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艺术财商频道 > 详细内容

想毁掉一个城市吗?多搞几个“节”吧!

2009年3月11日来源:《城市中国》作者:杨小彦


最后,回到本文题目。
在一些人看来,尤其是那些掌握着城市权力的人看来,这是一个唯恐天下不乱的说法,应该予以取缔,以正视听。不过,取缔之前,容当我申辩几句。
中国有数不胜数的古城,中国这些古城的领导正在策划着数不胜数的各种“节”,正在谋划着把自己所领导的城市变成或者第一、或者第二、或者第三之类的“文化大市”。这说明,今天,文化创意产业正在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给古老的城市带来新的发展机会。
说得很动听,但根本问题是,事实果真如此吗?
我一直怀疑中国人对于自己历史的热爱。中国所留下来的历史,是一部,用毛泽东的说法,帝王将相的历史,而不是人民的历史。遗憾的是,至今,这“人民的历史”似乎仍然在酝酿中,或者在撰写中,还没有更好的主题,还没有成形,原因是没有找到合适的“人民的语言”。我也怀疑中国人对原先生活方式的热爱,尽管中国的饮食至今未变,但中国的居住却早就今非昔比,这严重影响到我们对遍布全国各地的古老城市的看法。如果没有经济上的理由,人们会热心去“申遗”吗?吃喝拉睡人之基本,难道人们真的会愿意居住在旧楼房里,每天体会“文化”的存在?尤其是,今天这个全球化的世界上,城市同质化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人们就更没有理由去保护什么古城旧居了。
但是,“文化遗产”却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效益,这充分证明当今世界“概念旅游化”的进程势不可挡。但是,“遗产”是有限的,那么,办各种文化节就自然成为“遗产”之外的一个补充,在成就城市名声的同时,开发出新的经济增长点,以便让本地成为包装好的“文化”产品的集散地。至于众多“节”之下,城市如何保护,生活方式如何维持,就不用过多考虑了。甚至,如果这个“考虑”阻碍了“节”本身,对不起,那就改变它,使之与“节”相协调。
我向往闲适的生活,不向往“节”的生活。城市的意义是,它和这份闲适有着天然的联系,以便让居住地成为闲适的自然场所。如果“节”可以保持甚至延伸这份闲适,那么,“节”就是有意义的,否则,“节”就会成为喧闹。可惜,在文化经济搭台唱戏之类的非文化方针指导下,中国古城出现的许多“节”,很难不成为喧闹的载体,这样一来,又何必去搞呢?如果真的搞了,而且,如果还搞了好几个,看吧,这座城市一定会被慢慢摧毁,慢慢变形,慢慢坍塌,像黑洞一样,最后连个回声也没有,更何况什么历史什么文化之类的真实遗产了。

连州颇具特色的市井街道会不会在摄影节过后变的整齐划一?

 
今日艺术网旧版: 艺术新闻 | 艺术批评 | 展 览 | 艺术财经 | 人物 | 美术馆 | 艺术经典 | 艺术教育 | 图片中心 | 图书资讯
大学生年度提名展( 2013 | 2012 | 2011 | 2010 | 2009 | 2008 | 2007 | 2006 )
关于我们 法律声明 联系我们
联系电话:010-58760011 转 335/350/351 投稿信箱:info@vrdam.org
版权所有 © 2006-2020 今日艺术传媒  备案:京ICP备11039214号-8
今日艺术网微信公共平台
官方微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