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首论频道 > 详细内容
当代艺术“口号”何时休?
                            
日期: 2011/8/22 9:09:49    作者:张桂森     来源: 艺术国际    

伤痕美术、乡土写实、生活流、85’新潮、理性绘画、新具象、新学院派、新生代、玩世现实、艳俗艺术、政治波普、后波普、卡通一代、后89’中国新艺术、女性艺术、新文人画、实验水墨、观念摄影、新摄影、后纪实摄影、后殖民主义、新绘画、后感性、总体艺术、公寓艺术、四川画派、后前卫艺术、更前卫艺术、批评性艺术、后抽象、意派、极多主义、抽象水墨、都市水墨、问题抽象、青春残酷、70后、80后、果冻一代、独生一代、新卡通……

据不完全和不严谨的统计,中国的现当代艺术发展至今,至少有40个以上的词汇被用来描述艺术潮流和艺术现象,其中用来描述绘画门类的词汇最多。可以说,这种词汇的“惊人”数据从另外一个侧面反映了当代艺术的“大跃进”,如果说经济危机已经把当代艺术市场从“泡沫神话”打回原形,那么当下“喊口号”何时才会结束?

“口号”就是救命稻草?

曾经有人讲:以前的策展人主要的工作是“骗钱”,现在的策展人主要的工作是“装修”,策展人是包工头。画廊或投资人出钱给你“装修”展览,当然得搞得有名堂一点,你给的策划案不“吓”人是不行的,起码展览题目就得造出势来,最好来个“XX一代”什么的,因为这将成为你下一次跟别的客户谈论的资本。那么你的“救命稻草”或“独门绝学”到底有多厉害?

先来说说策展人们是怎么制造的词汇。“要发现中国未来的艺术趋势,就来看这个展览!”2007年,上海美术馆副馆长张晴策划的“果冻时代”大型展览的“宣言”气势磅礴。展览的文章会不厌其烦的为你举例:1985年第一条果冻生产线被引入中国,这大致也是1980年前后出生的年轻艺术家的少年时期,……“80后”艺术家因此被称之为“透明的、轻盈的果冻一代”。策展人想向我们说明的其实是,果冻生产线第一次引进中国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果冻的引进影响了新一代的年轻人,并最终被挖掘,放大成课题,研究。这其中也提示了很重要的一点:只要照着互联网的搜索引擎,你一定会找到让你满意的“生产线”,然后找来年轻艺术家,贴上“冷冻”或者“炭烧”等标签,就可以大张旗鼓的通过展览获得艺术思潮标签单。另外,为了防止以后艺术史不买你的单,导致自己做出不划算的投资,建议发散思维,多Google几个关键词,多搞几条生产线,抱着买彩票的心理,五中一还中不了的话,就十中一,万一十中二就可以意外“惊喜”了。时间逻辑上而言,这是切实可行的办法,只要你够本事拉来赞助,只要机构给你的展览预算可观。因为假如哪天“80后”被证明是过气了的,按照以上的办法可以继续抓腌“90后”,“00后”。另外,需要特别温馨提示的是,你还可以套入习惯性话语,比如最流行的有: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最为风行的“政治波普”、“玩世泼皮”等潮流,功成名就,大势己去,“80后”要与F4说再见……然后,“XX一代”渐成大势。

无独有偶,与“果冻一代”类似的还有“独生一代”等。艺术家兼画廊负责人黄岩不仅策划了“独生一代”的系列展览,还撰写了长篇文章阐释“独生一代”。除了黄岩的文笔给笔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外(每一个长段落只有1-2个句号的段式可谓“独树一帜”),大体思路跟张晴殊途同归,先是描述“独生一代”的被制造,然后介入社会背景,最后则是阐释“产品”的特点和优势……

另外,也有一类与此相似,但又有些出入的词汇制造。这一类词汇是带有总结性的创造,大致是把已经濒临灭绝的品种重新加工,摆上货架,这类词汇大都由年长策展人、批评家来操刀。这种类型有诸如批评家高名潞提出的“公寓艺术”(Apartment Art)。2008年,高名潞策划了“中国公寓艺术1970s——1990s”展。批评家描述公寓这种私人空间是过去三十年间实验和前卫艺术的存在方式之一,从“无名画会”到“西单民主墙”,公寓都曾经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紧接着大量艺术区和画廊空间出现以后,“公寓艺术”被取代。这种展览采用了“怀旧煽情战略”,通过恢复历史现象的原貌,通过作品、文献和照片展示它的发展过程。说到这似乎很明显了,说不定已经有人已经开始收集资料,比如现在艺术家工作室不是平房大院,就是工厂改造(时髦的说法叫LOFT),完全可以按照这种思路再造出个“LOFT艺术”,“大院艺术”,想必也可以相当的高产。

令人厌烦的“新XX”、“后XX”……

以“新XX”、“后XX”为名目“借尸还魂”的各种并不“新鲜”的当代艺术,最终你会发现其实就是在生产一种“厌烦”。笔者无心随口就抨击批评家们、理论家们的思考结晶。每一个思潮,“口号”的提出都是憋了好久的劲,你这么张嘴随便就给全盘否定不是瞧不起人吗?其实也不然,谁要是觉得明天的艺术界不会再出现一个“新XX”、“后XX”,甚至是“更XX”,那才是真的瞧不起人。更有趣的是,当每一个“新XX”、“后XX”的提出,其实首先最为不屑,不以为然的往往都是圈内搞理论、批评的同行。“各干各的”不就一直是当代艺术界批评与策展领域的真实写照么?各玩各的,谁都不想落后谁,不是么?

