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以来,俄国文学和艺术一直受到中国社会大众的关注与热爱,中国文艺家们也从俄国文艺中获得有益的观念与技巧的借鉴。俄国文艺以其关注人生与关注社会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彰显于世,具有鲜明的民族气派和时代特色。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俄国美术就被鲁迅、徐悲鸿等诸位先生陆续介绍到中国,推动了中国现实主义版画、油画和雕塑的发展。中华人们共和国成立之后,当时的历史和环境进一步促进了中俄两国的美术交流,俄国美术作品展览常在中国举办,介绍俄国美术的图书与画册广泛地在中国传播,两国美术家人员的交往也很频繁。一些著名的画家如阿•盖拉西莫夫、梅尔尼科夫、韦列伊斯基等,都曾来华参观访问,并与中国同行交流创作经验。在中俄美术交流中,有一位俄国画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他就是康•马克西莫夫。他曾受苏联政府委托,接受中国文化部的邀请,来中国举办了为期两年半(1955—1957)的油画训练班。他为中国培养了一批油画家,传授了较为完备的油画教学方法。 马克西莫夫之所以被苏联文化部选为来华教授油画的专家,是由两个因素决定的:其一,他是一位有成就的油画家,他的作品享誉当时的苏联画坛;其二,他是一位有教学经验的教育家,是莫斯科苏里科夫美术学院的教授,当代油画名家如特卡乔夫兄弟、萨拉霍夫、尼基奇等都曾是他的学生。马克西莫夫之所以立足于苏联美术界并在美术教育中备受人们关注,除了他的艺术天赋外,更由于他的勤奋好学与对社会现实的关注。他深谙艺术规律,对俄国与西欧现实主义绘画传统颇有研究,主张油画创作者除了必须具备写实造型的基本功外,既要敏感于现实生活与大自然给予的启发,也要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与创造性。他的艺术才能在不同的题材和不同的媒介中体现出来,他创作了不少革命历史画、风景画、风俗画、肖像画,他的油画追求在写实中传神,技巧精湛,素描功力严谨,速写生动,水彩笔触轻松,色彩活泼,富有写意精神。 马克西莫夫在中国的教学活动,是中俄美术交流活动中一段难忘的历史。其间,他不仅把俄国和欧洲的艺术成果带到了中国,而且亲身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魅力,由此在他的创作中也增添了中国元素。他的不少作品或在中国完成,或吸收了中国写意艺术的某些成分。从那时起,这位俄国画家的名字为中国艺术界所熟悉,他的作品被众多中国观众所欣赏,关注20世纪中国美术史和中俄美术交流史的各国专家,也以很大的兴趣关注和研究他的生平与创作。他的作品除了收藏在俄国美术馆以外,也被中国、美国和一些欧洲国家的收藏家珍藏。
康斯坦丁•马克西莫夫(Костантин М.Максимов,1913-1993)出生在离莫斯科不远的伊万诺夫省。他从小喜爱绘画,在中学时代经过一段绘画训练之后,于1936年考入莫斯科印刷学院油画系,不久即转到组建不久的莫斯科造型艺术学院(1948年改名为苏里科夫美术学院)学习。1943年毕业,因成绩优异留校任教,1946年跟随著名油画家利亚日斯基当研究生。利亚日斯基是一位卓越的肖像画家,20年代曾以《集体农庄女主席》和《女代表》两画在苏联享有盛名。1946—1955年间,马克西莫夫除了教学任务外,还先后创作了一系列使他成名画坛的佳作。 历史画《库图佐夫在红村》创作于1946年,这幅画的素材来源于1812年拿破仑入侵俄国的一段历史。