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每在搜索引擎输入跟当代艺术相关的字眼,跳出来的关键词总是千变万化的。关键词的滑落见证了二十年来当代艺术发展的变化,那些被遗忘的词无一不是当年炙手可热,备受瞩目的焦点。如果说忘却是为了更好地往前走,那么回忆就会是奢侈的;如果说回忆是为了更好地忘却,那么回忆就是往前走时的每日必修课。本文抛砖引玉,供读者交流,挖掘出更好的当代艺术关键词。
四大金刚
上个世纪90年代,中国前卫艺术以迅猛之势,频频打到海外,造出声势,其中以徐冰、谷文达、黄永砯、蔡国强四位艺术家被誉为中国当代艺术海外的“四大金刚”,此称号是对四位艺术家在海外交出的成绩单的认同。四位艺术家在今天依然是炙手可热,可是“四大金刚”的绰号却很少再被提起,人们显然更习惯于单独的关注他们个体的发展,过去那种集体式的关注已成为过去,这显然跟过去的年代里,当代艺术圈对于“国际”的神话想象有关,而今天的“国际神话”也早已荡然无存,人们更关注于当代艺术的本质,不失为一种时代的进步。
游戏规则
1992年,“广州首届90年代双年展”的一幅名叫“游戏规则”的获奖作品似乎早早就预示了当代艺术的游戏规则的泛滥。从中国当代艺术开始参加国际性大展,到当代艺术市场的开始运作,到今天艺术格局的裂变;从国际的游戏规则到艺术圈内的游戏规则,游戏规则慢慢成了一个被说滥了的话题。当代艺术界的每一次抱怨似乎都跟游戏规则有关:哪个策展人又遭非议了?哪个批评家的文章又被群起而攻之?每个抱怨都冲着讨伐不遵守游戏规则去的,似乎“游戏规则”欠了当代艺术似的。其实不然,人是游戏规则的制定者,不满情绪最后都是针对人去的。游戏规则因为泛滥而慢慢消逝在台桌上,消逝在打球者和旁观者身上。
中国牌
“中国牌”也是一个被谈烂了的名词。从火药、书法、天安门、民工,中国文化、政治和经济发展,中国艺术家每一次经典符号的发掘都会招来批评家乃至其他同行的非议和诟病。“中国牌”一度被认为是中国当代艺术献媚“西方想象”的策略,从一开始使用中国符号的容易辨认使自己获得国际当代艺术的入场券,到如今,这似乎已经是无法避免的一个宿命。我们无论是出于缺乏信心还是极度自信,而不敢使用中国符号,或者滥用中国符号,似乎都会遭非议也是一种宿命。但时间的力量是强大的,“中国牌”正在被淡忘,取而代之的是听上去稍微冠冕堂皇一点的“中国元素”,或者其他。
录像艺术
观念艺术实验艺术进入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之后,录像艺术在西方遍地开花。中国当代艺术也不见得落后多少。
以邱志杰为首的杭州艺术势力们让录像艺术不再是缺货状态,录像艺术以新媒介的形式出现很快被主流所接受,然而在今天,“录像艺术”一词渐渐淡出大家的视野,取而代之的是新媒体艺术、影像艺术、数字动画、数字艺术等词。
观念艺术
上个世纪60年代中期,观念艺术犹如洪水猛兽般诞生。观念艺术强调的是思想和观念,可运用多种媒体和形式来表达,观念艺术的产生立马产生巨大的影响。在中国开始有当代艺术的日子里,观念艺术也无一例外地全面侵袭了艺术界,而到了上个世纪90年代中后期,随着“实验艺术”概念的逐渐强化,观念艺术因为太强调“观念”逐渐被认为过于单调,艺术家纷纷放弃了观念艺术这颗“救命稻草”,去寻找艺术的新的“解药”。
实验艺术
上个世纪90年代,是中国实验艺术的时代,各种媒介、美学和主题的实验同时进行,并开始和国际艺术新潮具有呼应性。在那个年代,不谈“实验性”就意味着不前卫,然而“实验艺术”这个词与严格意义的西方概念是有区别的,“实验艺术”这个词指的是中国当代艺术中的实验性。但随着艺术市场的发展,不少艺术家已经放弃了作品“实验性”的追求,对市场随波逐流,有的甚至开始批量“生产”作品。
相比过去艺术家追求的“实验性”而言,今天的一些艺术家谈到自己的创作时都会讲:我最近的项目怎么着怎么着?在过去,当代艺术不谈“实验”是不太行的,而今天业界的风气更倾向于把自己的艺术创作说“大”,谈“项目”,甚至炫耀自己的助手有多少。
后感性
“后感性”的核心想法是在1997年逐渐成型的,当时的中国艺术界非架上的艺术形式己经深入人心,当时政治波普、玩世现实主义等潮流也都早已功成名就,不足为奇,而媚俗和卡通一代等都还未成气候,“后感性”集上个世纪90年代的实验艺术、录像艺术等之大成应运而生。与其他艺术潮流不同的是,“后感性”所构成的小地域面积的实验,并不具备中国整体当代艺术潮流的某种特征。当时,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正处在一个从强调自我身份、民族观、全球化等现象迸发的转型期,在1999年,艺术家针对当时当代艺术的观念艺术倾向与机智艺术倾向,自发筹划了“后感性”第一个展览《异行与妄想》,此展明确提出了背离观念艺术的立场。另外,此次展览首次出现用尸体为材料的创作,展览的激进引起了各界的广泛关注,批判声音尤为强烈。“后感性”前后大概经历了10个左右的展览,时间上至2005年为一个终结点,“后感性”的前卫与激进,在国内并没有太多批评家、评论家的买账,并没有过多的学术人士来为此分析,总结,宣传,而只在艺术家范围内提供了一个珍贵的实验案例。久而久之,“后感性”跟其他艺术潮流一样,艺术家不欢而散,各自奔向各自的方向,也渐被人们所淡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