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下旬,那些刚刚领略完英伦Frieze的艺术爱好者、收藏家和展商们,又马不停蹄横渡英吉利海峡继续法兰西风情之旅。10月22日至25日,建于1900年的巴黎“大皇宫”迎来了始于1977年一年一度的巴黎国际艺术博览会(FIAC)。其他展区还有卢浮宫方厅(Cour Carrée)和杜乐利花园(Tuileries Garden)。21个国家的203家画廊参展,中国参展画廊为香格纳。四天内参观人数超过8万人次,比去年的6.5万人次增长23%。每个博览会主办方都会在每次会展中添加新鲜元素、设立新单元,以期吸引人们的眼球。在金融危机远未消退之时,2009FIAC打出一大一小两张王牌以保证博览会的吸引力和成交额,即大皇宫的“现代经典”和卢浮宫方厅的年轻画廊单元。
现代经典(Modern Project):
再续传奇
众所周知,法国几乎是所有重要的现代艺术流派的发源地,印象派、野兽派、纳比派、立体派不一而足,即使二战后美国接手了艺术大旗后,深厚的传统使法国人仍得以延续自己的创造之道。此次主办方新开辟的“现代经典”单元很好地传递了法国人的“现代”情结,也有力地表达了他们对此一版块学术影响和市场号召力的信心。在金融危机下,对现代艺术的回归最有力的证据即是今年二月同样在大皇宫举办的已故时装大师伊夫•圣罗兰(Yves saint Laurent)藏品拍卖会。古罗马时期雕塑、德国银器、十八世纪前的欧洲名画、中国明朝金色红漆木制佛像、清朝铜制兽首、直到高更、马蒂斯、毕加索、布朗库西等现代大师们经典之作,圣罗兰及其搭档历时五十年搜罗的七百多件艺术品令全世界藏家趋之若鹜,拍卖共斩获3.74亿欧元,震惊世界。现代及古典艺术被证实为寒冬中的常青树。
期望“再续传奇”的FIAC主办方不但为“现代经典”在大皇宫中心位置准备了一个300平方米的特大展台,而且还向参展的十家画廊收取只相当于展台租金10%的费用。这十家历史悠久声名显赫的超级画廊中,有来自纽约的高古轩(Gagosian)、佩斯•维登斯坦(PaceWildenstein)、 Acquavella、L&M Arts 和 Richard Gray,另外5家分别是Thomas Ammann(苏黎世)、Beyeler(巴塞尔),Louis Carre & Cie(巴黎)、Malingue(巴黎)和Jan Krugier(日内瓦-纽约)。24幅拥有“博物馆收藏水准”的天价作品虽然成交缓慢,但人们对经典之作的喜爱和认同再一次得到证实。佩斯•维登斯坦画廊带来的蒙德里安抽象画《蓝红黄组合》(1935-1942年)被全球最大奢侈品集团LVHM主席法国首富伯纳德•阿诺特预留,价格为3500万美元。Louis Carre & Cie带来的弗兰提斯克•库普卡(Frantisek Kupka ,1871-1957年)的抽象画《哲学建筑》(1913年)被预定,价格为740万美元。柯布西耶(Le Corbusier)和让•杜布菲的绘画同样成交。Richard Grey带来的毕加索《写信的女人》以超过2000万价格被预留。另一件亚历山大•卡尔德的钢丝雕塑《爱德华•潘卡拉头像》(1929年)之前已经在一美国私人藏家手中超过20年,此次委托Richard Grey代售。某些私人藏家更愿意将大师经典委托给经纪人,而不是拍卖行出售,是害怕万一流拍留在拍卖历史上的不良记录。其他明星展品还包括安迪•沃霍尔1963年创作的《绿色灾难》(Green Disaster)(他的同年作品《绿色车祸》(Green Car Crash)在2007年的佳士得纽约拍卖会上以7170万美元高价成交);弗朗西斯•培根的两件重量级作品《说话的乔治•戴尔头像》(Portrait of George Dyer Talking,1966)和《头像III》(Head III,1949) ,分别标价在4000万美元和2000万美元左右;法国立体派艺术家费尔南德•莱热(Fernand Leger)1921年的油画《大午餐》(Le Grand Dejeuner),价值在2000万到2500万美元之间。这十家画廊还被邀请参加10月19至22日首次举办的博览会新贵阿联酋阿布扎比艺术博览会(Abu Dhabi Art),将“现代经典”之风刮向中东富商们。
