版。大概在明年八月份吧。
装置《魔方》,未装画
《动词》系列——《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