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银的艺术银行部门在金融危机中关闭
黄庭坚《砥柱铭》全本
从2009年至今,中国的艺术品基金经历了一个爆发性增长。看看四周,我们很容易就发现,这种爆发似曾相识。
2007年由大牛市催生的股票基金热,2009年由创业板催生的PE热,乃至与艺术品基金同时走强的房地产信托/基金热。而这些热潮几乎无一例外都是在经过了短期的爆发性增长后,市场突然面临调整,前期高速发展累计下来的问题开始集中显现,各种不确定因素让行业内对未来充满迷惘。
对于中国艺术品基金的未来,我们只是希望站在旁观者的角度,对这个行业发展所可能面临的问题提出自己的疑问。也许,有些问题业内早有了答案;也许,有些问题要到数年后方能回答;也许,有些问题只是我们杞人忧天。
挑战一:系统性风险
中国艺术品市场是否会崩盘?这个问题如果在2011年春拍的时候提出,肯定不值一晒。但时间仅仅过去半年,这个问题已经成为萦绕在行业头上的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虽然今年秋拍过亿元的“明星级”拍品仍然不少,但是业内普遍感觉,经济大环境中的资金紧张已经影响到了艺术品市场,买家在秋拍中明显谨慎。
“市场供需出现失衡,吃得太饱了。”中华文物学会理事长王定乾如是评论当前的市场,“没有什么不可能。”
北京艺融国际拍卖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莺歌认为,2003年后,传统中国书画作品成为市场热捧的焦点,风光一时无二。到2005年前后,传统书画价位达到一个历史高峰,开始超出市场中大量参与者的承受力度。“高烧”一直延续到了今年,多年来的持续走高让中国传统书画价位已经达到了一个高不可攀的程度,这被不少业内人士视为市场“变盘”的原因。
不过,现有的担心大都只是市场面的,即“涨多了要调整一下”,但宏观面的风险对艺术品市场乃至艺术品基金的影响,似乎并没有得到真正的重视。
虽然艺术品基金也会研究宏观经济,但几乎所有接受采访的艺术品基金人士都认为,与股票市场、房地产市场相比,艺术品市场很小,与宏观经济的关联度并不高,宏观经济下滑对艺术品市场影响有限。
很多人甚至认为,艺术品市场与宏观经济是负相关,其逻辑是:股票市场、房地产市场跌了,反而会有更多资金进入艺术品市场。
不过,海外的经验表明,当危机来临之时,艺术品市场同样会陷入不景气的态势。《纽约时报》的一篇文章曾指出,在艺术市场繁荣之时,数以百计的艺术基金如雨后春笋般生成,并向投资者承诺回报可观;然而,金融危机袭来,很多艺术基金无法筹集到足够多的资金以安然度过因市场波动带来的损失。
挑战二:周期错配
当然,系统性风险是每一个市场都会面临的问题,“市场有风险,投资须谨慎”这句话对于任何市场都适用。
“国内艺术品投资市场目前最大的问题是,市场价格上已经与世界接轨,但制度、设计和风险控制上却远未成熟。”王定乾一针见血,这正是问题的关键。
艺术品基金面临的一个突出的挑战是,艺术品市场较长的投资周期与基金较短的期限之间的错配。
大多数业内人士都承认,艺术品市场的投资周期以5年以上为宜,但目前的艺术品基金为了迎合投资者快进快出的心理,运作期限均以两年为主。
而且大多数艺术品基金都是在近两年内集中发行的,从2012年开始即可能面临集中退出的局面,谁来接盘可能会成为一个严峻的问题。
当市场行情好的时候,还有可能发行新基金接盘,但万一行情有变,这种“旁氏骗局”式的做法将成为不可能。即使艺术品市场只是面临一两年的阶段性调整,对中国的艺术品基金来说,则可能也会面临流动性陷阱。
挑战三:利益输送
部分艺术品基金不规范操作带来的市场整体混乱,是从业者们最担心的挑战。从表面上看,国内艺术品基金不规范操作的空间不大。由于大部分基金都是走银行信托渠道,按照北京邦文当代艺术投资公司董事长黄宇杰的说法,银行的风控部门从基金设计开始就对可能面临的风险都有过设想,并让基金管理方一一提出了应对方案。
但在中国市场任何严厉的监管都无法排除漏洞的存在。作品真伪、购买模式,是艺术品基金面临的风险之一。著名艺术投资顾问陈海波自身就担任着一些基金的鉴定专家,但他还是认为,目前艺术品市场的造假确实是防不胜防。
此外,投资人更为担忧艺术品基金可能存在的“左手倒右手”的关联交易和利益输送。
在“转型”艺术品基金之前,不少公司都多少涉及过艺术品投资,手上积累了一批艺术品。也就是说,他们大多拥有“自营”和“基金”两个盘子。
目前一种常见的做法是,某艺术品基金公司发行信托,所得的资金用来购买该公司(或其关联企业)已经买入的艺术品,然后再卖出盈利。
如果这类信托均为固定收益型(发行前约定收益率),即融资类艺术品基金,投资者还能够接受,反正不管你怎么倒腾,我只要10%的固定收益即可。
但如果是浮动收益型的基金也这么操作,那就存在用基金的钱为管理人接盘、抬轿子的嫌疑。虽说相关银行、信托公司在这方面会把把关,但在信息透明度并不是很高的艺术品市场,隐瞒关联关系并不是太难的事。
在退出的时候,同样存在着利益输送的可能。比如,在基金存续期内,某些投资品身价激增,但清盘时,艺术品基金以偏低的价格卖给暗藏的关联方。
挑战四:价格操纵
另外一种可能存在的不规范操作是价格操纵。在股票市场,对倒、拉高、出货是一种常见的价格操纵,在有条件的地方,还可以用拉高之后的股票做抵押,套取更多的资金进行操作。
艺术品市场同样存在这种可能。
一个典型的案例是不久前曝光的“金缕玉衣”骗贷案,北京某企业老板谢根荣,凭借“估计”24亿元的所谓“金缕玉衣”、“银缕玉衣”骗取银行贷款。
在拍卖市场,“拍假”“假拍”一直以来就是两大顽症。当某个出人意料的价格出现时,许多人第一反应往往就是:这是假拍。
2010年春拍中,黄庭坚的《砥柱铭》以4.37亿元的天价拍出,这也是目前中国艺术品拍卖史上的最高纪录。当年9月,北京雅盈堂文化发展公司发行“雅盈堂艺术品收益权信托”,融资4.5亿元,《砥柱铭》成为抵押品。
对于这一敏感问题,有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如是表示:“有没有这种可能,《砥柱铭》所有者以该作品作为质押,进行信托融资?考虑到一般这类质押型融资募集金额多为质押艺术品的半价,那么有没有可能存在基金先把《砥柱铭》价格抬高,再发行信托?万一有这种可能,而到基金清盘时《砥柱铭》价格却正好回落,那怎么办?”
这种怀疑目前无法证实也无法证伪,但不可否认的是,如果这种怀疑一直存在,对艺术品基金行业的信誉会是一个极大的打击。
“如今部分基金操作不够规范,在未来几年内可能会对基金投资人的心理造成一定影响。”北京保利艺术投资管理公司基金管理部项目总监何洋表示,绝大多数从业者最希望的是市场共赢,推动整个艺术品市场的规范化、成熟化,共同将市场做起来。
关键词:艺术品基金 产业经营 艺术市场
相关新闻:
艺术品信托:家家都想分杯羹
清理整顿在即:各地文交所反应不一
艺术品金融化带来的繁荣和隐忧
文化部驳“文化产业论”:从没提出过这样的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