“现代经典”之外,大皇宫另有122家现当代画廊和6家设计画廊。经典气息仍然无处不在。意大利画廊Tournabuoni以艺术史方式呈现从未来主义到观念艺术家波耶提(Alighiero Boetti)的作品,包括基里科(De Chirico)、方塔纳(Fontana)、曼佐尼(Manzoni)。巴黎画廊Nathalie Seroussi策划了主题展“运动的机器”,包括艺术家毕卡比亚、汀格利(Tinguely)等。巴西画廊Raquel Arnaud和西班牙画廊Osma各自梳理呈现了他们国家二十世纪艺术的代表作。德国画廊Henze & Ketterer重点推出德国表现主义艺术家。
另一个不可忽视的现象是,大皇宫内的画廊三分之一为法国本土画廊,被指责为过分地方主义,同比英国Frieze五分之一为英国画廊。
蒙德里安,蓝红黄组合
安迪·沃霍,绿色灾难
卢浮宫“方厅”:更新、更年轻、更当代
相比大皇宫的“经典主义”、“地方化”,方厅展区显得更国际化、更具当代色彩,共有81家当代艺术画廊。主办方还首次向14家新成立不久的画廊提供低租金展区,可惜虽然通稿上注明是国际性画廊,但事实上这14家画廊全部来自欧洲,仍可见地区保护意识。其中成立于2005年的比利时画廊“对不起我们关门了(Sorry We’re Closed)”人气很旺,尤其是1982年出生的法国年轻艺术家Gauillaume Bresson基于历史题材的剧场化写实绘画大受欢迎,单价2万欧元,有超过10个藏家提出购买。总的来看,年轻艺术家的作品从几千至几万欧元不等,形式新颖、价格合理使藏家更易被打动。
令人担忧的法国当代艺术市场现状
一个博览会虽然涵盖的面是国际化的,但往往展示以本土艺术创作为主,面向本土收藏力量。于是我们不得不从更宽泛的法国当代艺术创作与市场现状背景出发,更好地理解市场的一个触角-博览会。一方面我们盛赞法国的“现代”传统,“现代艺术”市场仍然薪火旺盛;但另一方面我们又深感于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法国当代艺术家似乎凤毛麟角,当代艺术市场发展远远落后与英美甚至中国。2007年《时代》周刊有批评文章指出:纵观文学、电影、绘画和音乐,如今的法国没有一项拿得出手,只能靠缅怀一度辉煌的历史地位度日。从莫里哀、雨果、巴尔扎克、福楼拜到普鲁斯特、萨特、加缪、马尔罗,这块曾经盛产文豪的土地,现在每年能够进入美国的小说不超过一打,国内却有近30%的小说译自英语;新浪潮电影曾令法国电影达到巅峰,但特吕弗、戈达尔已成过去,法国每年出产的200部电影多为针对国内市场的“廉价货色”,占据全国票房一半的是好莱坞电影;曾是印象主义、超现实主义等各种艺术流派发源地的巴黎,地位已被纽约和伦敦取代。据2008-2009Artprice艺术市场年度报告,按拍卖行当代艺术总成交额计算,全球前10位拍卖行没有一家来自法国。2008-2009在法国本土成交的年度拍卖总额为1300万欧元,远远低于英国(2.6亿欧元)、美国(1.32亿欧元)和中国(9500万欧元);而在年度全球当代艺术家拍卖价格最高的前十位中也没有法国艺术家的身影。以拍卖总额计算的全球前500位艺术家中,法国最贵的艺术家罗伯特•孔巴斯(Robert Combas)也仅能排到57位,法国艺术家一共仅仅占了8席。
其实如果身在巴黎或法国任何一座城市,周围的艺术氛围不能不说浓烈,但法国人似乎长期得意于“自娱自乐”“内省”式的艺术环境,国际影响力日渐式微。个中原因除了传统意识和法国人天性,一些批评家还常常指责法国政府“家长式”的文化政策。法国政府给予艺术创作资金补贴或者技术支持,但是其资助行为只用于能代表本国艺术水准和文化传统的艺术家,对于前卫的、非主流的、行为艺术的创作并不鼓励,也不给予资助。这种政策,直接引导了艺术创作,宏扬国家提倡的艺术理念。2005年,当代艺术大买家弗朗索瓦•皮诺(François Pinault)放弃了筹备多年的在巴黎西郊建设艺术中心计划,正是被法国政府种种政策限制和冗繁低效的行政所恼,将整个基金会和艺术中心迁至威尼斯,使法国人丧失了皮诺的重要收藏和支持力量。市场政策方面,如果本国当代艺术品的价格超过15万欧元,就有可能会被禁止流通出口。艺术品每次交易需要支付艺术家或者其继承人再次交易所得最高为1.25万欧元的基于艺术家“追续权”的税费。如果艺术品买卖有增值,需要缴纳5%的增值税。在这些政策下,购买艺术品的多数是真正的爱好者以及各类博物馆、美术馆,避免了炒作和哄抬价格的行为,但同时也遏制了法国艺术家的市场成交价和艺术市场的快速增长,可谓利弊参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