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小心,21世纪的前10年过去了。
2002年
春节。已经工作过的人,此时又要接过父母的生活资助,心中有些酸楚。当然,这时候的主要生活资助来自我的妻子。
应该是年后不久,在邱志杰租住的花家地北里房子里,第一次见到了卢杰,他此前已经为视觉长征的计划考察了四五年。他在激昂阐释自己观点的同时,不忘攻击一下时下的中央美院。好像老浙美都有这样的情节,我的几个研究生朋友笑而不语。就是在这一年,卢杰租住了花家地小区的办公室,开始了长征计划,我作为邱的助手,工作转向了这个项目。同时,邱继续准备圣保罗双年展的作品,“毛字体”和“罗马柱”。
学校的功课还在继续着,慢慢体会到了一些读书的途径,开始看易老师推荐的书目:《批评的剖析》、《批判哲学的批判》、《意图的模式》、《艺术与文明》等。
应该是5月份,在中国人民大学陪大学同学喝酒,崛川理沙作陪。朋友失恋了,我却喝醉了,这可能和我当时的苦闷心情有关。头被封了很多针,从此以后,我的头发没有再留长过。
也是在这段时间,妻子也从青岛辞职了。找工作很顺利,进了北京一所中学。当然是外聘,于是她开始了北漂生活。一直到2010年的春天人事关系调入北京。
随后,在花家地北里小区,见到了高名潞先生,那时候他有腿伤,借住在苏新平的家里。我是应朋友武宏之托,过去给他修一下笔记本电脑。当时极为激动,因为我此前只是在史料见过他。此后的几件事情我得到了高先生的支持,随后会提及。
暑假妻子来北京,租住在南湖东园二区的地下室。15平米大小的空间,放下了最新买到的台式电脑。买电脑为的是翻译高名潞著作《墙》的第四章。此时对翻译已经摸到一些门道。夏天住在地下室,黑夜和白天没有区别,被子终究是潮漉漉的。不过我很乐观,经常请我的朋友来我家的小窝喝茶。现在的我还有没有这样的勇气,很难讲。后来地下室实在住不下去了,感觉在用身体和环境对抗,一个月后就搬了出来,与一个“老北京”的儿子合租。老北京是一个摔跤手,儿子无所事事,妻子半瘫,对我们倒是比较宽容。在这个南湖西里的房子里我住了一年。
应该是这一年,北京三联书店的张琳来找我,于是联合师妹代亭、沈莹接手翻译泰晤士与哈德逊出版社出版的《艺术与艺术家辞典》。2010年,这本书经过多年校对,才最终问世。
大概在6、7月份,冯博一来电话。让我帮他编辑“首届当代艺术三年展”出版文献汇编。对近十年出版的前卫艺术文献进行了梳理。为了找资料,当时去过的工作室有朱其、顾振清、艾未未空间的当代艺术文献库等地。对这十年的出版状况有了一个大体了解,增加了对当代艺术的认知。
9月份,随易老师开始了西部考察。天水、兰州、嘉峪关、敦煌、四川九寨沟、成都杜甫草堂。易老师用自己一路的讲课费贴补大家的行程。九寨沟的雨夜,和易老师从饭店回走到宾馆,导师言语谆谆,毕生难忘。
这一年我写了一篇小稿子《民族主义情绪下的理论黑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