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尼·克拉格
理念
雕塑的目的是赋予材料价值
我是个唯物主义者,我不信神,我相信材料、认为材料就是一切。雕塑的目的也是要研究材料世界,但不是科学家那种根本性的研究,而是要赋予材料价值和意义。如果没有艺术,材料就没有意义,人也只是生存而已。只有有了艺术,生活才能变得不平凡。
我做学生时,发现了很多新的、可用于创作的材料,这主要是因为杜尚。杜尚说,一切材料都可以用于艺术,艺术家就满世界地寻找新的材料,特别是现代主义艺术家。19世纪时,用于雕塑的材料大概只有20种,后来就有了几百几千种材料用于雕塑,以至于人们一听说现代主义雕塑作品,就会想到“他用的是什么材料?”
在世界各地跑来跑去寻找新物品、新材料进行艺术创作的目的到底是什么?理论上来讲,每一种材料都可以用于艺术,但我感兴趣的不是发现新的材料,而是为材料寻找新的意义。
企业、政府、银行根本不懂艺术
过去50年,在全世界、当然也包括中国,艺术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上世纪60年代我在伦敦上学的时候,只有5家美术馆展出现代艺术作品,周末也就50-100人去画廊看展览,而且没有任何媒体对艺术进行报道。后来随着艺术市场的蓬勃发展,办展、收藏、通过艺术来创造财富都变得更加容易了,但有一点却变得更难,那就是:成为艺术的学生。整个艺术界变得过度商业化,我们看到,有很多企业、政府、银行都在参与艺术活动,但他们根本不了解艺术的本质。
艺术最伟大之处在于,它没有“有用性”,不会有人告诉你说“这个艺术品是很有用处的”。要是说这种话,这个人恐怕不是艺术家,而是设计师。艺术所做的事情,是完全摆脱工业主义的。它是复杂的、无用的,但它是一个令人激动的东西——那就是它的价值所在。
正是这些外部世界的干扰,使得年轻艺术家很难专心于创作。我对年轻艺术家的建议是,一定要找到你感兴趣的东西,必须是你自己真正感兴趣的,而不是别人感兴趣或者别人告诉你的,不管是植物学、建筑学,还是复杂的高等数学或者是社会学。而找到感兴趣的事情后,就必须学习它、研究它。
弃工从艺之路
实验室的味道真的很难闻
1969年我毕业后,就开始在实验室进行生物化学方面的工作。那个实验室的味道真的很难闻,待了很短一段时间后,我对科学研究的幻想很快消失了。为了消磨时间,我就开始学习绘画。当绘画变得比实验室的工作更重要时,我觉得我的生活应该向前走了。于是我离开了这个实验室,报名去上了艺术学院。在那里我发现了我想要发现的东西,想要学的东西。
关键词:托尼·克拉格 雕塑 当代艺术
相关新闻:
里希特:荣归故里,孤独依旧
出名要趁早——著名艺术家的20岁时期
辛蒂·谢尔曼回顾展将在纽约MoMA开幕
乌尔斯·费舍尔“Skinny Sunrise”展维也纳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