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如何办文化创意产业园”专栏之二
文化创意产业园的运营,需要各种角度与理论来探讨。需要阔广视野、理论高度、国际视野、天下大势、行业高点、高瞻远瞩、高屋建瓴、内引外联、跨界联动、擎高目标来打量,这里先从两个角度来谈。
“文化创意产业园”纵高论
如何运营文化创意产业园?有一个观点,就是纵高论,什么叫纵高论呢?比如看一所大学应看到同类型的全省大学,全国的大学,乃至全世界的大学,这样站在全球的高度看回一所大学,方能站得高看得远,进而确定大的战略,大的方向,这叫高屋建瓴。看一所大学是这样,同样道理,看一个文化创意产业园的运营一样。
运营文化创意产业园的思路要往高处走,往高处走属于“产业园”,再往高处走是“文化”,为什么要走到文化层面,因为“产业园文化”是有发展规律的。找到全国乃至全球各类产业园的发展规律来,就能确定走势了。
具体方法是先从产业园所在的市范围分析,再从省级的范围分析,再从全国的层面分析同类型的产业园,再从国际层面分析产业园。从市上升到省再上升到全国乃至全球,这样宽广的范围内研究、分析,定当可以归纳出“产业园”的一条发展规律来,或推论出一条规律来,然后按规律办事。这样就能有目标有战略地运营产业园了。
为什么要上升到全球的视野来看文化创意产业园呢?因为据《时代》周刊的文章说,全球化的代表是美洲、欧洲与亚洲的三个港口城市纽约、伦敦、香港,号称“纽伦港”。这三个城市在文化创意领域一有什么风吹草动就波及全球,它们是文化创意的发布地、是规矩的制定者、是风向标。所谓学习先进就是学习他们的理念和趋势,所以运营文化创意产业园的国际高度就是参考“纽伦港”,延伸往下于全国层面主要参考北京、上海、天津、南京,从而高视点、高起点地布局考点,这样找出这些城市里的文化创意产业之间共同的因素,梳理出模式和发展规律,有规律就有路可走了。
因为对未来发展靠的是战略,战略靠的是方法论,方法论靠的是逻辑学,也就是说,在全球的视野下,运用逻辑学分析归纳出一条发展规律来,这条发展规律就既有全球视野又有国际参照,既有中国立场又联系当前,也符合当前的可持续发展与科学发展观,这样把国策实施于产业园,就是产业园按自然生态的规律、按经济的规律办,也是上述纵高论来办。
“文化创意产业园”休闲论
文化创意产业园要塑造一种生活态度与生活方式,在里面活动是感受一种生活指引,一种有别于平常生活的全新的从视觉到心智的感受。因为懂得休闲才更懂得工作,创意工作也需生活的感受,并且创意化的休闲生活更能陶冶创意灵感,这样就需要一种独特的休闲生活方式,从而吸引游客来休闲,如果做到人气足场地旺,就能夺人心智使产生认知了,这是其一。其二,虽然文化产业园大多远离市中心,相对较偏僻。这无须多虑,路程虽则远些,但相对中产阶层来说路途远不是问题。如今智力型、知识型“头脑经济”企业反而越来越多地选择远离闹市喧嚣的“绿色办公”,而且跨国企业在选址上日益由城市中心区向周边扩散,并热衷于各种文化创意产业园内寻找“新巢”,这已是趋势。综合两者来说文化创意产业园的招商是大有市场空间的。
中产阶级的生活体现是优雅、小资、讲究生活情调,喜欢以领先文化为阶层划分,典型代表也是很多园区必备的都设有咖啡馆,而不是士多店,这是定位决定的。定位配套一定要做到位,还要有文艺电影(不是商业大片)、小歌剧、实验电影、摇滚、当代艺术展、纪实摄影、创意市集、360天文化博览会,这些活动此起彼伏,热热闹闹,从不间断。这些先锋与前瞻的项目一定要打造充足,使之洋溢浪漫的艺术气氛,让人有不在意料之中的感觉,由此形成园区的生活方式,最佳效果是产生口碑宣传,正所谓“有麝自然香”, 一传十、十传百,形成新生活的一个符号,形成市民心理的共识,这才算成功。
早几年,全球IT巨头英特尔在中国选址投资设厂,选址条件之苛刻闻所未闻,在看了上海、苏州、深圳和西安等城市后都不满意,最后选址在成都,他们主要喜欢成都的环境和成都人休闲的心态。还有跨国公司INTEL芯片组装中心、 摩托罗拉研发中心。。。。。。。等等十几个国际公司都选址成都,由此可知,现在的文化创新产业,包括信息产业和高科技产业的办公选址不是追求城市中心,也不追求中心城市,而是向往环境、空气、特别是有休闲的文化气氛,这就得出一个规律是郊区办公时代的到来。郊区那里有很好的清风朗月、松间竹影,再加上浓郁的艺术气氛,这样势必能促进园区的招商引资、投资创业、可持续运营。总的来说,营造休闲的生活环境是着力点。
从休闲着力营造园区成宜生活、宜商、宜创业,有生活配套,从而把城区高楼里的公司招来,把白领吸引过来,这个市场是很广的,目的是形成集聚服务业效应。更因为有些大型的文化活动(如全国性的运动会等)需要这么大纵深集群来完成。故此,政府要营造产业园气氛的话,需要投入或牵引来一两个大型的文化项目作“药引”,定能做到促进产业链的完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