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CAA跨夜闭幕式现场
8月21日晚9点,持续一个多月的“‘正在发生’:表演艺术在当代社会”展览闭幕式在空当代艺术基金会举行,多位艺术家和观众参与到了长达8小时(晚九朝五)的跨夜闭幕表演之中。艺术家用细长木棍和绳子搭建了一些架子并糊上白纸放置在露天场馆外,绳子与“结”成为这个晚上的重要器物,象征着婚姻制度中的社会关系产生的各种节点。伴着冰爽的酒水,穿插着游戏互动等环节,创造了一个属于每个人自己的彻夜冥想和自我治疗,在这里体味和探寻婚姻的真谛。
KCAA跨夜闭幕式现场
在“发生”中演绎婚姻
在近一个月的展览期间,每周六晚7点至11点都有特别的夜场演出,并针对展览内容还举办了主题为“表演艺术与行为艺术的区别”的公共教育活动,由邓菡彬和唐佩贤两位嘉宾围绕着“表演艺术与行为艺术”,从中国与西方、预设性与偶发性、表演性与在场性、身体与时间等角度主题探讨了两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为公众呈现了一场学术性与艺术性并存的精彩对谈。
同时,还发生了一些当代艺术的趣事,展览结合“婚姻”主题,除邓菡彬、曾不容两位主要参展艺术家之外,还集结了贺勋、孟阳阳、萧文杰、张伊铭、戴陈连、那林呼、韩小焓、DYAT项目组(程翔 Bazai 韩皓苒 李子沣 张磊)等青年艺术家在展览现场创作作品,并构成了展览即兴发生的一部分。
其中戴陈连的作品是将“妈妈拉交友中心”这一长期计划投入到“正在发生”的“婚姻”主题之中;孟阳阳则直接在展厅里几块透明板上现场作画,目的在于直接抓捕现场,以此阐释“一切都正在发生”,强调艺术家、观者、环境三者之间的紧密联系;张伊铭在10个画框写下“坚决执行一夫一妻制度”,然后每天用白色油画覆盖一遍,直到展览结束,他认为这样一个持续不断地过程也正符合了婚姻进行的过程,表达了他对于“婚姻”的独特看法。
KCAA跨夜闭幕式现场
对“婚姻”主题的多样诠释
对于“婚姻”这样一个古老而世俗的话题,经过艺术家的解构与重组形成一种“结构”,在这样一个结构中,艺术家既是作品的创造者,也是作品的接受者,更是评论者。观众进入现场参与到这种被制造的结构之中,即成了作品的构成部分,也成了作品的接受对象,身体感受与设定“结构”之间传达出来的公共性与特殊性不断触发了接受个体的情绪体验以及对“婚姻”的深刻思考。
在谈到对“婚姻”的解读时,空当代艺术基金会CEO郑衍方认为:“婚姻是慎重的,不能轻易建立,在建立前就必须要三思而后行,婚姻可以像是朋友,但绝不能够因此而模糊了婚姻本身。”
参展艺术家邓菡彬和曾不容则认为婚姻本身具有一种社会性,它可以联结所有人,它通过隐秘的、个体之间的作用力传播对人的规训,直接作用于无保护的身体,绑架它、规训它、升华它,生产出驯良的、羞愧的、填充罪责感的身体,继而自动衍生驯良的意识。
孟阳阳说她把“婚姻”理解为一种“关系”,首先是自己,其次才是他人,不抗拒也不渴望。并将婚姻看成是一种集体意识,是世世代代遗传下来的。
另外,也有一些参观者认为,“婚姻”虽然是一个很普通的话题,但内容富有延展性,可以引起大家的共鸣,由于“婚姻”这一社会体制具有强大的束缚力,在面对婚姻的时候,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心理,这种设计方式可以达到很好的观众互动的效果。
KCAA跨夜闭幕式现场
时空共生下的当代表演艺术
在跨夜闭幕式上,艺术家和观众的整晚驻留是一个不断发生的过程,没有第三方目击者,观众成为表演的一部分。“晚九朝五”,是与“朝九晚五”对应的一个概念,与“朝九晚五”所代表的日常生活的惯性与惰性进行对话。艺术家和观众在这八小时内各自创造了它,也因在这同一个时段和空间里生成而具备了共生性。这种方式打破了以往表演艺术中看与被看的关系,最好的表演者和观众都是自己。
在谈及艺术家对于整个发生过程的感受时,邓菡彬说,这是一个对婚姻感受治疗的过程,中国观众与外国观众在对待的方式上会显得明显不同,外国观众相对比较开放,而中国观众则显得有些严肃,这与中国社会思想中受到这种“婚姻”思想束缚较重有关。他最后说道:“无论如何,随着第二天黎明的到来,这件以时间为材料的作品就“消失”了。会有些许残迹,证明它存在过,但它不能被保存也不会被保存。”
随着朝霞初露,空当代艺术基金会于8月22日正式关闭,今后将转向后台运营之中,重点主要针对艺术收藏、挖掘新锐艺术家、对优秀艺术家和艺术项目进行扶持与鼓励等,让我们共同期待它以崭新模式呈现在我们面前。
KCAA跨夜闭幕式现场
更多资讯:
“知遇波兰——新丝绸之路”开幕
“时代的趋流——80后青年水墨画家邀请展”开幕
“水源地——厉槟源个展”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