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进行的“改造历史———2000-2009年的中国新艺术大型当代艺术展”里竟然没有以29个脚印炸出“奥运之路”的艺术家蔡国强的名字,可能会让那些稍微了解当代艺术圈的人感到惊讶(据5月12日《东方早报》)。蔡国强也许是目前最为大众所知的当代艺术家,他近年在国内外举办过好几次个展,也参与过奥运会开始式的创意,当然属于2000-2009年活跃的艺术家之一,就像展览中包括的张晓刚、岳敏君诸位艺术家一样。
不过,别被“国家会议中心”这个看似庞大的名字和貌似严肃的“改造历史”标题吓坏了,就像每年中国举办的上千个艺术展一样,这也就是个商业性的大展览而已———为了收回1800万元的投资,参展的条件之一是组委会对参展作品有一年的销售代理权,因此,尽管有近300人参加,但也有蔡国强以及艾未未、徐震等著名艺术家并没有参加,他们或者是理念上不屑于参与,根本就没申请,或者是因为经纪人不同意组委会的这种做法。
所以,当我看到“改造历史”的策展人吕澎为蔡国强缺席找的理由是“我不认为放烟花就是艺术家,他的学术性得不到我的认可”,这在我看来有点胡扯,因为蔡国强不仅仅做过烟火爆破表演,他在过去十年也创作了大量其他的作品,仍然表现出了作为艺术家的创造性,而且也得到在古根海姆博物馆举行回顾展的肯定———相比国内的商业展览的架构,古根海姆博物馆等海外著名博物馆举办艺术家展览既不要求艺术家出场租钱,也不会和经纪人争抢代理权。
再退一步,即使吕澎真的有自己的艺术坚持,不喜欢蔡国强的烟花,那他的展览中怎么也没有出现不做烟花的艾未未、徐震这些得到当代艺术圈普遍肯定的艺术家呢?
在此我并不想苛责吕澎先生言论的荒谬———他也许还算不上艺术圈里最荒谬的人吧———只是想指出一个事实:尽管中国当代艺术在过去五年里引起艺术圈内外的广泛关注,也成为艺术品投资的热门,可是由于中国特殊的政治经济制度和当代艺术的特殊发展路径,导致中国当代艺术世界里至今还没有建设比较明确的非营利美术馆—艺术基金会的体系,所以我们看到的中国绝大多数展览要么是赤裸裸的追求利益———这在我看来很正常,即使在欧美也是如此———要么就是以“学术”的名义拐带自己的各种商业利益,这就是为什么中国的各种双年展、大展老是良莠不齐甚至闹出丑闻的原因。
“改造历史”这个展览让我想到了其他一些盛会,都混同着“搞成最大”的“崛起欲望”和集团利益的精密算计,但我敢断言这个捣糨糊的展览对当代艺术的学术研究来说并没有多大意义———实际上就算威尼斯双年展这样公益性强的大展的学术意义也是每况愈下,现在艺术圈的细分程度非常之高,而且当前人们的交流也异常方便、多元,让在工业革命和火车轮船时代兴起的大型展览的意义大大下降了。
真有可能的话我很愿意尝试乘农民发明家创造的时光穿越器去改造下“历史”,不过我想更为现实的选择是像很多教授、策展人那样通过“改造历史书”来帮助自己熟悉的艺术家、收藏家客户提升资产附加值。好在,现在这是个竞争比较充分的市场,大学、媒体圈里都有人在撰写各自版本的艺术史,吕澎教授不会孤独的。总之,每一个展览,每一本史书都像是不同公司制作的不同品牌的糨糊,多比较几瓶才能找到粘性强的那一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