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品收藏,本是小众把玩的游戏,近来在生活水平提高的情况下,却渐渐成为一种大众时尚。这种时尚如果在名人效应下被包装被推销,对市场会有什么样的影响呢?众所周知,名人效应在社会生活中具有很强的号召力,现今艺术逐渐渗入生活的各个角落,名人效应在艺术界施展开的话,效果是不是一样好呢?
这方面的领军人物应该算马未都了。2008年1月1日,马未都登陆央视《百家讲坛》,《百家讲坛》:一个雅俗共赏的宣传平台;马未都:一个重量级人物;收藏:一个日渐火热的话题。1月1日,三者进行了亲密的接触。
《百家讲坛》是按照明星机制对主讲者进行包装和推介,最终将主讲者推上明星的圣坛,从而以其明星效应与大众建立起稳定的心理和节目收视认知。这可以是说是"名人效应"在艺术方面的拳脚施展了。
观复博物馆的创办人及现任馆长马未都是首个登上《百家讲坛》的收藏家,他从80年代开始收藏中国古代器物,至90年代,收藏已具规模,陶瓷、古家具、玉器文玩等藏品逾千件。1992年他的《马说陶瓷》一书,被许多读者视为传统文化的启蒙读物;接着他还写了《明清笔筒》等文物鉴赏、研究的专著和上百篇文物研究论文小品文章,参与编写《中国鼻烟壶珍赏》。马未都的另一部专著《中国古代门窗》已经于2002年面世,获第六届国家图书奖、第二届全国优秀艺术图书奖一等奖。
《百家讲坛》选择"收藏"作为08年第一讲,既契合了当今的时代背景,又触摸到了普罗大众的兴奋神经,其影响效果显而易见。更为重要的是《百家讲坛》看中了马未都这个在收藏界的成功人士,可谓是一拍即合。
如今的收藏已经很火热,单单从参与者的年龄和工作性质来看,就具备了全民介入的程度,虽然参与的形式有所不同,收藏的门类有所差别,但是大家都在关注这一市场。这里面,其中一半以上的人都有着不太可能实现的"暴富"的梦想。然而真正能够在这个市场中挣到钱的人都是有资本、有眼力的内行,一夜暴富只是小说中出现的情节。目前市场中妄图捡到宝"暴富"的人有很多,于是就更需要有人来讲讲其中的风险、普及收藏的专业知识,马未都的出现可谓来的正是时候。
马未都具有很强的观众亲和力,在讲台上妙语连珠,根据他在《百家讲坛》所做的关于收藏文化的系列讲座,已整理出《马未都说收藏》系列共4本书,在市面上很受欢迎。由此看来,马未都具有很大的号召力、渲染力,他讲课能够吸引住人;再次,由于节目的特性,马未都的讲课不仅仅引导人们投资、趋利,同时也传播着一种收藏文化,这一点对于时下的收藏市场最为重要。纯粹因投资而从事收藏,其实并没有真正体会到收藏的乐趣。艺术收藏,文化为本。
尽管讲坛上马未都所讲课中很少涉及投资,但是分析看来,马未都应该能够带动民间收藏的一轮热潮,即会带动收藏类书籍热销、展览观众增多,甚至还有可能使地摊淘宝的人增多。马未都所讲的收藏知识是需要验证的,很多观众会通过自己的实践来体会学到的知识。
名人效应在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产生深远影响,比如名人代言广告能够刺激消费,名人出席慈善活动能够带动社会关怀弱者等等。如果名人效应不仅限于使自己受益,而能惠己及人,有所贡献于社会,那境界就提升了很高档次。从这个角度来说,马未都似乎做到了惠己及人。即使是以经济目的进入收藏,能够坚持下去的话,藏家也能走向文化的道路、体会到收藏的乐趣,毕竟文化的魅力不可小视,那么各种目的的藏家们可以说是殊途同归了。总的来说,马未都的央视登陆,对于民间收藏队伍的壮大,是有很大意义的。谁能肯定,在马未都的影响下,不会又产生几个成功的"草根"收藏家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