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中西方艺术史中的名人逸事,强权压倒不了艺术家,穷困压倒不了艺术家,寂寞、战争、专制、死亡、苦难、衣食无着、离群索居……一切对常人来说巨大的折磨,对真正的艺术家来说,不但不是表达的桎梏,反而成了滋养表达的源泉和可供利用的资源。即使艺术家的生命终结,但是这些压抑与幽怨之气所郁结出来的画作,千百年来依旧叫人在它面前哀叹惋惜,感慨不已。这些画与艺术家的生命相连,充满了苦难体验的自我抒发,或是对美好精神生活的向往寄托与瞬间平静的畅然陶醉。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构图、色彩、笔触,还有一颗颗活灵活现的心,一种杳然远去生活状态,一个传说中的褪色年代。
当然,凡事都有例外。艺术史中也不乏名利双收之人,比如鲁本斯,比如董其昌。可见,所谓德艺双馨的传说,原本也靠不住。尤其是如今这个年代,谁如果苦在家里天天闷头画画,口口声声为了艺术,无疑会叫人觉得好笑。若是谁大红大紫,今天威尼斯,明天卡塞尔,成了新一代天皇巨星,则走到哪里都是媚笑一片。有人不停的在问:“如果‘人人都是艺术家’,那还什么是评价艺术的标准?”在潜规则里有一个不言自明的答案——看市场。
批评家Z常说:“看一个艺术家的画,只能看他出名前三年和出名后三年的作品。”言下之意,出名前三年是艺术家探索和实验,并且即将成功的曙光时期。此时的作品已经具有相当功力,只是尚未引起世人的注意,充满鲜活的冲击力。成功后三年,春风得意,倍受鼓舞,气势如虹,作品成熟完善,往往涌现颠峰之作。但为什么后来的画就不能看了呢?
艺术家在出山之前往往会变换多种风格,会受时下风格的影响,周围思潮的左右,也会自发的在各种道路上进行尝试。突然有一天,某件作品恰获大奖、获得集体承认或者被一拍定音,倍受鼓励的年轻艺术家就会抱定这种象征着成功的手法一路画下去,从而形成面目鲜明的风格。这种“蒙出来”的风格随之被市场定位为品牌LOGO,比如方力均的泼皮秃头,王广义的消费批判等等等等,真正的作到了“画人合一”的境界。躺在品牌温暖怀抱里的艺术家只需要对原来的创作做一些细枝末节的改动,再编上出厂序列号,最好保持唯一正宗的原滋原味,并且具有防伪图章,就可以对自己制造的产品进行批发零售,还要经常保持媒体广告宣传便大功告成,比如头一段北京某两个画廊举办的大师版画联展便是此例。如果与画廊签署一纸文书,连包几年,则连宣传的事情也不用自己操心,只要买房置地,喂养狼狗,就可以实现魂牵梦绕的庄园梦想了。如果你看到不久前还衣食无着的艺术家叼着类似人民币卷成的雪茄,开着奔驰600或者宝马,横穿闹市,并向你吹嘘在某城乡结合处新添房子一栋时,对这种暴发嘴脸千万不要惊讶,只不过是他又签到了一家开价不错的画廊,可以开始进行批量生产了。
按理说,艺术家实现温饱直奔小康,获得形势一片大好的艺术市场承认,已经拥有了安逸舒适的生活环境, 理应有更长的时间和精力去从事艺术创作。不,恰恰相反,但是整个事情一直在走样。画廊要求艺术家保持稳定的面貌与已经深入人心、喜闻乐见的风格,太大的跳跃和变化虽然不一定会带来艺术品质的变化,但注定会带来艺术产品价格的滑坡。艺术家是画廊的零件制造工人,是艺术品产业化链条上初始的一环,只要复制稳定,就可以保持销路。至于你是不是对这个题材、这个样式已经画到恶心,对艺术的理解是不是已经进一步深化,以前的样式是不是已经无法满足现在的表达欲望,则根本不是冷酷的生产线终端所顾忌的事情。面对着画廊以老板身份自居的种种挑剔,既愚昧又可笑。但过惯了舒服日子的艺术家也只能向甲方低头,或忍辱负重,或自暴自弃,总之拿到定单才是硬道理。也许这样过活,原本也很舒服,比如江浙的架上艺术家们就更喜欢躺在定单上睡觉,很少再有变化和进展,创作处于一种停滞的状态,或者这也应该归罪于他们大包大揽的画廊。是在画画,还是在画钱,明眼人很容易就能看得出。
画廊作为艺术品的中介,总是要代表顾客和藏家的眼光,来打量这些年轻的红了眼的艺术家。首先要手上的活好,技术要硬性达标,没有才气并且画的太慢的人,一般不被优先考虑。然后是政治上的正确性,如果面对的主要是国外客户,这点就会起主导性作用。如果侧重纯商业市场,赏心悦目的美感要求则被提到日程上来,技术的高度完善,材料性能的充分发挥,制作效果的极尽精良,缺一不可。另外,起点越低越好,大不了低吸低抛,画廊的利润空间在短期内才会有所保障。对于老一代艺术家,则需要论资排辈,学院身份、行政地位、全国美展的获奖情况(当然是评委更好)、是否奇货可居……都是衡量价位的主要标准,只是没有一条与艺术本质有关。不管是尹朝阳,还是张晓刚,在画廊眼中他们都只是高级行活,有利可图永远是商家的唯一动力。
艺术家的生长,总需要的不断自我否定与不断自我肯定,最终才会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质,达到化境。以前做学问的老先生总是说,五十岁之前不要写书,都是在打根基而已。虽说这有些不合时宜的腔调,但博厚精深的金字塔根基依然是这个快餐年代所缺稀的。如果用Z的观点来看,二十几岁就过早的消耗了这唯一值得关注的六年,便颓废了,能够给艺术史能提供出怎么样的材料?又能给这个社会带来什么样的思想?才气靠不住,这个世界上有才气的人实在太多了。
从长远来看,艺术还是很本质的,留在艺术史册中烁烁放光的真正有价值的艺术品,无疑是凝练了整个时代精神的化身和对社会产生深远影响的思潮的代表。时尚和潮流都会被时间这个无情的海啸所摧毁,即使是一种开创性的新趣味,那么留存下的也仅仅是那个唯一的开创者。所有一哄而上的善良学徒,只不过是为他曾经起到过的巨大社会影响,做一个量化统计的注脚。
那么,是谁杀死了艺术家?是比尔?是市场?还是你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