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8艺术区的保留实际上象征着对建国以来历史建筑资源的再认识,虽然目前这种认识还仅仅是通过艺术区的现实曲折体现的。我们现在对城市保护的理解还很片面,认为只有旧城的历史建筑和胡同是值得保护的(就连这也还没有取得基本共识,前门外大栅栏和鲜鱼口地区正在借改造之名大片夷平旧四合院),而对现当代以来的重要建筑(如五六十年代的苏式住宅、办公和工业建筑,以及新兴的商业空间类型如秀水街、三里屯和后海)“熟视无睹”。798艺术区的转型客观上促成了对北京历史空间资源的再认识与再造。
798的发展历程与纽约的苏荷区和柏林的塔哈拉斯等艺术区的发展有很多相似之处。798成为创意产业园区后,在有限的时间段里无疑会促成其艺术空间品质的提升和经营状态的兴旺;但是也会促使它更为迅速地滑向商业化,这几乎是所有由旧工业区改造的艺术区的宿命——只是过程和时间会有区别。
艺术与商业的结合当然是必然的,但是往往作为前卫艺术生产基地的艺术区又应该是颠覆和超越这种模式的。谈到798,一定要和北京当代艺术发展的状况联系在一起谈。798今年的艺术节刚刚开始,气氛之热烈难以想象。实际上798、东区还有北京其他的艺术社区,它们所面向的真正的市场是国际市场,这和纽约的苏荷区、以及欧洲的一些艺术社区不太一样。国际上的艺术社区在本国就有一定的市场,而且社区是与城市胶着在一起的;而在北京更多艺术家经营自己的社区,着眼点还是国际市场,他们更在乎的是在国际市场上能够有多大的份额,有多少国际上的买主,而社区与这个城市发生多大的关系对他们来说,无论是从主观上还是客观都是不重要的。这从他们的选址就能看出来,无论是东村还是798工厂都是处在城市的边缘,和城市难以发生直接关系,而这正是它面临的主要问题。当然,这已经不仅仅是在讨论城市空间问题了,只有当代艺术真正面对现实、融入现实、影响现实,艺术社区也才能真正与城市空间发生深刻的互动关系。
798艺术区成为北京9大创意产业园当然标志着北京城市规划理念的某种进步。政府的这种转变更多的是经济利益促动的结果,其对艺术区成长与城市的深层关系、艺术区与创意产业园区的联系与区别等,还缺乏深入的分析、研究与把握。798艺术区的生成和转型再次引证了中国的超速都市化模式——即后规划模式,它证明北京虽然正在迅速成为一个“平庸”的“普通”城市,但民间的力量也在促动城市的某些积极因素的生成。从对北京都市性格建设的意义来讲,它甚至比旧城保护的意义还要重大,因为这是从更为阔大、现实和务实的角度面对城市规划问题。当然,这一转型还将面临许多现实的问题,包括产权、体制和意识形态方面的,毕竟,当代艺术不仅仅是创意产业。798并不是国外意义上的严格的“创意园”,它实际上正处在由艺术区向创意园的过渡阶段,也就是从前卫艺术的创作展示区域向画廊与设计、时尚空间的转型阶段,它最终可能会成为发展过熟的都市热点时尚区域,城市的新的经济增长点——艺术家很可能面临再次迁徙、寻找新的城市再造空间类型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