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起 李燕玲 俞可杨晓彦 孙振华 王春辰 刘淳 王广义 马六明 段君 鲁虹 王端廷 盛葳 张国华 周旭君 冀少峰 丁大立 刘钢 方力钧 李兰芳 吴慧玉
“手稿展”这个词汇,在中国其实不算是常见的字眼,大多数学者或者艺术从业者会将关注的视角放在已经成型的艺术作品这里,他们会关心一位艺术家的作品整个发展的脉络,当然也会好奇一件作品是如何从构思,到成型的过程,但是一般不会去深究艺术作品从手稿到艺术作品的过程。而2017年11月25日, “中国当代艺术家手稿研究展”作为艺•凯旋画廊十周年特别展得展出,就意在关注艺术家创作的手稿,也意在揭示特定作品的意义和内涵。
王广义 马六明 段君 鲁虹 王端廷 盛葳 张国华 周旭君
冀少峰、王广义
策展人鲁虹开幕式现场致辞
此次展览由鲁虹策划,展出了方力钧、傅中望、马六明、宋冬、隋建国、王广义、徐冰、尹秀珍、周春芽、张晓刚这十位早已被写进美术史的重要的当代艺术家的创作手稿。本次展览只是“手稿展”的第一回,类似展览今后每年会举办一次,而且每次展览都要邀请10位著名的中国当代艺术家参加。这不仅是策展人的想法,也是艺·凯旋画廊的思考,他们想通过展览的方式在手稿研究上做一点补课与推动的工作。为此还特意针对手稿展展开了一个研讨会,希望在学术上能得到更多的重视和关注。
研讨会现场
刘钢、方力钧、张国华
刘淳、王广义、马六明
冀少峰、方力钧
反观西方,他们的艺术史学者素来注重对于著名艺术家的手稿研究,这是因为:首先,手稿研究可以更好地揭示特定作品的意义和内涵;其次,通过手稿研究还可以体会艺术家在面对不同问题时是如何加以解决,又如何对传统进行有效的继承或创造的;再其次,人们从具体手稿研究中甚至可以发现在不同的时代,艺术观念或表现手法产生演变的迹象。也正因为这样,很多年来,不仅有许多高水平的相关研究论文先后在西方学术界出现,也促使相当多的西方美术馆接连举办了一些非常好的艺术家手稿展。于是,这些艺术家的手稿就和他们的创作一样广为人知、价值连城。所以越是在中国目前这种对于手稿研究缺乏的时代,越是需要对于手稿研究的推动。
展览开幕式现场
方力钧 2017.8.15 35x45.5cm 纸本水墨 2017
傅中望手稿展现场
傅中望《榫与卯2号》创作手稿 21.1x28.2cm 纸本、钢笔 2001
马六明 草图之一 21x29.8cm 纸本 2001
宋冬 《印水》(行为)手稿 26.5x29cm 纸上铅笔 1996
隋建国“盲人”泥稿 高12cm H12cm 喷绘 78x109cm 2012
王广义《门徒》草图 42x30cm 纸上丙烯、综合材料 2013
在这个“手稿”展览里,你看不到气势恢宏的艺术展览现场,但是你可以看到像“书”一样的文本,在这些文本里,你可以看到艺术家不同时期的艺术思考,可以看到艺术家对于同一个问题不同的思考角度,可以看到艺术家在构思一件作品时最起初的想法,可以看到艺术家创作一件作品时的现场图片,可以看到艺术家为创作大尺度作品时的色彩小稿,泥塑小稿等等。总之你可以看到艺术作品的“前世”,而了解了“前世”或许对于它的“今生”就能更好的理解了。这些手稿在具备学术研究价值的同时,也具备了独立的欣赏价值。
徐冰 《猴子捞月》手稿 SG575 38x26.5cm 硫酸纸、铅笔 2001
尹秀珍《洗河》(行为)手稿 25x31cm 纸上铅笔 1995
周春芽 《豫园小景》手稿 33x44cm 纸上丙烯 2017
张晓刚 失忆与记忆1号 42x67cm 纸上油画 2007
据悉此次展览将持续到2018年2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