在二战后描写本民族历史上著名将士的英雄主义事迹的题材,在俄国画界是普遍的现象,马克西莫夫在库图佐夫形象的刻画上显示出不凡的技巧,使人想起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中对这位将军的生动描写。 1949年,马克西莫夫着手大幅油画《列宁的葬礼》的创作,画中再现了红场上人们送别列宁遗体的情景。后因政治原因此画未能最后完成,但在气势恢宏、人物众多的画面上,考验了马克西莫夫塑造人物肖像的功力。也在这一年,为纪念莫斯科建城800周年,苏联政府决定授予莫斯科先进工作者列宁勋章,并用艺术形式塑造他们的形象。马克西莫夫和叶芳诺夫(1900—1978)等四位画家一起,接受了大幅油画《莫斯科先进工作者在克里姆林宫》的订件。与此同时,马克西莫夫又画了一组《莫斯科名人像》,其中有地铁机械师、历史学家、工人、飞行员等肖像。因这些作品,马克西莫夫于1950年第一次获得当时苏联国家级的最高奖项——斯大林文艺奖。 1951年,由叶芳诺夫领衔,马克西莫夫和格里查依等五位画家合作完成了另一国家订件《苏联科学院主席团会议》,这是一幅描写数十位当时苏联学界泰斗的巨大画作。马克西莫夫完成了捷林斯基等四位院士的肖像。不同于50年代初苏联画坛上出现的许多色彩华丽、歌舞升平的群像画,这几位画家配合默契,用较为质朴的艺术语言力求表现苏联学者的风度、气质和精神面貌,从中可以看到艺术家对俄罗斯19世纪肖像艺术优秀传统的继承和发扬。《苏联科学院主席团会议》一画的创作集体获得斯大林文艺奖,马克西莫夫第二次得到这一殊荣。 1954年,马克西莫夫在全苏美展上的《萨沙—拖拉机手》给画界和观众面目一新的感觉。这幅画以描写农村普通劳动青年生动朴素的形象,受到人们普遍的赞赏,苏联美术界的领军人物、油画大家约干松,在1955年的“艺术”杂志上撰写评述全苏美展时,对这件作品予以高度评价。权威的特列恰科夫美术馆收藏了这幅油画,并成为该馆的长期陈列。正是这件尺幅不大但有丰富艺术含量的作品,奠定了马克西莫夫在苏联艺坛的位置。 在马克西莫夫的早期作品中,除了上述历史画、群像画和肖像画,以及诸如《萨沙—拖拉机手》这些既有肖像特征,又有某些情节的作品之外,他还创作了一些风俗画小品,如《在小船上的孩子们》、《交售国库粮》等;和一些风景画,如《秋天》、《春来了》、《城郊》、《斯维尼格勒郊区的春天》等,他充分利用对色彩的敏感,或表现充满阳光、欢快明朗的自然景色,或表现天空大地气候的微妙变化。 1955年春,马克西莫夫作为一位成熟的、有丰富创作和教学经验的艺术家来到中国,在北京中央美术学院主持了全国油画训练班,对来自中国各地经过严格挑选的21位青年油画家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培训。 马克西莫夫对学员们侧重于油画基础和油画创作两方面的训练。他根据俄国学院教学体系制定了较为严谨和科学的油画教学大纲,通过循序渐进的课堂作业和室外写生步骤,加强型和色(即素描和色彩)相结合的训练,提高学员的造型能力;通过在体验生活中收集素材、酝酿构图以及从小稿到定稿的全过程,培养学员的构思和创作作品的能力。同时,按照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要求作品思想性与审美性的统一。 马克西莫夫为人平实,待人诚恳、健谈而有亲和力,在油画训练班言传身教,对学生循循善诱。他经常和同学一起画老北京的街道与胡同,一起到北京郊区和外地如武汉、重庆、杭州、上海等地写生,去中国农村、海边、渔村、山区、工厂和建筑工地体验生活。本画册中刊载的《中国的农村》、《北京街道》、《中国的打谷场》、《中国的水稻田》等不同质材的数十幅绘画,便是在这个时期创作的。他在北京教学期间,还结识了一些中国文艺界的巨擘,并与他们有较多的交往。