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1949年建国之后,围绕“人民”主题进行“历史”书写变得越来越自觉。在此之前,在20世纪的“现实主义”语境中,“人民”是突兀地出现于1949年吗?如果不是,它是怎样逐渐进入现实记录者的视野的?其中的艺术家又是怎样逐渐将“人民”纳为表现对象的?本文对民国史料进行梳理,意在使或隐或现在民国美术创作中的“人民”线索更为彰显。一方面提供一个重新审视民国美术的视角;另一方面,也将这一梳理视为一个可供反思和质疑的文本。
关键词:民国、人民、美术
“人民·历史——20世纪中国美术研究展”分为三部分:民国美术、新中国美术、改革开放新时期美术。笔者将1919年及之后的民国美术分为四个时期(1919-1927,1927-1937,1937-1945,1945-1949)。做这一分期,同样基于对惯常历史分期以及对展览主题的考虑:(一)“五四”运动首倡的世纪新风,北洋国民政府的政权更迭以及腐败无能,南京国民政府统治较为安宁的十年以及政府对现代城市的构想,抗日战争时期的全民族的群情激昂以及延安革命烽火的兴起,解放战争时期国统区的民怨激愤及人民大众对新中国的憧憬,这些史实成为该展览的宏观背景。(二)无论是在现实社会中,还是在理论表述中,这几个时期的民国之“人民”都在经历着嬗变。在时间的推进过程中,外族入侵以及内部斗争使“人民”一词成为不同阶层的指代。
一、民国之“人民”
1911年清王朝被推翻之后,两千多年来的封建帝制结束,唯皇帝一人独尊的社会体制崩溃,尽管此后的集权模式仍以各种变体呈现,但任何一个政府领导人的权力都已经不能和往日的皇帝相提并论。集权的崩溃必然导致一定程度上的还权于民。世世代代被草菅的“人命”和“民意”由关乎于“天”,指向上苍,到20世纪找到了其受重视的现实基础。20世纪中国历史的重大转变在于,一个曾经以皇权为核心,层层向上负责的金字塔式的社会建构模式崩溃,自此之后,向下负责,以“民”为主至少变成了一种舆论上的必需,也基本上奠定了20世纪中国政治的基调——尽管在此过程中,“人民”这一概念经常被不同程度上抽空,成为一个空壳。
“民族、民权、民生”为核心的三民主义,在同盟会的政纲中,被完整地表述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此后更成为南京国民政府的执政纲领。一直到新中国建立之前,这一以“民”为核心和基础的执政纲领一直被南京国民政府所标榜。在《民报》发刊词中,孙中山把“外邦逼之”和“异种残之”并列为民族主义“殆不可须臾缓”的基本原因,将 “反满”和“反帝”作为“民族主义”两个重要支点。“民权主义”明确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意于结束“以千年专制之毒而不解”的严重状态,提出经由“国民革命”的途径推翻封建帝制,代之以“民主立宪”的共和制度,从而赋予民众以“人权”。“民生主义”则希望解决“中国的近代化”的课题,发展资本主义经济,使中国由贫弱至富强,能给劳动人民带来生活福利。孙中山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在“民权主义”方面肯定“比较代议政体改良得多”的“人民独裁政体”苏维埃国家,重申了“主权在民”的原则;在“民生主义”方面则强调了“耕者有其田”的观点,由此“新三民主义”成为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思想基础。
民国之“民”和我们习惯表述中的“人民”的区别更在于后者对于“工农”的强调。1848年马克思在总结欧洲革命经验的基础上,在《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中提出“工农联盟”的思想。认为在革命中,工人阶级只有依靠农民的支持才能取得胜利,农民也只有得到工人阶级的领导才能得到解放。列宁在领导俄国革命中实践了这一工农联盟的思想。斯大林在《悼列宁》中提到“列宁同志和我们永别时嘱咐我们要竭力巩固工农联盟。列宁同志,我们谨向你宣誓:我们也一定要光荣地执行你的这个遗嘱!” 1926年,上海爆发“五卅惨案”,国民革命由此进入高潮,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争夺领导权的斗争日益尖锐起来。因此,客观分析中国社会各阶级状况,把握各阶级的相互关系,变得尤为重要。1925年到1926年上半年,发表了不少的论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针对这一局势,对社会各阶级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如瞿秋白的《五卅中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之互争领导权》,李大钊的《土地与农民》,邓中夏的《怎样实现工农联合?》,毛泽东的《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等。“工农联盟”思想便已经萌芽,后成为新民主义革命理论的基础。在此后的各个时期,尽管根据国内形式的改变,共产党人在处理阶级关系上做过一些调整,但基本上仍是贯彻的这一路线。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进程中,进一步发展了工农联盟的思想,提出了统一战线的理论。工农联盟则成为了统一战线的基础,也成为后来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基础。在新中国建立之前,共产党人在各个历史阶段,均将“工农联盟”视为革命的坚实基础。
二、“人民”之美术史
(一)1919-1927
“五四运动”是指1919年5月4日在北京爆发的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上海人民首先大力声援北京学生,发展到学生罢课,工人罢工,商人罢市。南京、天津、杭州、济南、武汉、九江、芜湖等地工人先后举行罢工和示威游行。北京政府不得不于6月6日释放全部被捕学生。10日宣布“批准”曹、章、陆3人辞职。28日,中国代表团拒绝在对德和约上签字。五四爱国运动胜利地告一段落。而广义的“五四运动”是指自1915年中日签订《二十一条》至1926北伐战争之间,中国知识界和青年学生反思中国传统文化,追随“德先生”(民主)与“赛先生”(科学),探索强国之路的思想文化运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