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看一个拍卖预展,现场介绍展品的都是小年轻。小年轻怎么懂古董艺术品呢?心里这样想着,接过了他们递上的名片,看头衔,基本上都是金融公司的艺术顾问之类,突然意识到,金融业对于艺术圈的渗透已经开始了,今后搞艺术的人,不懂点金融的话,恐怕难以理解市场。
现在开艺博会,全程有银行支持;拍卖公司老总被请去开鉴赏讲座,台下听讲的,都是银行私人理财部请来的大客户;拍卖公司图录上,赫然出现了银行贷款业务广告;艺术家卖画,有上市公司支持下的回购业务;银行在办美术馆,银行在赞助艺术大展,更有了艺术基金和艺术品信托产品一年几十个亿入市。
2011年上半年,国内的艺术品信托产品数量才26亿,却是2010年同期的20倍!同时,艺术基金也发行了12个亿。虽然不到40个亿的总数吓不死人,但拍卖市场的壮阔波澜却屡屡提醒人们对此不得小视中国艺术品最高价创造者、齐白石《松柏高立图·篆书四言联》拍出4.25亿,据说就是某艺术品基金的手笔。但后来因为被质疑赝品,基金不敢付钱了,这也是由于基金身份而做出的无奈选择。
如果不懂金融,不知道国际对冲基金的凶悍手法,就难以完整准确地理解中国当代艺术在国际上的一飞冲天,就容易陷入情绪僵局。
如果不懂金融,不知道艺术品基金设计者的身份和认知水平,就难以把握市场脉动,不能理解为什么中国近现代书画会一热再热,而鉴定困难的古代书画、古代陶瓷行情却波澜不兴?
如果不懂金融,就不理解为何有几家诞生不过两三年甚至首次拍卖的无名公司,成交量会突然蹿升到国内前十名?就不知道这几年拍卖额急剧放大的背后有多少是金融资本,它的运作规律如何,会给老藏家带来多少困惑,会让艺术品往哪里集中,未来集中兑现时,市场又会是什么走向?
由于金融的介入,艺术品市场已经从原先的一级市场(画廊)、二级市场(拍卖行)之外,快速发展出一级半市场(艺术品信托、理财产品、基金)和一级大半市场(某些地方的文化产权交易所艺术品份额化),同时,作为艺术品的原始持有者艺术家本人,也可以直接向上述四个层面的市场直接投放,加大了市场的迷乱。
但更令市场迷乱的是,某些文交所的份额化经营,导致了二级市场上某些艺术品价格的泡沫快速放大,其游戏规则的频繁变动,则令市场风险急剧膨大。最后,国家控制风险,也令文交所的类证券交易之风发生拐点。
艺术基金、信托产品的出现可以活跃艺术品交易,但其封闭操作的特性,致使外界无法了解其运作真相,普通基金都会有季报、年报,公布持仓情况,可艺术品基金对其运作品种一个个讳莫如深,难道真的不可见人?两至三年的封闭期相对于艺术品来说,也太短了些,将来如何实现盈利?如果行情不是持续上涨,基金无法击鼓传花?或者就像日本那样,高价买来的印象派巨作,最后都躺在了银行保险库里?
如果不懂一点金融,对艺术品市场的现在和未来,实在是难以看懂,更难以预测。
关键词:拍卖 金融 艺术市场
相关新闻:
国际拍卖行欲培育中国美第奇 艺术投资回报率过去六年达26% 苏富比状告假拍女 牵出泰山文交所利益链条 艺术管理要考虑媒体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