油画《文学家郭沫若》、《画家吴作人》、《画家齐白石》等都作于此时,这是他给尊敬的朋友留下的最美好的纪念。他后来回忆说:“在中国的时期,是我热情高涨和精力集中的时期,为了表达那些使我激动的形象和印象,我做了紧张而深入的工作。” 马克西莫夫热爱中国,注意学习中国的历史和古代文化艺术。他对中国民族传统和民间艺术很感兴趣,常到北京天桥看民间艺术表演。他在训练班中一方面向学生传授欧洲的油画知识和技巧,另一方面通过他自己的感受教育中国学生热爱本民族的艺术。当时在学员中,有人认为中国画的手法有很大局限,对中国画的发展前景持否定态度。马克西莫夫则反复强调中国画的意义和价值,他说:“中国画学派的优秀作品中含有人道主义和高度的诗学境界,大自然和生活机智地结合在一起,其价值远远超出中国国界以外。我大胆地认为中国画已经进入世界艺术的宝库。”又说:“古代和现代中国画作者出色的艺术技法,如构图的鲜明、简练,线条的优美,形象的表现能力以及节奏和装饰感的极致,在中国油画民族化的发展过程中能被借鉴。”他还说:“正如其他一切艺术一样,中国画并没有停滞,而在不断发展着……它已经面向新的主题和形象,并在艺术形式上有新的质变。”(见《苏联美术家谈中国》1959年莫斯科“苏联艺术家”出版社)。他在北京时曾慕名拜访年已94岁高龄的齐白石,并观摩了齐白石作画的过程。有全面修养的马克西莫夫,敏锐地感受到中国水墨画的美学特征,注意到中国画的写意性可以帮助写实油画获得更生动的表现力。这不仅有益于他在中国的教学,也对他以后的油画和水彩画的创作产生了影响。 1957年5月油画训练班的毕业创作展览,既是全体学员学习的总结,也是对马克西莫夫教学水平的检验。在中央美术学院礼堂陈列的展品中,有取材于现代中国人们日常生活的,也有表现重大革命历史事件的,还有肖像和风景画创作。马克西莫夫高兴地说:“我的学生们的作品都达到了我满意的程度。”在参展学员中有詹建俊、靳尚谊、侯一民、秦征、王流秋、冯法祀、俞云阶、高虹、何孔德、任梦璋、谌北新、魏传义、武祖德、汪诚仪、袁浩、王恤珠、王德威等。这些很有才能的中国青年画家经过两年多的系统训练,在艺术观念和技巧两方面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后来他们分布在全国各美术学院和重要创作机构,成为中国油画教学和创作的骨干力量。他们至今仍然以激动和感谢的心情,经常回忆起在马克西莫夫油画训练班那段充满激情的岁月。 马克西莫夫油画训练班的教学成果,得到了中国政府和社会大众的认可与好评。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朱德元帅亲自观看了展览,并与美院的领导和教授以及全体训练班的学员合影留念。马克西莫夫还兴致勃勃地向朱总司令汇报,他已与中央美院和莫斯科苏里科夫美院(他任职的学校)商定,开展两院和两院附中之间的经常性的校际交流。 1957年7月,马克西莫夫回国。他写下了如下的话:“我带着依依惜别的心情,离开了我的中国朋友们,但是,友谊是没有距离的。我虽然和你们分别了,可是我感到我们是这么近,我爱你们,感谢你们,苏中人民是永远的真正的兄弟。”
两年半的时间马克西莫夫与中国艺术系上了解不开的情节。在回到苏联以后的创作中,他对水彩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应该说,这与中国水墨画对他的影响有密切的关系。在中国时他接触过很多水墨画名家,如齐白石、李可染、吴作人、蒋兆和等,他也在各大博物馆看到了许多中国近现代和传统水墨画精品。所有这些,潜移默化地影响了马克西莫夫的艺术。从中国回去以后他以水彩创作的风景画、静物画、风俗画和肖像别具一格,引起人们广泛的关注。由于出众的水彩画技法,他被同行们推举为苏联水彩画协会的会长。 