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家》,还是《艺术家》,今年奥斯卡颁奖典礼拿奖拿到手软的就是这部黑白默片了。84岁的奥斯卡今年用怀旧给自己颁了一次终身成就奖。
平均年龄62岁的奥斯卡评委把这部承载着好莱坞电影黄金时代的黑白默片抬上了领奖台,每一张选票都是一种怀念。但是《艺术家》在全球只有6000万美元的票房。以黑白默片方式拍摄的《艺术家》,是法国人米歇尔·哈扎纳维希乌斯的一次“游戏”,连他自己也坦言拍摄此片的灵感来自于妻子。“怀旧控”能轻而易举地从中捕捉到太多经典默片的致敬桥段,男主演让·杜雅尔丹的举手投足也尽显黑白时代的优雅与魅力,诚如片中的台词“观众看电影不是为了听我的花言巧语,而是为了看我的卖力演出”。或许正是这种情怀让《艺术家》以势不可挡的气势几乎横扫奥斯卡奖、金球奖、美国制片人工会奖、导演工会奖。不过令人感到兴奋又不安的是,这也是时隔80多年后黑白默片第二次摘得最佳影片奖,在3D时代为一部黑白默片颁奖,这是进步还是倒退?换言之,顶着奥斯卡最佳影片的光环,《艺术家》又能刺激多少人投入默片的拍摄,进而对电影工业的发展产生促进呢?相比之下,惜败于《艺术家》的《雨果》似乎昭示着电影人对未来的拥抱,该片被影迷称为“老马写给电影的一封情书”,影片的3D效果令人叹为观止,甚至连《阿凡达》的导演卡梅隆都称赞其为迄今为止“后3D时代”3D效果最棒的电影。在当晚的颁奖典礼上,《雨果》横扫了包括最佳视觉效果、最佳摄影、最佳艺术指导、最佳音响效果、最佳音效剪辑在内的5个技术奖项,可谓对该片精良制作水准的最大肯定。难能可贵的是,已经年届80的马丁·斯科塞斯还在动捕CGI+3D的技术道路上狂奔,年轻的电影人又有什么理由躺在“乔治·梅里爱”的祖荫下睡大觉呢?
我们欣赏了太多往昔的优秀电影,但也需要知道最好的电影永远在未来,这也正是无数电影工作者孜孜不倦追逐电影艺术的原因所在。
关键词:艺术家 电影 奥斯卡
相关新闻:
精神断裂时代的非现实犒赏 殷双喜:当代雕塑的扩展 艺术批评的语言行为与文本写作 作为受难者、反抗者和劳动者的政治美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