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梦阳自称是个晚熟的人。在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学习时的董梦阳曾一心想着能在北京当画家。1992年毕业后,董梦阳如愿以偿地落户北京,却阴差阳错地成了组织画展的策展人。在中国文化艺术有限公司工作的董梦阳参与策划、组织了1993年至2002年十届中国艺术博览会。2002年,董梦阳参与组建北京中艺博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在策划了2004年和2005年两届中国国际画廊博览会后,2006年,他再次另起炉灶,创立艾特菲尔文化有限公司,并于2006年10月推出“艺术北京”大型艺术博览会。 策展人董梦阳经历了中国艺术品市场从蹒跚学步、跌倒爬起,再到高速奔跑的全过程,风风雨雨点滴在心。“1993年的中国第一次艺术博览会更像是一个‘菜市场’:国内各地的画家来了400多人,每个人都大包小包、大捆小捆地带来各种艺术作品,在自己的摊位中挂着堆着,乱七八糟;各色艺术家的素质参差不齐,有的高雅识礼,有的像是流氓恶棍。没有经纪人、没有画廊参与、没有任何中间环节,艺术家直接进入市场自产自销,这就是中国最初的艺术市场模式。”而今,各种类型的艺术博览会已成为推动艺术品市场繁荣和增长的动力之一,与拍卖行、画廊呈鼎立之势。 变革时期的中国,艺术流派纷呈。喜欢和欣赏是收藏的首要目的,但在人们眼中,艺术品更多地充当了炒作和牟利的工具。不可否认的是,在教育,尤其是艺术教育缺乏的中国,正是因为这一契机,才使许多国人开始接触艺术品,从而逐渐学习艺术、鉴赏艺术。董梦阳确信,“今天,艺术品不仅是投资产品,而且还是消费品,艺术品应该且正在回归其本质——满足人的艺术审美需求和精神文化消费。” 每年,国内大大小小的艺术博览会不下数十个,但参差不齐的水准、主题与定位的模糊,使相当的艺术博览会沦为“庙会”。“艺术博览会的关键是定位”,人们往往习惯性地认为,组织一个艺术博览会的技术含量低、操作简单,其实不然。艺术博览会的附加值极高,也不易复制。而定位不准会使众多的艺术博览会去挤一座独木桥,结果是谁都办不好。“为什么不适应具体情况,开拓市场?要知道,中国的消费群体是分不同的层次的。”就“艺术北京”而言,董梦阳考虑将派生出定位准确的专项博览会,如古董、摄影、陶艺,但不想让“艺术北京”承担太多的功能,“做得越单纯、纯粹,就越有公信力,也就能走得越远。我们每年都会解决一些不足,有所进步。我们是随着市场的进步而成长。” 中国艺术发展的薄弱之处不在于艺术资源,而是中间环节,画廊、经纪人及艺术媒体等的规范,决定着市场的规范和发展前景。董梦阳说,画廊一定是具有专业素质的艺术经纪“人”,是具有代理性质的现代化的对艺术具有推动作用的机构,区别于只进行简单买卖的画店。画廊通过复杂的推广、包装、推动过程使得艺术家的价值、艺术品价值增长。在这个过程中,画廊获得利益。“经验告诉我,繁荣的艺术市场,一定产生于庞大而规范的画廊业基础上。目前,绝大多数画廊实际是传统意义上的画店,只是经营品种从书画变成油画雕塑,很少有人下力气经营艺术家。一个对艺术家的成长没有贡献,只会将其作品加价出售的画廊是根本不值得信赖的。”这也是不少艺术家与画廊签约难以维系长久的原因之一,艺术家因而便不再信任画廊,而是自己走到前台出售作品。然而,这样的小农经营方式终究会影响整个行业的进步和发展。 作为连结收藏家和艺术家的纽带,画廊首先通过自己的运营机制使自己代理的艺术家处在一个有持续创作力的状态,而帮助艺术家完成进一步的提升也是画廊分内的事。在分工细化的当代,每个人都应当做自己最擅长的事,梦想通吃所有利润是不现实的,最终受害的是自己。“保证艺术品的真实是最重要的职业道德。而这个真实又分作两个层面:首先是作品的真实,其次是价格的真实,过高或者过低的价格都会引发恶劣的结果。过高会让藏家对画廊甚至艺术家失去信任,而过低,则可能扰乱市场的秩序。”有没有自己签约代理的艺术家是“艺术北京”的画廊准入门槛之一。 在海外,画廊、艺术家对制度和契约的敬畏与尊重,使得画廊能以成熟的运作方式发掘和推介艺术家从地方一角走向全国舞台,走进国际视野。“一步到位不可能。由于国外的艺术市场形成早,艺术博览会也起步早,已经形成规范的系统和模式,在操作水平和策展经验上和我们的差别非常大。中国的艺术博览会层出不穷,操作水平也各有不同。国外达到顶峰的博览会操作结构不容易被打破,国内的博览会虽然给人杂乱的印象,却有很大的进步空间。因此,每当看到我们与国外之间的差距我就很兴奋,因为有那么多工作可供我们来做。艺术博览会、画廊与画家同处一个食物链条之中,我们推动画廊,其实就是在推动画廊里面的东西。我们的艺术市场也会有成熟起来的那一天,这只是时间问题。” “艺术品价值不是由拍卖决定的”,对拍卖,董梦阳已不像当初那样关注了,“拍卖行应该经营艺术家的代表性作品,画廊经营普通艺术消费品。时下的拍卖行做了一半画廊的工作,唯独不承担培养和推介艺术家的责任。在北京,拍卖行数量几乎与画廊相等。知名艺术家作品征集不到,就随便找些人来充数,这对市场没有任何益处。”另一方面,拍卖行的运作方式,促使艺术家迎合市场的需求进行创作,艺术作品不可避免地呈现出趋同现象。 “一切行业的发展,都取决于国家大环境的发展状况。毋庸置疑,中国经济强势的发展趋势,一定会带来强势的文化产业。”文化产业将是21世纪迅速发展的产业,必然成为国家的支柱型产业。中国对外文化贸易赤字的现实促使国家采取相应的政策,扶持和推动文化产业。北京市于2006年1月确定文化创意产业是北京未来新的经济增长点,目前,已形成了北京数字娱乐产业示范基地、中关村创意产业先导基地、朝阳大山子艺术中心等文化创意产业聚集区。“多年来,我们靠市场运作来生存和发展。坦率地讲,我们今天还不是很缺资金。”但不排除争取政府的支持与合作。在2006年12月中旬举办的首届中国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上,董梦阳团队即与北京市有关部门合作推出展览。这一合作延续到今年的“艺术北京”。 中国艺术博览会、中国国际画廊博览会、“艺术北京”的路径,显露了董梦阳的野心:做出属于自己的中国艺术博览会品牌。如何在海内外众多博览会中脱颖而出?董梦阳提出了亚洲艺术概念。虽然“中国当代艺术还较粗糙、浮躁,但5000年的文化是艺术家取之不竭的创作资源,也预示着未来的广阔前景。有时候,你会体悟到‘底蕴’这个词的深刻内涵的。”“中国的号召力和影响力是其他亚洲国家无可比拟的,可能中国更有能力,或者更有资本和优势整合亚洲艺术资源。中国艺术将是亚洲艺术的领军者,中国艺术平台也将是全亚洲的艺术平台,并以此来推动亚洲艺术的发展。”“好的艺术品是艺术价值和商业价值的完满呈现,而成功的艺术博览会也是学术价值与商业价值的双重实现。我们有信心成为最好的亚洲艺术博览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