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发声”是我策划展览“青春纪”时的操作方法:我邀请了7位青年批评家共同讨论和阐释参展艺术家的作品,并将大家的批评文章结集放在画册中;在展览现场,每张作品旁边也有作者的创作构想和不同批评家的作品分析,我试图利用这种“多重解读”,让观众对作品有更进一步的了解和认知。而今天讨论青年批评家应该批评什么、如何批评的时候,“集体发声”也是我坚持的方式和方法。
当代文化情境中的青年艺术
模仿和挪用正在成为标准。
事实上,今天许多当红艺术家的图式都从国外模仿而来——就像王菲初学卡百利和比约克一样,从声音到造型的“挪用”,成就了这位亚洲偶像——而在当代艺术界,里希特的艺术作为一个标本,也影响了张晓刚等一批艺术家,不过还好,批评界的前辈们还没有像罗大佑那样感叹:“时无英才,使竖子成名”!
青年艺术家群体面对的情况则更复杂。网络时代,信息数量的剧增和传播速度的迅疾,使得青年人要面对更多选择,有时甚至无所适从,标准在不断地被模糊,规则的端口也变得多元,消费主义成为一种现实的态度——而作为消费主义集中体现的“流行性”,则促使市场上的“流行风格”直接影响了当下的青年艺术家群体的创作走向。所以今天我们看到了众多似曾相识的作品,有的几近“雷同”,把这种“雷同”放在一起作为一个“流派”的做法变成了市场惯性。
作为个体的青年艺术家,很多人选择了“多元化”的创作方式,摄影、绘画、雕塑、多媒体都乐于尝试,高产量创作,频繁参展,不再依靠个性化的“图式”取胜。我们很难从一两幅作品来判断一个艺术家的创作方向。
批评失语。
当下进入艺术市场的“热钱”越来越多,似乎资金砸向哪里,哪里就一片“繁荣”。画廊、拍卖行和艺博会的迅速壮大,建立了市场对艺术家的评判和筛选机制,而针对于青年艺术家群体的选拔,市场的作用则更加明显。越来越多的情况是,画廊、拍卖行找青年批评家给待售艺术品写点简单评价,这种评价已经沦为变相的商品广告,批评成为了一种可有可无的点缀。
而媒体面对艺术市场火热后的一哄而上,也导致了话语权的混乱和评判标准的缺失。商业化运作的媒体系统,只要艺术家和艺术机构愿意花钱购买版面,媒体就可以极尽吹捧之词。
下一个艺术中心北京。
从最早的巴黎到当今的纽约,越来越多的声音显示,下一个中心在北京。
“全世界都用贪婪的目光看着中国”,威尼斯双年展组委会主席克劳弗两年前就说过这样的话。事实上,当下的中国艺术市场已经成为世界的焦点。这对青年艺术家来说,无疑是一个利好消息——这意味着更多的机会和可能性,如果说当代艺术有“阴谋”的话,那么青年艺术家群体将承担起“破冰”之任。
如何建立新一代的研究和阐释框架
集体发声。
价值多元的时代背景下,艺术批评注定不可能再出现一个揭竿而起应者云集的领袖,但青年批评家可以团结起来齐心协力做一件事。单枪匹马注定了杯水车薪,而部分有效合理组合之后的力量则远大于出色的个体。青年批评家只有秉承“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思路,才能建立真正的“统一战线”。这个战线的基础在于价值观一致——在清晰表达自己的同时,深刻地认识和团结并肩而战的同志。
拒绝广告文字。
青年批评家要尽快建立对青年艺术家的研究和评价系统,否则今天新一代的艺术家的评判和筛选标准很快就会被画廊和拍卖行左右。在应对同市场争夺话语权的“博弈”中,我们其实充满了紧迫感和责任感——建立独立批评,拒绝广告文字。殷双喜等数位老师都在公开场合对此观点明确,青年批评家亟需形成自己的独立背景,尽快建立起中国当代青年艺术的讨论和阐释框架。
以独立思考抓住机会。
艺术市场中急速增长的热钱使得青年批评家策展人在寻找赞助方面机会更多。只要有好的学术性展览规划,相比10年前更容易找到资金来举办。以我个人的经验来看,在价值标准和判断多元化的当下,如果说那些知名大牌们愿意摆谱谈价,青年艺术家则更容易和策展人达成一致意见——大家都在寻找机会。用学术展览表明立场,是建立评判标准的方法之一。
调动媒体的传播力量。
我们面对的是一个“酒香也怕巷子深”的时代,研究的观点和操作的事件必须通过有效的传播渠道才能让更多的人认知和回应。“营销”是一种策略和手段,除了传统意义的报纸、杂志、电视、广播等媒体,网站、博客等也是传播力强大的工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