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形象片露面以后引起阵阵争议,就像前段时间热映的电影《让子弹飞》一样形成了不同的解读方向:索引派挖掘出其中多位出场人是美国国籍或手拿绿卡,有损影片的“国籍纯粹性”;功利派则质疑政府花了多少钱拍这部片子,是不是合算;技术派是从广告制作和传播效果看,认为它的创意保守,有模仿世博会中《美国欢迎你》宣传片的嫌疑……
总之,这部对外宣传片在“出口转内销”以后,在国内引起的争论远比在美国的反响热烈的多。现在各阶层、各个人对于所谓“国家形象”的看法并不相同,似乎并不是一部片子可以概括的,这可以说是引起争议的最大原因,就像张艺谋导演的奥运会开幕式一样,同样是国内的批评声音要比国外大得多。
我感兴趣的是从这部影片的制作以及内容来解读中国的创意文化产业的境况。众所周知,这部广告片是政府招标、私有广告公司制作的,这在三十年前的中国是不可想象的。有1949年后的很长时间里中国政府把文化当做意识形态事业加以控制,艺术创作、交易以及少量的出口都控制在政府、国有企业和机构手中,那也造成了中国文化生产的单调贫乏。
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特别是最近十几年创意行业才逐渐出现了多元化的发展路径,如本片中出现的音乐、电影、设计、艺术行业都是如此。如果说宋祖英代表传统的国有院团音乐模式的话,刘欢虽然身份在学院,但却是中国八十年代流行音乐有了市场后才崛起的,谭盾则是颠覆传统严肃音乐开辟出视觉音乐的新天地,郎朗、李云迪则是严肃音乐商业化塑造出的新型明星,他们都不依赖国有院团支撑,而是从属于国内外的民营经纪公司甚至成立个人工作室运作,而且也可以获得巨大的成功。
这要归功于中国经济崛起带动的对文化创意产品的强烈需求,巨大的国内市场也对海外的华人艺术家产生吸引,比如李云迪、郎朗虽然在国外也有一定名声,但他们的主要市场却在中国,吴宇森、谭盾也是如此,后者还参与了各地政府、企业热心的“旅游实景剧”开发热。
不过,就像很多评论者指出的,这部片子中出现的名人除了姚明、章子怡略为美国人所知,其他人对外国人而言都是“生脸”,传播效果并不好。比如在设计师画面中出镜的时装设计师张志峰、建筑设计师何镜堂、张永和、马岩松尽管在国内的专业界都是响当当的人物,可是对国际同行并没有多大的影响,设计产品在国外也很少落地,比之东邻日本的服装、建筑设计界在全球的影响力有很大差距。很大程度上,这是因为中国创意产业的对外开放和市场化改革较晚,无论是创意积累还是产业链条的建立都有很多缺陷,知识产权保护也有很大问题,导致原创不足,有不少人走捷径赚快钱还弄出“山寨创意潮”。另一个原因是,中国庞大的经济体量就足以支撑内部市场,因此国内的创意人多有点“吃定国内就够”的心态。因此,要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恐怕很长一段路要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