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就网络传播与批评话语的暴力化、泛化谈一下我个人的看法。
平面媒体与网络媒体的区别是很明显的。虽然网络媒体有从议题到批评的泛化,以及语言暴力化的倾向。但从媒体话语的优势发展方向来说,我个人更加倾向于网络媒体。因为网络媒体的优势非常明显,它的信息空间大、更新速度快,而且它具有平面媒体所不具备的最大优势——互动性、参与性强。当然,也由此导致了批评的泛化以及语言暴力化的可能,但它也具有更多的民主参与的可能。这几年来,艺术媒体姑且不论,象天涯、猫扑等论坛和网站,都起到了政治监督的作用,包括最近网友对“躲猫猫事件”的群追猛打。如果没有网络的参与,以及参政、议政的热情的话, “躲猫猫事件”可能永远以“躲猫猫”这个非常荒谬的词语来定论。我认为网络媒体在这方面的功能及它的很多潜力,在中国还仅仅是一个开始。
我们都知道艾未未等人的博客的点击率和传播率非常高。大家为什么喜欢看?因为他的很多触及真实问题的话语,平面媒体根本不敢发。而且他的话语在博客上出现后,网友们会跟进讨论,就可能掀起一拨又一拨新的可能性。
关于语言暴力问题,我去年参加“第二届美术批评家年会”时感触很深。整个第二届美术批评家年会,始终围绕语言暴力的问题,而且是围绕我曾经参与、做过执行主编的《美术焦点》的事情来展开。我感觉非常荒唐:按理说,2008年美术界有太多事情值得批评家来讨论了,结果整个批评家年会围绕着一个杂志以及围绕着对某几位批评家的交锋来展开。
我们可以追问,为什么美术网站上会出现语言暴力的问题?首先,美术界或者批评家们本身有自己的问题。盛葳刚才谈到“骂派”,这个词的合理与否姑且不论,而且既然有“骂派”,就有“捧派”。即使权当有“骂派”存在,但“骂派”为什么会出现,以及“骂派”为什么会骂这个人而不骂那个人?骂此事而不骂彼事? 如果仅仅是为了吸引眼球,“骂派”是有问题的。但问题应该一分为二来看——为什么会骂?这个问题很多人心知肚明,但一直在回避。我个人感觉,“语言暴力”一直存在,从建国以来,我们大陆人与台湾人、香港人的话语方式就不同,我们的新华体、社论式言辞方式很明显了。语言暴力一直就存在,而且存在了很多年。但为什么这几年比较泛化?以往是平面媒体的天下,平面媒体有一个筛选、过滤、编辑的过程,而且有媒体管制,导致把很多暴力化的语言屏蔽、过滤掉了。但在网络时代,网友们找到了一个自由发言的渠道,如果这个网站屏蔽了我,我还可以在另一个网站上出现。如果实在不行的话,我自己申请一个网站。这导致所谓暴力化的语言在网络上迅速传播,因为发言者找到了一个畅所欲言的渠道。设想,如果在星星美展、85美术运动期间就网络盛行的话,很可能暴力化的语言更多、更甚。
为什么语言暴力会出现?为什么“骂派”会出现和泛化?这与近年来当代艺术逐渐丧失先锋性、学术性有很大关系。尤其是艺术市场的兴起,导致了整个批评界学风的下降。包括杭春晓、何桂彦两位先生谈到了很多批评界的尴尬,这都是有直接原因的。
我偶尔会接触到网络上非常红的写手。他们自己也说自己首先不是“网络红人”而是“网络忙人”。他们中的某些人整天看最近出现了什么事情可以值得批评一下。他们发文章的频率很高,几天内就要抛出一篇网络文章来,如果过了十天左右还抛不出来的话,往往会非常着急的找可批的热点。这种写法有它的问题,没有一个一以贯之的深入的、长期的学术研究,只不过是不断的在网上找热点,然后迅速地写出浅薄的文章,并冠以吸引眼球的题目。这种写作方式,导致对他所讨论的问题蜻蜓点水乃至黑白颠倒。
虽然这里面有很多问题,但每个人都有他的自由,人家愿意这样写的话,别人无权干涉。一方面,这些文章可能会产生不好的导向或好的导向。但同时我更相信阅读这些网络文章的网友,或者阅读平面媒体上批评文章的读者,他们是有自己的判断力的。所以无需过分谈论此事,至于畏惧,大可不必。
总结以上,我认为应该做好三点: 一、要想避免被“骂”,就应该把你自己的事情做好。自己的事情做地道了,自然具有说服力,就可能没有别人批评你,最起码批评你的人少了。
二、网络媒体出现语言暴力,与网络媒体的编辑及各论坛的版主是有关的,他们应该做好引导以及把关的问题。比如,很多网站打开主页还可以,一旦进入论坛的话,确实感觉有点跳梁小丑乱舞的感觉,而且版主本身的素质也不是很高。
三,语言暴力的出现,批评的泛化,归根到底还是取决于网友的素质问题。要想防止这些问题,或者要让这些问题往一个健康、良性的方向发展,我们只能期待于网友素质的提高。
(注:本文系作者在第二届批评家论坛发言,文章有删节,标题乃编者所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