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GDP在国内经常被热议。GDP是英文Gross Domestic Product的简称,意为国内生产总值,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作为宏观经济中最受关注的统计数字,GDP既可以衡量一国的经济状况,也可以反映一国的国力与财富,而人均GDP则是划分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阶段的重要指标。所以,很多经济现象都可以拿GDP说事,艺术品市场也不例外。
通常认为,GDP的增加代表社会生产效率提高,公众的休闲时间可以延长,有更多闲暇关注艺术品。按照国际通行的说法,只有当一个国家的人均GDP达到1000-2000美元,艺术市场才会启动;只有当人均GDP达到8000美元,才会有大规模的公众对艺术品收藏感兴趣,从而促进艺术市场蓬勃发展。
境外的不少艺术品市场进程确乎如此,比如,美国的文化产业崛起于1940年,日本和韩国进入文化产业的高速增长期分别在1970年和1990年。从人均GDP看,美国在l943年达到9753美元,日本在1971年达到9726美元,韩国在l991年达到9645美元。中国台湾地区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人均GDP达到3000-4000美元,初步形成了以大众为主体的艺术市场,在1993年上升到8000美元,使艺术品市场飞速上升,画廊从70多家增加到300多家。
中国大陆人均GDP同样与艺术品市场的关系很大。艺术品市场集中的北京、上海、广州三地,人均GDP也位居全国前列。北京人均GDP在2003年达到3874美元,上海人均GDP在2001年超过4000美元,广州人均GDP在1999年达到4000美元,三地的人均GDP在2008年至2009年间均突破1万美元。从整体上看,中国GDP在2010年超过日本位居世界第二,中国艺术品市场随之迅猛增长。据中新网消息,2011年的中国艺术品市场交易总额达2108亿元,其中拍卖交易额达975亿元。据《中国文化报》报道,2011年的中国艺术品市场成交总额占世界41.4%,领跑全球艺术品市场。
GDP还只是艺术品市场的宏观背景,通常,GDP是国内创造财富的总和,它要在政府、企业和劳动者之间进行第一次分配。用支出法核算的GDP,便是居民消费,企业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支出之总和。这四者之中,居民消费量与艺术品市场的繁荣程度最为密切,居民的收入水平越高,艺术品市场的消费需求会越大,与许多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中国大陆的人均收入并没有与GDP的上涨成正比。改革开放以来,中国GDP在世界的排名迅速提前,但中国人均收入的世界排名却不断退后。《芝加哥论坛报》曾在2010年指出,尽管中国足以因为GDP超过日本而自豪,但3800美元的人均年收入仍与美国和日本相差甚远。国内收入分配格局对劳动者不利,导致了居民工资增加速度缓慢,直接抑制了艺术品市场的消费需求。
据有关统计资料表明,近年中国消费率同世界水平相比明显偏低,这使得扩大消费需求成为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内容之一。依前述的国际经验,目前中国人均GDP仅为5000多美元,艺术品市场并未达到成熟阶段。与房地产市场类似,艺术品市场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投资拉动。参考发达国家的经济走向,只有当中国的人均GDP,人均收入和消费比重都有所增加且达到一定水平的时候,才能更好地拉动艺术品市场,拥有更大的生长空间。
关键词:GDP 艺术市场 拍卖
相关新闻:
欧盟新法令规范艺术品基金
艺术预算增加 奥巴马再次竞选获得美艺术界支持
中国艺术品市场实力随经济下滑显形
《砥柱铭》背后的王耀辉: 艺术品信托难取“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