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小心,21世纪的前10年过去了。
2004年
2004年的春节一过,除了写论文以外,便进入了找工作的潮流里面。设计了一份简历,漫无目的地投递,期待奇迹发生。结果是可想而知的,四处碰壁。后来去农展馆参加招聘会,人山人海的场景像是白菜市场,自己是哪棵白菜呢?是否味道好一点?是否产地好一点?好像都已不太重要。
与其这样耗下去找工作,不如继续考博,尽管三年后的结局也可能是进入萝卜市场。在这里,我把延续一种希望变成了现实的追寻。从现实层面讲,这样的延续面对的生活压力是很大的,这时候妻子给了我很大的支持。
当然,考博的主要原因在于期待能在专业方面继续深造。在中央美院过了3年,毕竟时间太短了,刚刚开始了解它。了解一个学院的核心,3年是不够的,何况美院已经积淀了90多年。每当看到外界对美院的情绪化批判的时候,我总想起这句话,也只能苦笑。
2004年易老师第一年招收博士,但他劝我攻读中国近现代方向的博士学位,并帮我引见了邵大箴先生。与易老师的尖锐、批判相比,邵先生平易近人、睿智、通达、学识渊博。在中央美院的求学6年中,能拜这两位先生为师,何其幸运!因为在美院前3年的学习基础,考博比较顺利。
暑假过后,开始上课。英语免修。主要精力花在了专业课上。由于精神状态以及思维状态的转变,再加上此前三年的积累,每门课程的学习都较为深入。专业课成绩也始终名列前茅。相对于以前的吸纳和无基础的反叛,这时更多一份研究和审视的目光。我想这无论对于学术研究,还是当代艺术批评,这都是至关重要的。
下半年,美院学术科研办组织教师作品评奖。我帮着整理美院教师作品,对美院教师创作状况以及学院传统有了一个更深的认识。
此时接到冯博一电话,说上海《艺术世界》欲设立“纪念85美术新潮20周年”专栏,问我也没有兴趣采访85的一些人物,进行梳理。我很珍惜这个机会,欣然同意。当年就采访了高名潞先生。这个专栏的设立,无论是对我了解中国当代艺术的历史,还是对我的思维方式都产生了重要作用。作为专栏,此后两年陆续做了18篇采访。如果说读书可以增长知识,我想“读人”是一条更有效的捷径。
不得不提的是,冯博一在我北京10年发展过程中,总是提供给我重要机会,此种感激,言语多余了,一并致谢。
附:纪念“85美术新潮”20周年系列采访目录:
1、 《与高名潞的对话》(《艺术世界》,2005年第1期)
2、 《与尹吉男的对话》(《艺术世界》,2005年第5期)
3、 《与王广义的对话》(《艺术世界》,2005年第6期)
4、 《与殷双喜的对话》(《艺术世界》,2005年第7期)
5、 《与丁方的对话》(《艺术世界》,2005年第8期)
6、 《与张晓刚的对话》(《艺术世界》,2005年第9期)
7、 《与朱青生的对话》(《艺术世界》,2005年第10期)
8、 《与张培力的对话》(《艺术世界》,2005年第11期)
9、 《与吴山专的对话》(《艺术世界》,2005年第12期)
10、 《与耿建翌的对话》(《艺术世界》,2006年第1期)
11、 《与黄专的对话》(《艺术世界》,2006年第2期)
12、 《与毛旭辉的对话》(《艺术世界》,2006年第3期)
13、 《与宋永红的对话》(《艺术世界》,2006年第4期)
14、 《与宋永平的对话》(《艺术世界》,2006年第5期)
15、 《与王明贤的对话》(《艺术世界》,2006年第7期)
16、 《与王林的对话》(《艺术世界》,2006年第9期)
17、 《与谷文达的对话》(《艺术世界》,2006年第11期)
18、 《与鲁虹的对话》(《艺术世界》,2006年第12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