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首论频道 > 详细内容
光的抚慰——读杨茂源近作
                            
日期: 2012/12/19 16:13:53    作者:高斯洋     来源: 今日艺术网    

杨茂源作品

  通过在不同地域测量出的时间温度变化,把不同温度下的自然光用颜色记录下来。在长时间追踪测量光在每个时段的温度变化后,杨茂源用近乎科学实验似的工作流程,将采集来的光在不同时间呈现的温度色彩作为入画的元素,描绘每件对他来说有特殊意义的对象。

  就如徐钢教授所说,杨茂源是全世界第一个以光温色彩画画的艺术家,从这个意义上说,他把绘画推进到前所未有的层面。同时,被这种色彩重新建构的形象就有了新的观念生成。如那些慈悯严肃的佛像,除去宗教本身带有的宿命感,单单在画面上呈现的形象就有很强的秩序感,这种秩序感是通过排列整齐划一的色条铺满,让人观后大脑紧张,心升敬尤。再加上佛首本身对人生“因果轮回”等学说,就构成一个带有“温度”的双重明喻:“温度”一来是艺术家测量的光温,另一种则是把佛首拟人化--让它有了像人一样的自然温度。

  杨茂源的这种借用科学的工作方法,来介入到对自然、空间、人类生存环境的艺术探索,不仅极宽的拓展了艺术创作的逻辑视域,而且“用科学的方法来创作艺术”这个行为本身就带有强烈的矛盾性和趣味性。因为在当代艺术以往的创作经验中,科学似乎与艺术是相互交叉乃至相悖的概念,大部分的艺术创作者乃至会认为两者一定是相矛盾的,甚至不屑于这种思路。然杨茂源的创作,不仅有力的回击了这一偏见,且为中国当代艺术提供了一个丰富而鲜活的案例。

  杨茂源的这批绘画作品,看上去还有些许的波普艺术风格,这种视觉效果并不是艺术家有意为之,而是通过量化后的方法,按照流程作业才最后呈现出的画面。对于观者来说,这种画面是非常易于理解作品的——它把观众深入浅出的带入了“从画面到创作背后的故事”的清晰思路中,有了这条思路的提示,无论观众是艺术行业内的研究人员还是热爱艺术的普通观众,都能在观展过程中通过流畅舒的思考,舒服的进入艺术品的精神内核,从而感受到艺术家的所思所感。

  杨茂源曾说:“人远比艺术复杂的多,有趣的多,我的工作就是呈现这种复杂性,在复杂的事物背后寻找朴素的关系。”我想,他已经出色的完成了这一工作。由此,我们有理由期待他日后的创作。

  光温不似箭,观念不为先。若因艺术语,心为情愫眠。

  在现实岌岌如律的生活中,艺术家杨茂源用光温抚慰着每个人的内心。

关键词:光温 杨茂源 绘画

更多新闻:

  写实还是画皮?巴黎奥赛博物馆珍藏观后感
  安迪·沃霍尔回顾展:艺术还是商业
  世界的片段或片段的世界:陈鸿志艺术创作中的主题与空间
  南方风景——一个没有组织的组织

  
·CYAP项目负责人李国华专访
·Hi21新锐艺术市集运营总监李宜斐专访
·杨画廊创始人杨洋专访
·青年艺术100执行总监彭玮专访
·大艺网CEO刘颖专访
查看更多>>  

·阿布扎比卢浮宫揭开神秘面纱
·搜·藏·晒
·《艺术+拍卖》艺术权力榜单
·设计师丹-罗斯加德
·“气球”系列灯具
·班克斯支持占领伦敦运动(图)
·法贝热的复活节彩蛋
·梦露戏服将举行第2次拍卖
·专家声称又发现达芬奇作品
·摄影师拍摄艺术界名流办公桌
查看更多>>  

·哪10位年轻艺术家2015年最具市场价值
·忧伤呀,忧伤!那无处安放的青春忧伤
·国内外青年艺术家成长路径比较
·给年轻艺术家的信
·阿布扎比卢浮宫将在巴黎展出其永久藏品
查看更多>>  

 
今日艺术网旧版: 艺术新闻 | 艺术批评 | 展 览 | 艺术财经 | 人物 | 美术馆 | 艺术经典 | 艺术教育 | 图片中心 | 图书资讯
大学生年度提名展( 2013 | 2012 | 2011 | 2010 | 2009 | 2008 | 2007 | 2006 )
关于我们 法律声明 联系我们
联系电话:010-58760011 转 335/350/351 投稿信箱:info@vrdam.org
版权所有 © 2006-2020 今日艺术传媒  备案:京ICP备11039214号-8
今日艺术网微信公共平台
官方微信平台