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艺术的网络批评是在以其它媒介作为载体的批评的阴影下发展起来的,但这种批评还是不同于其它类型的批评,其特征随着它自身的成熟而日渐明显。
首先,网络批评的特征应该是朝着微型化发展。微型不代表次要,不代表所传递的信息量较少,而是追求简洁、明快、让读者以更短的时间掌握评者的观点。由于网络的动态特征,微型化的批评更能反映信息的变化,焦点的流动。而传统媒体的批评则因为网络批评而使得“研究性”的特征得到了加强,其滞后性也更加显著。
其次,网络批评强调民主性,它是批评的趋势,更能体现“争鸣”的特点。人文学科的许多结论并无对错之分,而只有偏好的选择,如果过多的强调权威性,反而丧失其多元与鲜活的本色。
第三,网络批评是一个互动的平台。过去我们提倡“批评与自我批评”。一个好的学者、批评家(不一定是艺术批评),或者理论家往往也是一个擂台发起人,他会同时与许多人士过招,在唇枪舌剑的你来我往中,并不是谁倒下去了,而是双赢。网络批评与读者的交流变得更容易了,因此它是一种更为值得发展的模式。尽管它的学术性不如纸本媒介(看起来如此),但是它所起到的作用非传统媒介可以替代。
第四,网络批评的非“暴力”本质。近来有批评家称网络批评具有暴力倾向。我反对这个观点。暴力言论并非因“网络”产生,只是它们在传统媒介的批评上无从亮相而已。既然“暴力”,就不是批评,就“批评”而言,“批”或会有一定的“暴力”因素,但“评”肯定要讲理。反过来,无顾网络纵多“言之有理”的事实而“暴力”一言以蔽之的现象,又难道不是另一种暴力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