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笃,策划了众多展览的著名策展人。1965年生于陕西,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高等艺术教育比较研究课题”博士后。
Q:您更多的是在做个案研究,您的出发点和初衷是什么?
A:我想做个案研究,更能了解、理解艺术家创作的动机。那么你就必须走进艺术家工作室,必须跟艺术家进行对话、交流,你必须跟艺术家进行讨论。所以我想,我在去年或者是前年做那么多大型展览以后,对我个人来说有一个调整,我想更多从微观的角度去研究个案。那么个案里边会看到一个艺术家创作的状态,以及他怎么思考的,以及他美学的倾向,以及跟大潮流的关系。其实通过个案更能认知艺术家的创。
Q:你在选择艺术家的过程当中,选择的标准是什么?
A:最重要的就是选择这些艺术家不是他成功与否,而是符合我策展的一个个案研究的期待。就是说他在观念上、语言上、形式上有一种变革,或者有一种颠覆性,这是我的一个基本出发点。
Q:您选择的这几位艺术家,像岳敏君、杨千、陈文令等,您选择这几个艺术家是沿着一条线索下来的,还是作为个体单独研究?
A:不是一条线,是作为一个个体研究的。就是说每个艺术家都有一种渴望改变,渴望超越自己的一种欲望。举一个例子,岳敏君的《三零零九考古之发现》,也是对他自我的一个超越。我想,你研究这个例子的意思是什么呢?这个例子为什么这么做,它做的前后的关系,以及跟中国艺术基本面是什么关系,以及跟他自身的逻辑是什么关系,这些东西都要去做一个整体的研究。这个意义上来说,这种研究的意义,通过一个展览的实践,通过一个展览理论的阐释就能把他搞得比较清楚。
Q:栗宪庭说“现在是一个策展空虚的时代”。您怎么看待他这句话的意义?如何看待当下展览质量普遍低下这种现象?
A:策展的空虚与否我谈,我觉得策展是有方法论的,策展是考验你的判断力的,不是说拿一个展览就策,而是一定要有一个价值判断在里面,所谓价值判断是建立在刚才我讲的,跟艺术家有一个调研,跟艺术家有一个讨论,而且怎么去安排这个展览,一个展览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以及这个展览要解决什么问题等等。我想这个展览怎么布置,这些细节的问题都是你策展的要求,策展的空虚与否,这个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一个东西。你可能认为,当今世界在中国策展人的确显得很无力或者说策展人水平很低,这是一个普遍的现象,栗老师讲得也没错,的确是。那不意味着没有好的艺术家,或者不意味着没有好的策展人,我们要从正反两个方面去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