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5世纪至明代佛教石窟寺。在甘肃省天水市东南35公里的麦积山。窟龛开凿在山崖峭壁间,现存洞窟分布在东西两崖,今存窟龛194个,历代大小造像7000余尊,壁画近1000平方米。麦积山山崖为第三纪砂砾岩,
结构松散,胶结性能差,不易进行雕刻,造像中除个别由外地运来的石块进行雕刻外,绝大部分为泥塑彩妆。麦积山石窟的开创年代,一般认为始凿于后秦,历经西秦、北魏、西魏、北周、隋、唐、宋、元、明,历代都有开凿修缮和妆銮。现存实物中以北魏、西魏、北周和隋代的窟龛数目和造像为最多。北魏应为麦积山石窟开窟造像的最高峰,现存窟龛80余个,几乎占全部窟龛总数的二分之一。麦积山石窟的各代造像以其造型及技艺的优美高超等在中国雕塑艺术史和佛教艺术史上占有相当突出的地位。196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早期的窟龛,主要有74和78窟,均为长方形平顶窟。窟内正、左、右三壁设凹字形高坛,正壁一佛二菩萨;左、右两壁各一佛。佛均为彩塑结跏趺坐。正壁二菩萨上部的立壁上各凿一圆拱浅龛,龛内分别塑思惟菩萨和弥勒菩萨。佛作波纹高髻,画相丰满,高鼻薄唇,躯体雄健,内着僧祗支,外着半披肩袈裟。菩萨为高髻宝冠,长发披肩,袒上身,饰项圈、臂钏、手环,斜披络腋,下着裙,仍保留着犍陀罗风格和意韵。有人认为上述诸窟为北魏以前开凿。
北魏时期窟龛数目最多,早、中、晚期作品的风格也有显著差异。自魏太武帝至孝文帝太和年间(431~499左右)可划为北魏早期。代表这一时期的有128、148、110、80等窟龛,多为平面方形,平顶,低坛,有的窟内左、右壁开龛。造像以三佛、释迦、多宝佛、菩萨或供养人像为主。北魏中期,约自宣武帝景明初到延昌年间(500~515左右),主要窟龛有115、114、76、69、155、86、89、91、93、103、156、22、19等。其中115窟是麦积山石窟中唯一有造像纪年的洞窟。窟平面近似方形,平顶,正壁塑一佛,左、右二壁各塑一菩萨,佛结跏趺坐于一方形座上,二菩萨侍立。佛座前有施主张之伯墨书“大代景明三年九月十五日”发愿文一方。其余窟龛也多作直壁正方形或窟壁设龛等形制。造像多数以三佛为主,配以菩萨、弟子或七佛等。北魏晚期,约自孝明帝熙平年间至魏亡(516~534)。这一时期为麦积山开窟造像的顶峰,不仅窟龛多,而且形式多样,造像题材也很广泛。主要窟龛有127、133、135、101、163、154、118、158、28、30等,除了一般性的方形小窟外,还修凿了如133、135和127等大型洞窟。
西魏、北周也是麦积山石窟造像比较兴盛的时期。西魏时期的代表窟龛有43、44、20、120、123、119、60等。其中43窟为具有民族传统建筑特色的崖阁式窟。相传西魏文帝皇后乙弗氏曾葬于此。北周时期代表性的窟龛有3、4、18、45、88、94、64、62、141等。其中第4窟也称散花楼或上七佛阁,为一个面阔七间、有长廊列柱的崖阁窟,位于东崖最高处,在一石雕庑殿顶式窟檐下,顺列七大龛。龛为方形,四坡顶,龛内彩塑大像各7躯,为麦积山第一大窟。秦州大都督李允信为其亡父出资修建。当时著名的文学家庾信为此撰写了《秦州天水郡麦积崖佛龛铭并序》碑文。西魏和北周造像具有形体丰满,健壮秀丽的特点。隋窟有5、13、98、25、37、8、14等。编号13和98窟分别为东西两崖的石胎泥塑摩崖一佛二菩萨像,均高10余米。
麦积山石窟唐代窟龛和造像多在前代洞窟内加以重塑或重绘。今存编号5窟(牛儿堂)和4窟(上七佛阁)内有少量的造像或壁画。宋代在麦积山虽有不少造像,但都是在前代开凿的洞窟内重新塑作。明代以后,麦积山石窟除重新彩妆外,再无新的进展。
麦积山石窟历经千余年,缺少妥善的保护与管理,窟龛间的栈道大部分损毁,造像和壁画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在对麦积山石窟的研究工作上,冯国瑞编著的《麦积山石窟志》为研究其历史沿革做出了一定的贡献。1952年,西北行政委员会文化部曾组织冯国瑞、常书鸿等进行了一次全面考察。翌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务院文化部又组织吴作人、王朝闻、常任侠等美术和考古界的专家、学者进一步作了系统调查,编写了《麦积山石窟》一文。1953年成立了麦积山文物保管所,加强了管理与保护。1962年以来,除了架设栈道外,还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防止对佛像和壁画的破坏。1976年至80年代初,为防止石窟岩体崩塌,国家拨专款进行了喷锚加固保护工程。1985年,麦积山石窟保管所更名为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