60年代马克西莫夫的许多水彩画作品大都以组画形式出现,如《中亚之旅》、《卡累利亚》、《顿巴斯》、《卡马汽车厂工地的建设者》、《在莫斯科的四十天》、《西班牙之旅》等。当然也有不少独幅作品,如《晴朗的日子•乡间别墅的窗外》、《唐昌蒲与普希金面具》、《有小白花的静物》、《窗台上的稠李花》、《科斯特洛马的夏天》、《农庄的年轻养犊员》、《露台》、《浴场边的西瓜摊》等,这些艺术性很高的作品,曾多次参加国内外展览。他的水彩创作以细致透明的笔触,饱满的型,纯度很高的色,以及富有抒情的诗意而别具特色。如《细雨濛濛》中那丝丝的小雨和寒冷的空气,《多列多小巷》复杂的光感,《海景•傍晚》的潮湿,《科斯特洛马的夏天》的骄阳,《演说者》内心的激情和亢奋……都可以看到画家的匠心。在尺幅较大的水彩肖像画中,如《电焊工萨皮洛夫》、《安装工阿芳纳西耶夫》、《瓦利亚。路基扬诺娃》等,人物个性鲜明。著名画家萨拉霍夫赞赏马克西莫夫的水彩画:“不落俗套,也没有水彩画中常见的千篇一律,他的每一幅画都是一个独特的精神和造型的世界。而最重要的,在他的作品中不仅有瑰色的色彩流淌在纸上的美,而且还有揭示生活本身的美。”
60年代和70年代,他任教于苏里科夫美术学院油画系,这一阶段是他油画创作的丰收期。 他画了不少肖像。《入睡的阿廖沙》作于1960年,画的是他在中国工作时出生的儿子阿力克赛。儿子睡在初夏花园的小床上,空气清新、丁香花盛开,一片温馨、幸福的气氛。艺术家《杜勃洛谢尔多夫》是马克西莫夫的朋友,他正在自己的画室中作画,一手拿着画笔,一手放在下颌处,目光集中地看着前面,椅背上放着他的军大衣,暗示了他部队画家的身份,这是一位阅历丰富,有相当艺术成就的画家。马克西莫夫曾多次画过他妻子加丽娜•李伏娃的肖像,加丽娜受过艺术专业训练,从事油画和装饰画创作,1955年她随丈夫来到中国,是一位有教养的俄罗斯女画家。马克西莫夫带着爱意,描写了她和她的工作室,画中人的服装、发式和生活环境诸方面,表明了她的职业身份。这一时期,他还画了苏联人民演员契尔科夫、雕塑家基巴尔尼科夫、作曲家卡巴列夫斯基、宇航员列昂诺夫和库巴索夫等人的肖像和《女大学生》、《农妇达丽娅》、《拿着信的大学生》、《矿工》等作品,他刻画的都是很有特色的同时代人的形象。马克西莫夫常说:“肖像体裁是最难的体裁之一,一个肖像画家必须用自己的整个身心去领悟对象的内心世界,也就是人民常说的,要善于表现人的内心状态、人的追求和理想。肖像画家的课题是对人物做出心里分析,这种分析有时显得轻而易举,得心应手,但更多时候是艰巨而缓慢的过程,要求画家进行高度紧张的思考。” 马克西莫夫两幅描写苏联女工的风俗画在画界曾得到好评。一幅是他60年代倾注了几年心血创作的《彼列斯拉夫的刺绣女工》;另一幅是70年代表现卡马汽车厂工地食堂工人的《等待作业组归来》。《彼列斯拉夫的刺绣女工》构思于60年代初,1963年画完初稿,最后的完稿日期是1967年。这幅画在构图上很有特色,画面上呈现的是一个劳动车间,自上而下层次分明地描绘了已经绣成的面料、五个女工的形象和窗外彼列斯拉夫小城冬天的房屋和街道,人物、景物安排得当、色彩配置优雅、明快。《等待作业组归来》的题材来自卡马河开发区未来的汽车厂工地。70年代初,马克西莫夫多次深入工地收集创作素材,他看到建厂初期的生活和工作的条件极其艰苦,但男女工人们积极苦干的劳动场面使他感动。70年代上半期他的许多好画,如前面我们提及的水彩肖像《卡马汽车厂工地建设者》系列,就是在这里完成的,促使马克西莫夫创作《等待作业组归来》的动因,是他在工地食堂里看到的动人情景:在一个用白桦树杆架起的简陋的帐篷内,有切好的面包,煎好的鸡蛋,女厨师正准备周到的服务,作业组的工人们很快就会蜂拥而来。《等待作业组归来》(幅面较大180×170cm)于1975年完成,并于同年展出于全苏美展,展出后被苏联文化部作为优秀作品收藏。