新具象、新生代、新摄影、新绘画、新卡通、新写实……;后纪实、后感性、后前卫、后抽象、后殖民、后写实、后波普……其中除了具体的艺术门类,谁能真正清楚这些概念具体是如何区分的?比如“新摄影”肯定是好理解的,因为它特指摄影,所以当有了“后纪实摄影”之后,只要“后纪实摄影”的提出者稍微提出不同的观点加以区分,相信要区别两个概念还是不难的。而绘画就没那么走运了,绘画在中国艺术所占的份额之重,也让绘画承受了“不能承受之重”。从上个世纪80年代的“新具象”群体,“新写实”,到90年代(上个世纪)的新生代,再到的强大的“政治波普”,“玩世现实”延续为“媚俗艺术”,以及到广东的“卡通一代”,再往西南拓展为“新卡通”,另外还有野心勃勃的“新绘画”……,等等。比如“卡通一代”同时又被划分为“艳俗艺术”的一种,而“卡通一代”的领军人物黄一瀚又被称为都市水墨实验的代表,不仅如此,黄一瀚在94年以前就是“后岭南派”的发起人。从“后岭南派”到“都市水墨”,到“卡通一代”,黄一瀚不愧为门派转化的“高手”。另外,“卡通一代”之后,又有“新卡通”被衍生出来,“卡通一代”的实践者是希望其成为“70后”新一代人的命名,而“新卡通”由于与“卡通一代”时间上相隔甚久,大都是“80后”为主。那令人费解的好像是为何不直接就“70后”与“80后”为命名,还要费劲的造一个“新卡通”,其实又不然,“70后”与“80后”的提出在一段时间后,被认为是不严谨的(比如75年以前与75年以后的不同)。

“新XX”与“后XX”的使用频率之高,的确让人绝望的不敢往“后”看。相信“后XX”到底有没有PK过“新XX”也暂时毫无定论吧。圈内大有比拼“谁提得晚,谁就前卫”的意思,前卫的过时了就换成“后前卫”的马甲,再不行就来“更前卫”的。其实,运用当下最流行的时髦词汇,只是选择一种最不够有想象力的,最为偷懒的办法,而当然如果还要以此引以为豪的话就显得滑稽了一点。根据概率学来讲的话,出现频率很高的词肯定是屡见不鲜的事物。

再谈批评

重复就是力量。据说谎话说一千遍就可以变成真话。事实果真如此?因为事在人为,今天的谎话可以在明天或者后天变成事实,是时间在偷换概念。很多自己都不太敢相信的话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暂且只好将就着,这是一种妥协的结果。“70后”、“80后”的提法尽管不合理,但已经成为今天社会的主流话语,甚至在互联网上,“70后”与“80后”,“80后”与“90后”频频上演互相攻击的闹剧。上个世纪90年代末,非架上的艺术形式渐入人心,当时以世俗世相为题材的“政治波普”、“玩世现实”等都功成名就,大势己去,这一路线的继承者“艳俗艺术”、“卡通一代”据说尚未成气候,但这似乎并不妨碍“新卡通”、“果冻一代”、“独生一代”的继续“开发”,尽管在国际上非架上艺术形式日渐兴盛,渐成大势。

中国当代艺术批评走过的路,提过的“口号”向我们证明了其实都是一种将就着做的结果。“新XX主义”不够用了,就用“后XX主义”来代替,哪天“后XX主义”也不够用了,就用“更XX主义”顶上。当代艺术批评仍然处于一种阵痛调整期,过多“口号”的提出并不会让当代艺术“重获新生”,这只不过是障眼法,因为无知而狂妄所造成的一种“夜郎自大”。

  
·CYAP项目负责人李国华专访
·Hi21新锐艺术市集运营总监李宜斐专访
·杨画廊创始人杨洋专访
·青年艺术100执行总监彭玮专访
·大艺网CEO刘颖专访
查看更多>>  

·阿布扎比卢浮宫揭开神秘面纱
·搜·藏·晒
·《艺术+拍卖》艺术权力榜单
·设计师丹-罗斯加德
·“气球”系列灯具
·班克斯支持占领伦敦运动(图)
·法贝热的复活节彩蛋
·梦露戏服将举行第2次拍卖
·专家声称又发现达芬奇作品
·摄影师拍摄艺术界名流办公桌
查看更多>>  

·哪10位年轻艺术家2015年最具市场价值
·忧伤呀,忧伤!那无处安放的青春忧伤
·国内外青年艺术家成长路径比较
·给年轻艺术家的信
·阿布扎比卢浮宫将在巴黎展出其永久藏品
查看更多>>  

 
今日艺术网旧版: 艺术新闻 | 艺术批评 | 展 览 | 艺术财经 | 人物 | 美术馆 | 艺术经典 | 艺术教育 | 图片中心 | 图书资讯
大学生年度提名展( 2013 | 2012 | 2011 | 2010 | 2009 | 2008 | 2007 | 2006 )
关于我们 法律声明 联系我们
联系电话:010-58760011 转 335/350/351 投稿信箱:info@vrdam.org
版权所有 © 2006-2020 今日艺术传媒  备案:京ICP备11039214号-8
今日艺术网微信公共平台
官方微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