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0年4月14日
地点:北京·中央美术学院
孙曦:前几天靳尚谊先生做了一个有关“素描与艺术深度”的讲座,请问您是怎么看待素描的?
刘礼宾:我对素描有三点看法。
首先,素描是美术学院的传统。我们在谈论素描的时候,经常会认为它是西方的艺术传统。其实从20世纪初至今,素描教育在中国已有百年历史。徐悲鸿、董希文、王式廓、靳尚谊、徐冰、王华祥等几代艺术家对其进行了积极的改造。某种程度上,素描是中国艺术的一种传统,已经渗入到中国美术教育体系之中。因此,如果把素描作为我们自己的传统,很多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不会仅仅纠缠在中、西问题上。
第二,不能将素描仅仅视为一种美术技法。素描在西方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很多优秀艺术家对素描都有很多贡献,并且凝聚了很多的文化因素。我们学习素描,必须要将它在历史上所起的作用认识清楚。素描的练习不仅是技法的练习。正如靳尚谊先生,徐冰先生强调的:素描可以提高一个人的素质,在对一种美术技法的磨练过程中,把自己由相对粗糙的人变成精致的人。一个人从浮躁变的沉静,变成能进入艺术创作状态的人,素描不失为一种好方法。
第三,在中央美院,不仅仅是素描,很多传统都可以进行挖掘。书法、国画、雕塑、民间剪纸,都积淀着很多有价值的基因,最重要的是如何挖掘它们。现在美院做了60年素描展,引起了很大的反响。中央美院还有很多传统,都需要进行同样的挖掘。有种说法叫“不破不立”,好像只有破除某种东西,才可能立起另外的东西。我则更看重“不立不破”,更注意各种艺术形式之间的联系性,转换的可能性。不能把一些传统的东西仅仅视为保守的。进化论式看问题的方式存在着很大的问题。
孙曦:靳先生强调素描的写实功底,是不是可以理解为技法的问题
刘礼宾:仅仅从作品和表现对象的相似程度来理解“写实”,就把“写实”理解窄了。如果把“写实”扩展开来,它和“现实主义”、“艺术的当代性”都有联系。
孙曦:有些当代艺术的作品虽然不乏新意,但是完成的东西却有些粗糙,您是怎么看这个问题的
刘礼宾:这可能体现了学院的价值。一些关于艺术作品以及艺术现象的讨论,经常驴唇不对马嘴。这涉及到艺术家或批评家的艺术素质问题。这个问题说起来简单,但经常是一些争论的问题关键所在。这和前面说的素描可能能把相对粗糙的人变成精致的人,是一样的道理。
孙曦:您写过“二元对立思维的隔绝对中国美术界的影响”,现今当代艺术已经是一种潮流了,当代艺术的作品也变得更有深度,但也变得更不容易理解和接受,您怎么看这个问题
刘礼宾:简单的二元对立思维造成了一种隔绝,比如把前卫与传统视为简单的对抗关系,还有中西问题、性别问题、古今问题等等。
关于当代艺术作品不容易理解,我认为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有些艺术家确实在故弄玄虚;另一方面,可能和观众的知识结构有关。不容易理解和接受,并不能说这些作品不好,复杂与否不是评价作品好坏的标准。欣赏当代艺术作品,要具备一定的知识储备、美术素养、以及对当代社会的敏感性,不具备这些要素,古代艺术一样看不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