油画完成的前一年,马克西莫夫还曾用水彩作了一幅尺寸较小的变体画(98×73cm)。油画与水彩画不同的质材、技法、各显其特色。用水彩完成的这幅,现藏苏联美术家协会。在创作过程中完成的许多小稿和草图也十分精彩,大多为有关的美术馆收藏。 60—70年代,马克西莫夫还创作了一些介于肖像和历史画之间的油画,如《战斗间隙》、《20年代的共青团员》和《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等。 《战斗间隙》(1964—1966)的主人公,是卫国战争时期的一位战士。简陋局促的小木屋和他尚未脱下的军大衣、军帽、军靴等,说明他处于战争的环境之中。在短暂的休息间隙,他弹起心爱的乐曲,并陷入深沉的思念。通过他手中的三角琴,墙上挂着的吉他等可以看出,这位战士入伍前是从事音乐工作的。二战期间,有许多艺术家应征入伍,如雕塑家武且季奇、风景画家格里查依等都曾在炮兵部队服役。所以这幅画的内容是有典型意义的,由这幅画开始,引发出他稍后两幅与战争历史有关的肖像创作。 《20年代的共青团员》的构图像一幅当时的集体照片,有如在国内战争开赴前线之前的情景,或某个小县城里召开青年代表大会时所留的合影。七个青年人作摆好姿势状,背景上有革命口号,他们目光严肃,神态庄重,充满了二十年代青年人为保卫十月革命成果而贡献自己生命的激情。《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的画中人物是自传体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主人公。马克西莫夫在接近正方形的画面上,把奥斯特洛夫斯基安排在右侧,留下左边较大的空间表现修铁路的青年人。在革命年代艰苦的寒冬里,他们完成了几乎只能在神话里才能完成的工作任务,为此奥斯特洛夫斯基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他成了残废,但他用不屈的生命和毅力,在病床上完成了他的自传体小说,留给人们一个为革命理想而献身的真实感人的故事。这几幅作品很有时代气氛,用色和构图也力求朴实、简练,引起人们对历史的亲切回忆。 在这阶段的创作中,马克西莫夫还画了一些带有情节的风景画,如《马》、《春天要来了》、《雪》、《修船》、《冬天的傍晚》、《菜园子》等,生活气息扑面而来。至于纯粹的风景画如《小镇》、《冬》、《彼特鲁斯河》、《解冻》等,同样散发出俄罗斯乡间宁静祥和的气氛。
80年代以后,生来热爱大自然与农村的马克西莫夫,认真读书和研究大师们的绘画,对俄罗斯19世纪后期列维坦、谢洛夫等名家的风景画反复深入地探讨,并在作品中加强了意境的营造,色彩更加富有表现力,他在《有太阳的日子•冬天》、《春天最后一畦薄冰》、《银白的花边》、《黑色小溪》等油画中,笔触挥洒自如,色彩关系和谐,自然界的诗意跃然于画面。 这时,肖像仍是他心爱的题材,他画他最熟悉的农民,画他的朋友、同行和亲人。他满怀深情地描写他简朴的乡间别墅以及周围的栅栏、草地、锦葵花。 在马克西莫夫晚年,俄罗斯社会处于转型期,俄国文化受到西方现代主义的冲击,但他仍然饱含俄罗斯传统文化的人文情怀,表达他对民族与土地的挚爱。
作为一位杰出的画家,一位出色的美术教育家,一位中俄文化交流的使者,马克西莫夫的一生永远值得人们的尊敬和纪念!
本画集刊载的82件作品,对我们全面了解这位卓越艺术家的面貌,尤其使我们对原来所知甚少的他早期和晚期的作品有了更清楚的认识,从而为我们深入研究他的艺术创作提供了弥足珍贵的资料。在这里,我们代表广大读者,对提供这些精彩绘画作品图片的几位中国收藏家表示感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