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力和产能过剩,廉价的农村土地资源和大量艺术工人的,是中国的现实国情为规模化生产提供了可能?
新的生产模式是否是当代艺术崇尚“观念性”所导致的?
是否会使当代艺术流于表面化和符号性?
艺术家谋求助手或代笔人帮助其完成创作,这并非是一个新鲜的话题,古已有之。然而,今天艺术界面临的“生产模式改变”的课题,与工作室制度下的“代笔”大相迥异。虽然本质上这是一个经济学问题,然而艺术家的创作工作更多与过剩的工业制造资源合作,艺术家从过去的艺术生产者,逐渐变成艺术策划者,或者说艺术家负责的是视觉艺术价值的核心,而辅助核心得以实现的部分,则在相关的“艺术配套产业市场”上购买。艺术家可以指导艺术工人完成某些“艺术要素”并进行“效果控制”,这是对艺术家传统身份的一次颠覆和转变,由此将带来在全球化语境中对艺术及艺术家地位的重新定义
卢迎华:生产模式本身只是表面东西
艺术家生产模式的改变有的是取决于艺术概念的需要,有的是技术层面的要求,有的是创作方式的改变,不太能够一概而论,需要具体地讨论。这种生产模式本身没有什么新意可言,在观念艺术全面地反思和挑战艺术家的身份、工作性质和角色之后,生产模式已经很难再激起任何关于艺术本身的探讨。
但是“点子”艺术一点就破,根本也谈不上吸引力。
创意与制作过程发生阶段性分离并不是必须的,还是应该回到作品的概念本身,根据具体情况看是否有这种需要。当代艺术流于表面化和符号性也不能归咎于这种生产方式。还是要看具体的创作本身。如果仅仅以生产模式作为概念本身,而且以泛化而不是深入地方式来繁衍这种方式的话,它本来就是很表面的东西,也没有什么可被探讨的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